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振聋发聩(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安理会、人权理事会以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等机构的多项决议中,有力推动这一理念变成全球性共识。图为2017年3月20日,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代表发展中国家发言。3天后,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摄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2013年3月23日,莫斯科,习近平总书记当选国家主席之后的首访之地。偌大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会议厅座无虚席,全体师生凝神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纵贯古今、娓娓道来,阐述中国对世界形势的看法和对国际关系的立场主张,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首次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5年9月28日,纽约,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首日。习近平总书记登上讲台,声音坚定有力: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话音落下,掌声经久不息。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反复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清晰传递对于人类文明走向和世界前途命运的中国判断、中国主张。从莫斯科到海南博鳌,从纽约联合国总部到日内瓦万国宫,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从双边会晤到多边舞台,从主场外交到国际会议,一场场演讲、一次次恳谈,中国声音引发全球共鸣。

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怎样的历史逻辑?凝结着怎样的战略思考?

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篇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近代以来的人类发展历史,总结人类社会前行的历史规律,分析人类所处的时代环境,从人类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入手,深刻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的历史原因、时代背景以及基本遵循。

——观历史,最近100多年,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这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

——看现实,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望未来,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300多年来,国际关系演变积累的主权平等、和平和解、法治正义、开放包容、人道主义等一系列公认的原则,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遵循。正是基于对人类历史的深刻分析、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对时代大势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国际社会申明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的中国主张,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出了新思路、描绘出新蓝图。在7年多波澜壮阔的实践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了科学完整、系统周密的理论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党章、载入宪法。

中国方案,全球瞩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经提出,就以振聋发聩的力量引发强烈反响,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支持,被有识之士誉为中国为地球村提供的一把发展的钥匙、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几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先后被写入国际多边机制的宣言和成果文件,写入联合国多项决议,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在国家层面,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友好伙伴构建起双边命运共同体;在地区范围,各方已就打造周边、亚太、中国—东盟、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在全球领域,中方倡议构建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命运共同体,得到积极响应……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出宏阔的全球视野和世界胸怀,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理念和主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推动构建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先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重要外交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理念和主张,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颠覆现行国际体系、另起炉灶,而是凝聚着全人类的价值共识,是对《联合国宪章》等确立的一系列国际关系原则、准则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和合、天下为公、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等思想,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厚的文化基因。这一理念,既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现实,又将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高度上弘扬光大,是对人类文明智慧的创新性发展。

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事实证明,只有世界好,中国才能发展好,反过来,只有中国发展好,世界才能变得更好。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世界的支持合作,日益兴盛的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中国发展得越好,就越有能力塑造和影响世界,为国际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我们为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近年来,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国际形势动荡多变,国际社会对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迷茫彷徨,国际关系理念以西方价值观为中心的西方中心论已经难以为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回应国际社会的共同诉求,提出了中国的全球化观、全球治理观,解决了人们心中最大的困惑,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指明了正确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关键是要诉诸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演讲中围绕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行动方案,并以打造一把精巧的瑞士军刀的精妙比喻,向国际社会传递行则将至、做则必成的坚定信心。

作者:思力

来源:求是网

搜索建议:振聋发聩  振聋发聩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