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市场寒冬,努力了也没太大作用,焦虑得很,怎么办?

最近,身边很多人越来越焦虑悲观。毕竟,职场的寒意已经是再迟钝的人也能感受到了。

这几天群里和圈里好多人热议最近的一个榜单——11月10日《福布斯》发布2022中国内地富豪榜。

富豪榜年年有,年年贡献很多话题,今年重点是,这些中国最富有的人,总财富在缩水,在百名富豪中仅两人实现了财富增长。

根据《福布斯》统计,本次上榜者的财富总额从去年的1.48万亿美元下降至9071亿美元,跌幅达到39%,并创下了《福布斯》调查中国内地富豪20多年以来的最大跌幅。

今年100位上榜者中,79人的财富出现下跌、12人重回榜单、4人对财富进行了分割、3人首次上榜,仅2人实现了财富增长。唯二实现财富增长的富豪,分别为晶澳科技(002459.SZ)创始人靳保芳和天合光能(688599.SH)创始人高纪凡。这两家公司均为全球光伏组件头部企业。

超级富豪全面财富缩水,普通人日子更不好过。今年,升职加薪的好事很少,裁员降薪的消息倒是很多。

猎聘2022年四季度人力资源趋势报告上引用人民智库的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是这样的:

①受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稳定”成为公众择业的重要条件之一。

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给侧承压,就业压力较大,“慢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

③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劳动力从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向电商等新兴行业转移趋势明显。

④劳动力地区间流动范围收窄、流动强度减弱,城市群内流动逐渐成为主流。

⑤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部分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和被机器替代的劳动者就业压力更加凸显。

划重点的大数据是:三成企业有减少招聘的计划,四成企业采取跟随型薪酬策略。

很多人在讨论,市场寒冬,努力了也没太大作用,焦虑得很,怎么办?

确实,市场不好是现实情况。

企业当中三成的悲观,四成的跟随,几乎有七成不太积极。可以说,企业的态度也是职场人普遍的态度。

大家都在盼望好消息,一点好消息就让大家觉得是重大利好。

11月11号,疫情管控新规让大家欢欣鼓舞了一把,说是最大力度的双十一活动了,但盼来盼去,不得不说,现在谁也不知道离复苏还有多久,更别提增长了,毕竟,三年了,大家都说快了,但是疫情管控还像过山车一样,更别说其它一言难尽的政策…

01 / 不必慌

每到市场恐慌时,做空的论调就占上风。人容易被情绪影响,正如股市在高点时,其实机会并不多。

正是因为大环境不好,我们才不必慌。也许全民机会都没有以前多,那要求的能力模型发生改变,可能也是机会的出现。

富豪财富缩水,但不代表普通人就没活路了,毕竟我们离福布斯排行还差太远了。

行业的兴衰更是正常事,只不过以前的强势行业在衰退,新的行业还在探索中,做为猎头,非常明显看到这一点,新行业大量的机会,只是我们没办法立刻满足,我们需要时间去调整,谁快速适应了新的规则,谁就能活得更久或更好。

市场其实永远不缺机会,但是慌乱却让我们看不到机会。

要相信,没有人做空自己的祖国而获利。

不要再放任自己做随波逐流者,做为普通人,也永远有逆市操作的人。

02 / 不能怨

负面新闻总是更吸睛。

市场低迷是事实,更容易被负面信息所吸引。而且,我们总能找到支持我们的案例。很多极端的评价,要么瞧不上,要么觉得好得不得了。

比如,我的很多朋友就经常拿日本,台湾这几十年的经济表现在证明中国也在ST,心忧国J不行了。言下对日本,台湾人既瞧不上,又很是同情。

其实有时候很好笑,你一普通人就瞧不上日本,台湾人,要知道日本台湾贡献了多少让我们学习的案例。即使放在全球怎么也不算差。

再比如,有些人觉得国外完全放开疫情管控,就好得不得了。

只要有机会在国外生活,就知道,整个世界环境都不大好,放开了疫情管控的国家也有自己的问题。

在任何环境下,只看负面的一面,在环境不佳时,等靠要的都会慢慢走在下坡路的前列。

我们公司也是如此,等着他人帮助,埋怨市场,责备上级资源不行,责任下属不努力的,大多业绩不行。

当你把注意力放在抱怨上时,往往会越来越悲观,所有的抱怨也会就是事实。

03 / 不要懒

大多数人是受环境影响的,没有太多的增量,卷了也似乎没有太好结果,看不到增长的希望,很多人觉得努力了也没啥用,动力不足,容易懒下来。

比如现在很多人如果严格审查一下工作量其实不算足,但因为习惯性的接受工作,哪怕没有太多结果,还是喜欢按旧有方式,工作做完拉倒,每天的时间自然会被琐事埋没。

普通人只是一份工作,工作上又没什么机会。就容易得过且过。其实不见得没有机会,只是不愿意去深入思考,没有逼得山穷水尽。人都是有惯性的,如果不会主动去思考,去尝试更多的事,在外界要求不足的情况会自然懒惰下去,人的上升很难,下降却很容易。

要知道地球是有引力的,如果躺平,最好的情况莫过于平均速度下滑罢了。

在现在不确定性的世道里,我们不懒,不怨,不慌,我就不相信再难的路会过不去。再不确定,行情再差,我们也可以注意这几步动作:

首先,平时要建立能量库

人都有惰性,有时候明知道应该做什么,但做的往往又是另一回事,道理都知道,行动跟不上。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上的这个说法,你可能看过,也经常有很多人引用,我自己也很喜欢:

“任何事情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也就是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然后再付诸实践,也就是体力上的第二次创造”。

是要强调我们要有想法和思路,思维先行,但职场中也有很多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想得多,能做到的少。职场中普遍的情况是即使想到了,但实践不了的是大多数。

当知道但做不到,自觉动力不足时,可以从外部找些正能量给自己加油。我自己也经常翻阅我收藏的有些文章,包括我自己的文章和小结,在能量低迷时来激励自己。

所以,不妨平时就收集一些让你有行动能量的文章,琢磨些适合自己的方法,当成你收藏的能量宝库。

其次,做计划,拿结果

我们不可能仅凭鸡汤活着。做了事有结果,才会形成正反馈,才能形成正向循环。

在环境低迷时,获得结果会难很多,但是人做事的习惯有惯性。因为市场反馈没那么及时有效,人就会拖延,懒散。琐事会占用所有的时间,虽然没有太重要的事,但天天正常上班也不闲着,于是没有结果的敷衍,没有精益求精的态度,生活和工作都是敷衍。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做了,现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结果)也没办法。

只有行动了,有了反馈,哪里不满意改哪里,才有提高。

最近我上了几个线上训练营,大约每个营有20到100个人不等,但只要是课程难一点,深一点的,完课率就很低。直播课上的人基本是三分之一,现在为了方便复习,都有录播,但我了解了一下,这种线上课拖的时间越长,越不会上,很多课程,一年之后还有很多人没上的,这还是自费的,如果是企业付费或者企业没有强制手段的内训,完课率更低。

其中有个品牌技能的付费训练营,50人的训练营,收费也不低。开始人数还不少,慢慢准时上课的一半也不到,现在一周下来只有3人提交了作业......

真的这么忙吗,还是觉得学习不重要?我相信只要是自己付费学的,都是对课程有期待的,但是一旦没有人监督,没有Deadline,没有紧迫感,时间自然会有其它事占用了。

最后但却是最重要的原则,做重要的事

在没有外部监督,没人推着你走的情况下,一定要自我有目标、订计划、拿结果。但订计划的前提是为了完成目标,那就不是仅仅满足完成当下的工作,完成紧急的工作,而是要把长远对自己有益的事订入计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很多目标没有实现往往是没有做对目标真正重要的事,那些重要不紧急的工作正是现在做起来的时候。

比如,大家都知道人脉重要,培训重要,学习重要......这些都知道重要的事总说没时间做,可现在市场不好,你不正好做那些重要的事吗?

以猎头为例,几乎我认识的所有猎头都知道应该主动维护候选人,平时没空,现在业务不算特别忙,但是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猎头以前怎么做工作的现在还是这么办,原先不见候选人的,现在也不会主动关心,原先不参加业内活动的,现在也没想过要去参加,原先没有人才管理的,现在也一样还是从网上搜寻......

同时看到,有四成企业在培训预算是计划增加或持平的。

比如培训,很多人说没时间学习,工作太忙。可是现在明显很多人在穷忙。

我们公司采购了外部高端培训,有些课程是非常昂贵的。有些人是尽量争取上,但是有些人从来不愿意主动去上的,无论是什么情况下,问起来总是这些理由:没空,现在忙啦,这个培训和我没有直接关系啦......

于是上培训的总是那些人,慢慢就会发现,主动申请培训的那些就是努力争取资源的人,就是业绩好的人。而那些不学习,不会争取资源的人在业绩不好时,总是会说,没有资源,没有培训,市场不好,没有支持......

写《阿里三板斧》的王建和老师分享过他多年的管理经验时说过,因为怕累不愿加班,怕苦不愿意做困难的项目,怕难不愿意开新市场......那些人,无一成功的,因为很多人是有弱者思维的。

弱者思维就是遇到困难就绕着走,干什么都无能为力,于是加班太累,就不加班了,环境不好,就躺平了......

与之相对的有强者思维的人,那些从不在意10点下班还是11点下班,在意把事情做完做好的人;那些从不在意短期报酬,在意自己是否有长期成长的人;那些从不在意是否多付出,只在意思考付出怎么样取得良好收益的人。

如果别人悲观时,我们也悲观 ,环境不佳时我们也只有躺平,市场不好时,我们只能旁观等待,特别是,我们自己认为我们无能为力,我们就是弱者。只能听天由命,怨天尤人,管理者有弱者思维,就无法打造高绩效环境。

而世界是由强者思维的人掌控的,在任何不利环境下,都有意愿改变自己的境遇,能积极行动,寻找方法的人。不懒,不怨,不慌的人。

愿我们都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搜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