当前位置: > 热博

花钱买实习是捷径还是陷阱? 付费内推让暑假实习变了味

时间:2022-07-09 19:34:58 热博 我要投稿

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去知名金融机构实习,求之不得。但是,这些知名金融机构门槛高、竞争激烈,特别是在暑假,实习岗位更是一席难求。面对这样的“稀缺资源”,一些中介机构动起了歪脑筋,他们声称,收取上万元的中介费用,就能给大学生提供优质实习机会。

“付费内推实习”为什么会成为不少人眼中的“捷径”?花费高昂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它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花钱买实习,增加简历“含金量”

过了这个暑假,北京某大学学生贺鸣就大三了,他刚参加了一个短期的赴港实习活动。金融类专业的贺鸣,在向一家求职中介机构交纳1万元后,如愿进入了香港某知名银行实习。

贺鸣告诉记者,他所参加的项目分为金融和保险两类,每个项目20人左右,参与者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在为期一周的实习中,贺鸣实地了解了香港的金融保险政策,也接触到了比较前沿的理论。但是,让贺鸣不满意的是,“这次短期实习与其说是实习,倒不如说更像是在参观”。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优质的实习岗位变得供不应求,特别是一些大型知名企业的实习岗位,更是“僧多粥少”。趋之若鹜的“付费内推实习”参与者往往希望以此增加个人简历的“含金量”。

某家大型国有企业资深人力资源人士谢姿(化名)告诉记者,知名金融企业往往是市场上比较领先的公司,它们会给大学生提供很多实践锻炼的机会,并且有相对完善的实习方案。有些公司在校招时还会给暑期实习表现优异的同学,提供免笔试的机会,“这些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难得”。

早在放暑假前,一些中介机构就会进入大学进行宣讲,仅在贺鸣身边就有十几个同学参加过不同形式的“付费内推实习”,时间长短不一,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大家主要抱着体验尝试、丰富简历的心态去大公司实习”。在贺鸣看来,“付费内推实习”就是花钱买实习,学不到本质的东西,对个人能力提升没有太大帮助。

3万元能买个未来求职的“关键”竞争力?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付费内推实习”发现,从事类似内推实习收费业务的中介机构,成规模的至少有10多家。记者随机进入一家中介机构的网站,“名企实习机会抢先获取”字样被置于网页最显著的位置。在“名企实习内推”页面里,该机构将实习单位进行了细致分类:投行证券行业、咨询行业、快销行业等,德勤、宝洁、联合利华公司实习字样被突出处理。

于是,记者以大学生的身份,向该机构客服咨询能否推荐实习,客服随即推荐了一位李姓“求职规划导师”。在简单询问个人就读院校、专业信息,并未查看个人简历的情况下,李老师就迅速发来了4个实习单位短期实习的岗位及价格信息。

记者发现,这4家实习单位都是知名金融公司,实习地点为北京或上海,且收费均为3万元。前两个券商实习岗位分别在投资银行部、行业研究部门,而后两家投资公司均为投资助理岗位,“由于实习时间短,如果需要实习证明还需额外交纳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