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首创新型种植技术,打破传统种植模式让百香果从每亩两千斤的产量增长到每亩万斤,增长了3-5倍,不仅如此种出来的枝叶藤曼更壮果实更大,品质口感更好。
新型种植技术背后的奥秘是什么呢?他种的百香果有什么特别呢?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带你去了解张志明种植百香果的故事。
养猪达人改养百香果
张志明是广西省博白县黄凌镇人,是当地有名的养猪大户,起初种植百香果是为了响应当地政府号召,种植了80亩,不过最重要的原因是想让自己的养猪场达到0排放。
有了种植地后,他就能将养猪场里的排泄物发酵成有机肥,从而解决了猪场的排污问题,还能解决种植基地的化肥问题,这么做可谓是一举两得。
施了有机肥的百香果比原来施土肥的时,果子结的更大,甜度也更高了,可惜产量一直提升不上来,在外人眼里看来对于张志明来说种植百香果的只是为了解决猪场问题,产量多少没关系。
但张志明做事有一条原则,要做就做到最好,他的养猪场规模大,他种的百香果产量也不能少,不满足于现状的他,誓要将百香果的产量也一并提上来。
第一年,他种百香果的时候,采用的是最传统的方法,那就是平棚种植方式。由于百香果是草本藤蔓植物,藤曼是攀援而上的,所以从上面看去,藤曼几乎将整棵树都给遮住了,让人很难看到里面的长势,同时也限制了百香果的种植面积。
但是他想的一个法子让以前百香果最多能 亩产4千斤这种不常见的情况成为常态,因为他的办法可以达到亩产上万斤,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改变传统种植模式
张志明想要提高产量,就要改良平棚种植方式所带来的弊端,平棚种植虽然搭建简单、操作便捷、成本较低。
但缺点也很明显通风性差,日照不够均匀,也正是因为通风采光不好,病虫害常有发生;也因为枝条攀爬在棚顶,使其重叠难以修建。这些都是产量少的原因。
张志明也想到了这些问题所在,但张志明在乡村生活了半辈子了,他想到一些与百香果生长相似的农作物,其实藤本植物有很多也很常见,其中豆角和黄瓜就是其中之一。
它们与百香果的生长方式相似,用种植这些蔬菜的方式种植百香果是不是也能成功呢?他马上展开行动,他先是用两三亩的土地进行尝试。
不得不赞叹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用了张志明研究的新办法,发现这样的种植模式确实比原来传统的种植模式提升了4-5倍。
他勇于创新,靠着自己摸索让这种种植模式打破常规,用的是立着种的双层垂帘的种植模式,他说这样的模式对他来说有三大好处
一是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充分利用空间,不仅如此因为百香果的枝条都是垂帘生长的,所以通风性和光照都更好更均匀了,让每个果实和枝叶都能得到充足的营养;通风透气性变好后,病虫害自然也减少了。
第二大好就是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的效率,因为新的种植模式拉大了间距,所以工作人员在施肥、剪枝、摘果、喷药等工作时都会都变得更加便捷。
第三大好当然就是因为种植模式是双层的,所以密度变高了,从而提高了产量,一条枝蔓就能有100-120个果,一亩地第一批的产量就能达到五六千斤以上,一年能收获两到三批,产量相当可观。
转变了种植方式,曾经的粪便问题,如今却成了供不应求抢手货,那么,百香果又能有什么新的用途?
百香果作用大
采摘下来的百香果还要进行分级,从大小和色泽进行划分。大果可以直接进入市场流通,而小果则不会流通到市场上只用来做深加工。
百香果全身都是宝,百香果的果壳含有132种以上的芳香物质,香气浓郁,果汁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160多种有益成分。果壳不仅可以食用,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百香果不仅可以吃果肉喝果汁,削掉的果皮可以用来做饲料,剩下的果壳也能加工成果脯的,除了副食加工,百香果的美味还能搬上饭桌。
百香果调出来的酸料可以加入各种食材,其中用百香果壳做成的八宝米团最受食客喜爱。将百香果的果肉掏空,里面填满糯米腊肉胡萝卜香菇。
出锅后能闻到香气扑鼻的果香味,吃起来不只有米饭的软糯和食材的美味还有百香果独特的香气。
张志明自创的百香果竖着种的双层垂帘的种植模式,不仅实现了丰产,而且还促进了养殖0排放,这是一种创新,也是种养结合的模范典型。
以上就是本期新农人观察的全部内容,如果您喜欢,请多多点赞收藏,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农业故事,请点个关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