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儿童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韩国电影《素媛》《熔炉》里面,也不仅仅发生在我国的大地上,全世界的小孩子都面临着同样的可能遭遇性侵的危险。美国就曾出现很多以孩子命名的法律,每部法律背后都是幼童遭遇性侵而失去鲜活生命的让人痛心的故事。
一、《雅各.威特灵法》
1989年明尼苏达州11岁男孩雅各.欧文.威特灵,在家附近被一持枪男子挟持,至今下落不明。
1994年国会通过雅各.威特灵侵害儿童和性暴力犯罪登记法,要求各州对性犯罪者制定严格的登记制度,包括对被定性为性捕食者的终身登记制度。
二、《梅根法》
1994年新泽西州7岁女孩梅根.妮可.康卡被邻居杰西.迪曼德夸斯奸杀,后者是个刚获释的性犯罪者。
1996年,国会通过梅根法,作为对雅各.威特灵法的修订。该法要求各州在性犯罪者获释后,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公告。
三、《安珀.海格曼法》
1996年得克萨斯州9岁女孩安珀.瑞内.海格曼遭劫持杀害,凶案至今未破。1996年国会通过安珀.海格曼儿童保护法,加强对性犯罪的登记。199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实行以安珀命名的“安珀警戒”系统,一有孩子失踪,将立即通过电视、广播、交通指示牌等向公众通告相关信息。
四、《吉米.莱西法》
1995年佛罗里达州9岁男孩塞缪尔.詹姆士.莱西在放学路上遭胡安.卡洛斯.查韦斯奸杀。1998年佛罗里达州议会全票通过吉米.莱西对性暴力捕食者强制民事拘留治疗与护理法,要求重新审核性犯罪者再次犯罪的危险等级,获释的罪犯仍需接受民事拘留与治疗。
五、《亚当.沃尔什法》
1981年佛罗里达州6岁男孩亚当.约翰.沃尔什在商场失踪,直至2008年宣告结案,诱拐、杀害亚当的凶手是奥蒂斯.图尔。亚当的父母约翰和瑞芙成立“全国失踪与受虐儿童服务中心”,致力于儿童保护。在他们的参与下,美国于1980年代前期首次制定了《失踪儿童法》和《失踪儿童援助法》。
1980年代后期,全美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开始采用以亚当命名的“亚当代码”系统,一旦孩子丢失,将关闭现场所有出入口进行搜寻,若10分钟内找不到孩子,将由警方接手。
2006年,亚当失踪25周年之际,美国国会通过亚当.沃尔什儿童保护与安全法,加强对性侵儿童犯罪的刑罚,要求各州强制公开性犯罪者登记名录。
(责任编辑:邝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