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是平等的!这是读《追风筝的人》第七章后所发出的一声呐喊。或许,十分幼稚可笑。
在一次重要的放风筝比赛上,为了帮助少爷阿米尔赢得胜利,哈桑奋力追到了象征荣誉的战利品蓝风筝,不惜默默牺牲自己。而阿米尔为得到爸爸的认可,在友谊和利益面前,做出令人唾弃的选择。
哈桑是阿米尔少爷家仆人阿里的儿子,和阿米尔吃着同一个奶妈的奶水一起长大的。哈桑身份低微,身体缺陷,天生兔唇。阿米尔爸爸请医生帮哈桑做了修复手术。哈桑虽没有上学,大字不识,但心地善良,聪慧,他懂得阿米尔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并且毫无怨言无条件的甘愿为少爷付出。在哈桑眼里,阿米尔少爷不仅是少爷,也是朋友。阿米尔让哈桑感到彼此是发小的亲密关系,而心里始终打着自己的算盘。爸爸对哈桑的关爱,也使得阿米尔心生嫉妒与不安。他不想与哈桑分享爸爸的爱护。当爸爸投过来一个眼神,一个挥手,都怀疑不单是给予自己。爸爸对他不完全肯定的态度,使得阿米尔的内心决意要赢回爸爸。而赢得比赛,是最好的途径。
比赛这天早上,哈桑把晚上做的一个梦告诉阿米尔。梦中阿米尔勇敢的行为,证实了湖中没有鬼怪,赢得了大家一片喝彩。这只是一个梦而已,然而,却帮助阿米尔克服了心里障碍,积极投身到比赛中,最终打败了所有的对手,赢得了放风筝比赛。
按照俗规,追到对手败落下的风筝,才算是最后的胜利。而追风筝,便成了大家争先恐后你抢我夺的事情。为追得风筝,争抢以致发生混乱。想要在众人中拿到风筝,谈何容易。
貌不惊人的哈桑过人之处,总能判断风筝最后的落点。风筝在空中掉落的规律,路线,其中奥妙,有如神助的哈桑,也心有灵犀。
最终,在一条破旧的巷口,哈桑追到了对手败落下的蓝风筝,然而,这时候却遭到了阿塞夫等三人蛮横无理的围截。
弱小的哈桑,面对戴着铁手套强壮的阿塞夫的威胁,他捡起石头,高举在手,以示反抗。一定要把蓝风筝交到少爷手里,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信念。
一人难敌六手,哈桑被阿塞夫强奸。然而,这一切的发生,都被躲在不远的阿米尔亲眼目睹。阿米尔眼睁着哈桑被凌辱,内心挣扎,无动于衷。他害怕阿塞夫,害怕受到伤害,他承认自己是个懦夫。阿米尔没有冲出来阻止阿塞夫的行为,仅仅是因为害怕吗?
更深处的原因,阿米尔认为哈桑是牺牲的羔羊,是自己赢得爸爸认可必须付出的代价。在内心,正如阿塞夫所说,他根本没有把哈桑当做朋友,哈桑不过是仆人阿里的儿子,是扎哈拉人,是一个软弱卑贱的人。这里除了等级差别,还有着种族歧视。
让人愤慨的是,哈桑并没有自我觉醒,没有反抗意识。他单纯的以为阿米尔少爷是他的朋友。他像狗一样对阿米尔忠诚,为少爷做任何事,都是理所当然的。
为了帮阿米尔拿回蓝风筝,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连同人格尊严。他只有露出像羔羊一样的眼神,这是他最后的反抗,唯一的反抗。悲哀的是,羔羊眼神流露的内容,是它认为自己的命运本该如此。
目送满足后的阿塞夫扬长离去,阿米尔装着事情像没有发生一样,去与哈桑会合。还关心的问道,你去哪里了?我在找你。
哈桑擦去泪水和鼻涕,忍着悲痛,最后只说了一句,老爷会担心的。
好在天黑了。我很感谢夜幕降临,遮住了哈桑的脸,也掩盖了我的面庞。我很高兴我不用看着他的眼睛。我最怕看到的:真诚的奉献。
读这本书出于偶然。对激励的书抱着淡然的态度,因为至今,还没有一本书能让我的思想和生活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我想,是因为读书读晚了,人麻木了,惰性顽固)。读到这一章,感到也是在读一本小说。如果说动人的地方,就是对这件事的叙述中,人物的心里描写,阿米尔的内心活动,表现出的一种人性,有一种真实感的触动。这也是促使我写这篇文字的一个原因。
对于阿米尔和哈桑,同一年龄段,不同的两个人,不同的性格命运,相对比下,给人一种唤醒。这种唤醒,能激起更广大的像哈桑一样的人的自主意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人应该是平等的。
同样从娘肚子里降临人世,何来高贵低贱之分!人人理应享有物质,获得幸福。
有的人貌似如何如何成功,能力如何如何,但是,如果没有底层弱者的奉献和助力,那些所谓的伟大成就,靠一己之力?不过是神话罢了。
我们应该承认底层人民包括弱者对社会做出的奉献。大家都富裕,人人都幸福,才是我所希望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