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李维龙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父母都是石油工人。从小,父母到哪里打井,他就跟到哪里。1977年,他随父母支援辽河油田建设来到辽宁盘锦,这才安定下来。
1984年,李维龙从辽宁省营口师专毕业,回到母校辽河油田钻井中学,当了一名历史老师。
从小,父母教育他 “要好好学习,以后当大官”,他却一心想赚钱,做“资本家”。显然,他不会只是安于做一名老师。
1987年,23岁的李维龙辞职下海,开了一个微型服装加工厂,设备是借钱买来的6台缝纫机。
他很快发现,做衣服不如从南方城市批发衣服卖赚钱多,于是立即卖掉缝纫机,在商场里租了个铺面,做起了服装贸易生意。
两三年以后,他就在盘锦开了10多个铺面,年销售额能有一两百万元,完成了初步的积累。
1993年,盘锦市兴隆农场刚建成的盘锦兴隆大厦公开招租,李维龙找来三位大学好友,各自凑了100万元,共400万元,用来将整个大厦租下来以及后续经营。
最终,他们以260万元的价格,租下盘锦兴隆大厦,在这年12月28日开门营业。
1995年,盘锦兴隆大厦销售额达1.5亿元。1996年,直接翻倍到3亿元,进入全国零售单体商场百强榜。李维龙还接手附近两家国营商场,占据了盘锦零售市场60%的份额。
2000年10月,李维龙正式成立辽宁兴隆百货集团。次年,他收购位于沈阳中街的东亚广场,更名沈阳兴隆大家庭。10年后,沈阳兴隆大家庭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排在全国零售业单体店销售榜第13位。
除了零售业,李维龙还收购盘锦宝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入了房地产业,重组盘锦紫澜门国际酒店,进入了酒店业。
2007年,李维龙将企业更名辽宁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寓意“兴隆是所有员工和员工家人的大家庭、是厂商的大家庭、是顾客的大家庭、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
2011年,兴隆大家庭集团已经号称辽宁省最大的民营零售企业,在辽宁省15个城市有23家大型商场、11家生活超市和7家其它产业公司,集团销售额达120亿元。
那几年,也是李维龙最风光的时候,下属跟他讲起外面的管理理论和商业模式,他总是说:“我不做跟别人一样的东西!”
他去湖南参加行业大会,步步高董事长王填热情招待他,请他到自己的商场,让他提点意见建议,结果他整整讲了一下午。
同行的高管对他说,王填太聪明,从你这里学了这么多,你却从他那里没有收获一点东西,太亏了。
李维龙却一点都不在乎,还傲气地回答,跟这些同行在一起,只有我说话他们听,他们说的那些,我还不爱听。
2016年,兴隆大家庭集团的销售额高达158亿元,拥有员工近6万人,在2017中国民营500强中排名第452位。
然而,月盈则缺,水满则溢,危机即将爆发,只是李维龙不知道而已。
2017年5月,兴隆大家庭集团旗下兴隆大奥莱超市发布消息,称在超市结账支付,兴隆卡、大院卡与其他支付方式的支付比例为3:7。之后,很多兴隆大家庭超市传出缺货的消息。到2018年,兴隆爆发债务危机,员工拿不到工资,供应商拿不到货款,消费者的消费卡无法兑付。
一夜之间,李维龙苦心经营25年的商业帝国,轰然倒塌。
原来,由于他过度扩展,大肆购买土地,加上银行收紧贷款,兴隆大家庭集团的资金链断裂了。危机爆发时,兴隆在建的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多达40多家,和已经开业的项目几乎一样多,可知资金有多紧张。
企业发展好的时候,李维龙拒绝上市,财务上偏向保守。但他的商场只盖不租,自持物业进行扩张,资金需求量极大,他只能通过向银行借钱,向消费者发卡,解决资金问题。可一旦银行调整政策,一派繁荣的景象,瞬间就消失了。
2018年7月22,李维龙在总部盘锦兴隆大厦公开给盘锦父老乡亲道歉,称他愿意将盘锦兴隆大厦、兴隆二百、兴隆三百、兴隆四百、四家企业80%的股份,用优惠的价格或绩转股的方式转让给经营团队、厂商、员工和顾客。
然而,2019年6月,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就在官网发布公告,宣布旗下两家公司(沈阳兴隆大家庭购物中心有限公司、沈阳大东兴隆百货有限公司)进入司法重整,以帮助企业进行经营和债务重组,摆脱经营困境。
显然,李维龙没有能够拯救兴隆。现在,他是“失信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数量多达12起,未履行总金额高达29亿元。此外,他还领到了法院开出的109张限制消费令,
“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俗称的“老赖”。成为“老赖”,被限制高消费,李维龙乘坐交通工具不得坐飞机,他不能入住星级酒店,不能进入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高消费场所进行消费,他甚至不能购买房产、旅游、度假,子女连高收费私立学校也不能就读。
当年的零售黑马,沦落至此,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