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公园秋景
鸢尾和睡莲花园将美成莫奈的油画
新增的家庭园艺花市
让市民把美好带回家
12日起
武汉市园林科普公园即将闭园改造
约一年后完工开放
新公园长啥样?效果图来了!
植物科普为核心
市民体验感将大大提升
武汉市园林科普公园也是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73年,主要承担着园林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科普教育等职能。2007年,为了绿色惠民向市民开放,才让这里同时拥有园林科研和市民游览双重功能。
“目前科普公园的公众参与性不够,仅有木兰园和百卉含葩园可以进入游玩,其余的都是科研用地,均用栏杆围住。”该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将在完善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加强公园的公共性。
改造后,公共游赏和赏研结合区面积加起来将占园区大部分,极大提高市民的游园体验。
欢迎进入“花花世界”
这里有奇葩出没
改造后的科普公园将分为绿色共享区、花园生活区、园艺科普区和科研生产区四个功能分区。
最有看点的花园生活区里,鸢尾花园、睡莲花园、百卉含葩园、桩景花园、盛夏之径、共享花园等六大景点各有看点。
鸢尾和睡莲花园将保留原有水生植物实验区功能,并采用景观式种植加强景观性,展现各种水生植物的色彩、形态之美。
百卉含葩园和桩景花园将充分利用林荫下空间,展示各类花卉植物和桩景艺术之美。
盛夏之径基于现状的水杉林打造,下层种植八仙花,树与树之间还设置有秋千。
共享花园是市民可以参与共建共享的花境空间,将结合市民意愿定期设计和更新,让市民尽览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园林艺术。
科普互动 园艺体验
好看又好玩
改造后的科普公园增加了互动和科普性。在园艺科普区位于公园中心区域,市民不仅可在室外实地观察各个品种的木兰、樱花,也可在室内科普与研究中心沉浸探索植物的生命奥义。
科研生产区里,园科院的园林科研成果将回归公共空间。悬铃木培育园、樱花培育园、珍稀品种园等既是植物优品研发室,亦是美好风光。
白鸽乐园给大众一个与珍稀“活化石”珙桐亲密接触的机会;由加油站拆除改造成的家庭园艺花市呈现花漾丽景,提供园艺指导,让你把心仪的鲜花带回家,实现了由单纯的科研生产到市民参与互动的模式转变。
绿色共享区包括运动街区、水杉广场、户外餐吧、科普长廊、市民花园(地铁科普公园站)五个共享空间,市民可在无边界的绿色共享区学习植物科普知识、感受园林科研氛围、健身娱乐、休闲小憩、交流互动……
据介绍,园区还将融入智慧管理与智慧监测系统,各种亮化设施还能保证夜间游览的景观效果。
改造闭园时间初定于2022年7月12日至2023年6月30日,后期根据项目建设进度确定开园时间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来源:武汉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