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电灯(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

大家好,欢迎来到五哥读书。今天我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爱迪生传》。

本书作者拉皮罗夫-斯科勃洛,苏联著名的电气技师,1913年从华沙工业大学毕业后,就在电气工业部门工作,他是俄罗斯国家电气化,计划工作成员之一。也是大学教授和技术科学博士,曾担任过一系列重要职务,包括:通讯科技研究所所长、大学教研室主任、《真理报》和《苏联大百科全书》科学技术部编辑等。

《爱迪生传》考证详实,文笔也相对轻松,是后人研究爱迪生的一部难得巨著。本书通过介绍爱迪生跌宕起伏的一生,展示了一个伟大科学家,如何在没有钱和资源的背景下,成功逆袭的故事。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科学家执着于创新发明的精神,以及作为一个企业家,对用户至上原则的,极致追求。

当然,细读之下你也会发现,世人们关于爱迪生的传说,其实并不太准确。譬如:在世人普遍的观点里,爱迪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大家也都认为电灯是爱迪生的发明专利之一,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这点不假,但电灯是他发明的,却成为了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也许并不知道,一直以来,电灯都是科学界一项备受争议的话题,爱迪生并不是第一个发明电灯的人,在他之前,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发明过电灯,严格意义上说,爱迪生只是发明了第一个、能实际应用于商业的白炽灯。在获得电灯这项专利之前,他甚至经历了长达6年的法庭斗争,最后才将电灯这项专利归为自己所有。当然,这只是他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

爱迪生作为一位举世闻名的电学家和发明家,他的智慧不仅表现在电报、留声机、电话和电影等方面,还表现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的创造和真知灼见上。他的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他的超凡成就,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甚至对他还给予过高度评价, 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也是人类的恩人。

可是,当大家都被爱迪生科学家的光环所笼罩时,却忽略了他另一重身份。那就是,他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他出生在有产家庭,父亲不仅聘请了大批工人,制作手工木瓦,还做有贩卖粮食的生意。但爱迪生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43岁,母亲也已有38岁。爱迪生并非是依靠父辈起家。相反,他是从一个卖报童,经历过无数磨砺,最终才成为一个创业者的。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创业者的坚持,和一个资本家的运作方式。也正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才让爱迪生发挥出他异于常人的聪明才智。

那么,我们本期的解读,就是把重点放在他的商业部分。我们通过向他学习坚持的态度,和创新的方法,就算最终不能像爱迪生一样,成为一个大发明家,但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爱迪生创新的方法,就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和职场上,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从他富于幻想的少年时代开始讲起。在开讲之前,先问大家几个问题:首先,你知道《爱迪生传》这本书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吗?其次,你知道爱迪生是在什么环境下长大的吗?最后,你知道爱迪生的少年时代具有什么特点吗?当你对这三个问题都如数家珍时,你也就明白了,爱迪生为什么会成为一代伟人。

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爱迪生的少年时代,看看这个时代伟人,有哪些惊为天人的表现。

爱迪生诞生的地方,是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米兰的一个小市镇。当时的米兰镇,是有名的小麦集散地。这个地方的小麦,经常会被运送至五大湖,其中包含富庶的休伦湖出口。有一家公司把航程从河口扩展了数公里,这样就可以通行载重为250吨的船只,如此这样,就可以加大小麦的出口。作为谷物的主要出口地,这里也就拥有了西方敖得萨之称,加上造船业的发达,这个小镇也变得十分繁华。

爱迪生出生于1847年2月11日,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1854年,也就是爱迪生7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对他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在伊利湖南岸,沿湖开始有铁路通车,这使米兰运河的商船生意大减,导致爱迪生父亲的屋瓦生意,无法再维持下去。于是,全家搬到密歇根州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搬到那里不久,爱迪生就患上了猩红热,那是一种因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他病了很长时间,以至于人们都认为是这种疾病,导致了他终身耳聋。

爱迪生8岁开始上学,但仅仅只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判定为低能儿,然后被撵出校门。至此,爱迪生的母亲成为他的家庭教师,也开启了他智慧的人生。得益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爱迪生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是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同时,爱迪生还在母亲的指导下,阅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许多著作,其中还包括很多重要的历史书籍。爱迪生总是被书中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所吸引,而书中的真知灼见,潜移默化间也奠定了他天才的一生。

与当年老师判定的低能儿有着极大的反差,爱迪生9岁就已博览群书,就连帕克的《自然与实验哲学》,这类难度较大的书,他也能快速读懂。到了10岁,爱迪生开始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他甚至在自己家的地窖,参照教科书的内容来做实验。12岁,为了赚钱购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开始以卖报为工作,每天辗转于休伦港和底特律之间,他除了卖报,还兼做水果和蔬菜的生意。尽管如此,他也从未放弃去图书馆看书的机会。终于,钱攒够了,他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驱报》。可大家知道他的第一期周刊,是在哪里印刷的吗?答案是在列车上。小小年纪的他用自己赚到的钱,在行李车上建了一个化学实验室。虽然做实验方便了很多,但意外也时常伴其左右。有一次,他实验室的化学物品突然着火,这对列车造成了损失,列车长一气之下把他,连同他的实验器材全部扔下了车。这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大家知道爱迪生的耳朵是为什么聋的吗?有人可能会说,不是前面说的,由于生病导致的吗?当然不是。他的耳朵是因为一次在登上货运列车时,一位列车员为了帮助他上车,抓住了他的两只耳朵,最终才导致了终身耳疾。说到这里,可能你们和我一样,会对爱迪生的这种遭遇感到惋惜,不过天才自是会受到上天的眷顾,他虽失去了听力,但却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

1862年8月的一天,爱迪生在火车轨道上救下了一位男孩,没想到的是,男孩的父亲就是那个火车站的站长麦肯齐,为了感谢爱迪生,麦肯齐就把电报技术传授给了爱迪生。于是,爱迪生学会了电报技术,并发出了他的第一份电报。从个人角度来讲,我认为,这一段经历,在爱迪生的人生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在麦肯齐的介绍下,爱迪生担任了大干线铁路,斯特拉福特枢纽站的电信报务员,但没过多久就被解雇了。我想,被解雇的原因恐怕也离不开实验的结果。1864年到1867年,爱迪生在美国境内担任报务员,开始了近乎流浪的生活,期间爱迪生换了十个工作地点,五次被免职,五次是自己辞职。1868年,爱迪生以报务员的身份去到了波士顿,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也就是投票计数器。

爱迪生一直认为,投票计数器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并会受到国会人员的欢迎。但是,当他十分骄傲的把这个成果推销出去时,却被狠狠的打了脸。国会议员告诉他:有时候慢节奏的投票其实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因此,爱迪生决定,再也不会创造人们不需要的发明。

1869年,爱迪生在美国纽约寻找工作时,恰巧碰到一家公司的电报机坏了,爱迪生修好了它,并受到了总经理的赏识,他成了总电报技术师,这为他以后的发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年10月,爱迪生与富兰克林·波普,联合创办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波普—爱迪生公司,专门经营电气工程的科学仪器,与此同时,发明了普通印刷机。

1870年,爱迪生以4万元的价格,将普通印刷机的专利权售给了华尔街一家公司。随后,他又在新泽西州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1873年,爱迪生开始投入到,同步发报机的研究中。1874年,同步发报机的研究接近尾声,并被杰伊·古尔德以3万美元收购同步发报机的专利。至此,爱迪生也从一名卖报小童真正的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

从以上内容,我们知道了爱迪生的生活背景,以及他的成长环境。伴随着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我们也看到了一代伟人,是如何在没有钱和资源背景的情况下成功逆袭的。接下来,我们着重看看爱迪生在科研上的创新之路,以及他的企业家智慧。

爱迪生的一生共发明有二千多个产品,拥有专利的产品超过一千多个,其中包括留声机、炭粒话筒和电影放映机等。他的一生象征着人类智慧、文明和进步的理想。但他前期也曾发明过,以兴趣驱动为主的科研产品,以至于发明出来的东西,并不具备满足受众需求,比如他的投票计数器。不过,也正是因为国会议员的话,让他明白了,一切发明都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在重新定义了发明创新的目的后,爱迪生在随后的发明过程中,就加入了对用户和市场的思考。他认为:满足用户需求,是衡量一个产品,是否具有发明价值的唯一标准, 如果用户不需要或者是用不起,那么,即便这个发明再精巧,也都是不成功的。

当然,技术范围的考量也是爱迪生创新发明的一大考虑因素。他认为:对技术的要求直接反映着研究的方向,技术虽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但也不应太超前,它需要匹配与当前的实验才行。以电灯为例,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电灯并非是爱迪生先发明的,早在1846年,就有人发明了白炽灯,但却因为真空技术跟不上,导致了实验时灯丝总是被迅速烧掉,也因此,当时的科学家们都觉得电灯实用性不强,且容易引发火灾。但爱迪生却清楚的认识到,是技术的不成熟才导致了实验的失败,并非是电灯的无用,他甚至断定照明是未来的大趋势。于是,30年后,也就是1879年,当真空管技术有了极大提升,他便毅然决然的投入到白炽灯的研究上去。同年,他完成了闻名于世的,可用于商用的白炽灯研究。从中我们也能看到,对于需求和技术,是爱迪生在研究方向中必不可少的原则。

但如果,你以为这样就能让爱迪生,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那只能说明,你对爱迪生的认识还太浅。说回白炽灯的研究,其实很多人都对它做过科研改良,但为什么唯独爱迪生的改良,被成功应用于商业呢?这是因为爱迪生有一套自己的商业版图,他的研究计划也总是会先围绕需求,画出理想的商业版图,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中,把所有相关资料都搜集起来,并把可用部分进行拼接放入到商业版图中,当所有准备工作都完成后,就从中优选可以优化的环节,或者空白环节,最终以商业化作为目标去创新发明。就比如,爱迪生在改良白炽灯时,还同步制定了电网、电表、发电机等配套设备的研发计划,对专利也做了提前的布局。所以才会在研究结束后,就能立刻将电灯投入到商业化的运用中去。仔细分析他的这种做法,其实就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相比同时期的那些科学家来说,爱迪生除了准备工作的充分以外,也比别人看得更远了些。他认为:所有的研究计划都应该有一个明晰的路线。而他的研究计划,虽然看似跨度有些大,但万变不离其宗,他始终围绕着一个终极目标去执行,以求做出被市场和受众群体接受的,具有实质意义的产品。

除此之外,把思想付诸行动,也是爱迪生能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每次只要有新的判断,他就不会放任机会从他手中溜走。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描绘的也就是抓住机遇的重要性。这里讲一个法国著名的幻想小说家,凡尔纳的故事。凡尔纳在18岁时参加一个上流人士的晚会,因为从楼梯扶手向下滑,一不小心,撞到了大仲马身上,结果二人成了好友。现在想想,如果当初凡尔纳与大仲马相撞后,仅仅是道一句歉而没有过多攀谈,相信凡尔纳一生都可能只会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律师,也不可能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成了法国著名的科学幻想之父。可见,成功地抓住了一个机遇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成功地抓住了机遇,就等于将自己的命运紧紧地攥在了手里。

体现在爱迪生身上,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作为参战国,需要大量的炸药,而炸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苯酚,却是敌国所有,显然,美国不可能再从敌国进口苯酚。这时候,作为企业家的敏锐,爱迪生意识到本土工业化苯酚合成,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为了抓住这个商机,爱迪生从做出判断到组建苯酚合成工厂,仅用了18天的时间,其效率之快令人咂舌。也正因如此,爱迪生率先获得了来自各方的大量订单,其中也包括美国政府。从这件事情上,我们也能看出,抓住机会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而所谓的时势造英雄,描绘的也正是如此。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爱迪生在实验过程花费的那些笨功夫。做实验,本身就是一道复杂的工序,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也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这是所有科学家必经,也是无法省略的步骤。爱迪生也是如此,在实验之前,他都会进行大量的建模和计算。他认为:所有的细节,都必须经过实验才能确定,其中的某些程序是否能够省略掉。因此,他也会选择用最笨却最有效的方法,把所有能够拿到的材料和能用的技术,一个一个的做尝试,直至成功。通过这种笨方法,爱迪生从2000多种材料中,选取了最耐用的钨作为电灯的灯丝。这也是爱迪生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做出,可用于商用电灯的原因。

以上就是爱迪生在创新研发方面所用到的方法,我们知道了爱迪生是一个讲究用户需求,重视技术匹配,懂得抓住机遇,且精益求精的科研人士,但这样就是完整的爱迪生吗?并不是,除了科研人士和企业家的身份,爱迪生还是一个营销高手。那么在营销推广方面,爱迪生又做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事情呢? 这就要说回电灯的发明。

1848年,20岁的斯万把电灯点亮的时候,爱迪生才仅仅1岁,而交流电的产生也是特斯拉的杰作,可是,为什么历史偏偏记住了爱迪生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爱迪生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他所有的发明都是靠不断的实验,和勤勉的精神才得以成功。我们也知道,所有新生事物在刚刚出现市场时,都会有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缺陷。而且,最初的灯丝寿命也只有几个小时,更别提拥有配套的电网,那么电灯,自然也无法获得普遍应用。可是,爱迪生是如何运作的呢?

大家应该都知道,手机在每次出新品的时候,都会召开新品发布会。聪明的听众听到这里,应该也已经猜到了爱迪生的推广方法。没错,他正是用这种方法,为自己的电灯做推广。具体的做法是——爱迪生先在自己的公司门外挂满了电灯,并召集所有社会名流,到晚上前来参观。我们能够想象的出来,在那个还都是用煤油灯的年代,灯火通明带给大家的,是怎样的一种震撼。这种方法,首先影响了一批富人的追捧,也正是这些社会主流人士,起到了潮流的引导和带头作用。

爱迪生通过电灯发布会,吸引了投资人和政府官员的支持。当他拿到投资巨款之后,就开始正式推广他的直流电网和电灯。我们回看电灯鼻祖万斯,他虽然发明了电灯,但那也仅仅只是一个发明。能让大众真正接受和认可,还需要工业化的降低成本和说服政府架设配套电网的能力。在这方面,爱迪生通过营销手段,做到了万斯没有去做的事情,这才让电灯走进千家万户,也让大家记住了爱迪生的名字。当然,这只是爱迪生营销推广上,一个简单的实例。

事实上,作为企业家的爱迪生,是一个非常重视营销的人。他认为:好的发明,是需要配合营销,来走进老百姓心里的,深挖老百姓的需求,然后在营销策略上下足功夫。不仅如此,抢占市场和发明应该是同时进行的。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发明家的不同之处,他是一个十分重视市场的大发明家。他强调:市场不仅需要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更需要好的市场策略。

电灯能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类日常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爱迪生的市场策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爱迪生刚刚完成灯泡改良之际,还面临了一个重大的考验,也就是成本和税收的问题。当时灯泡的成本是在1.25美元,也就是说,每个灯泡至少要卖到2.5美元才能赚钱。要知道,当时的美国普通家庭,一年也不过几十美元的收入。这就意味着,大多家庭是用不起的,这也违背了上面我们说的,爱迪生要发明的是能够满足大家需求,且用的起的发明。因此,爱迪生果断将电灯的价格下降了6倍之多,也就是40美分,并签订了一份长达17年的销售合同。大多数企业家一定能看得出来,用三分之一成本签下的合同,且一签就是17年,这无疑是破产的路数。但爱迪生为何要这么做呢?那是因为,他断定电灯未来的边际成本一定会下降,但如果等到边际成本下降的时候再去推广,恐怕就错失了市场的主动权。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判断是正确的,在灯泡上市的第四年,它的制造成本就降到了22美分,爱迪生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由此可见,低价策略在当时,也是一个很好推动研究成果的市场策略。这也与我们上面所说的抓住机遇不谋而合。试想,如果爱迪生当时不走低价策略去做市场推广,恐怕最后的结果就是错失良机,然后失去一个大好的赚钱机会。

以上内容,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爱迪生,知道了爱迪生不仅是一个大发明家,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超高运营头脑的企业家。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可以确保自己拥有高效的创新能力,但却不能确保他带领的团队,也拥有如他一样,高效的能力。为了让公司保持高效的创新力,爱迪生专门设计了一套创新流程和制度,其内容主要包含了三点:第一点,改变灵感创新。第二点,市场与研发分离。第三点,通过用户反馈完善产品。

接下来,我们就着重讲讲,爱迪生提高创新力的这三点流程和制度。

先说第一点,改变灵感创新。其实主要就是将基于灵感的创新方式,变为基于流程的创新方式,关于这一点,是爱迪生根据自己的创新经验总结而出的三步法。具体来讲就是,先进行市场调研,确保做出来的产品是大众所需要的,且是可以用的起的。然后再做竞争对手分析,将相关技术和同类产品放在一起做比对,去挖掘各自产品的不足和优势。最后针对不足之处,重新设计优化方案,当一切都万事俱备后,再向市场推出自己的创新产品。爱迪生坚信,他的团队,只要严格按照这三步法去执行,就不怕没有新的创新点出现,而新的创新点一旦出现,他就有十足的把握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且完美的创新产品。

关于第二点,市场与研发分离。先前我们讲过,研发的过程是一个慢工细活,来不得半点马虎,也许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无法挽回的大纰漏,甚至还会引发不必要的灾难。爱迪生也深深认识到这一点,他认为科研部门和市场部门不应同处一室。于是,就将两个部门分离开来,然后建立单独的工业创新实验室。听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似乎也没高明到哪里去。但在爱迪生时期,把两个部门分离开来,对企业来说,就是一次重大的改革。而这种企业架构,也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各大创新型企业,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BAT巨头等。从这方面,我们就能看出,爱迪生的企业家思想,对后世企业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当然,爱迪生对企业机构的改革,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创新,让科研从此走向了商业领域,也让研发的产品更贴近生活,更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关于第三点,通过用户反馈完善产品。其实这一条是很多做技术,或是做运营的人共同的观点,它于前期的市场调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目的都是为挖掘用户需求,做出能够高度吻合市场的产品。为此,爱迪生甚至还专门设计了,以市场反馈为核心的迭代开发机制,这一机制就是要求公司的研发部门,要注重采集用户对产品的反馈,然后不断优化和完善产品的不足之处。这一举动,同样也具有颠覆性的作用。要知道,在爱迪生时期,做科研的人都是社会的精英人士,大多都是类似于,爱迪生早期投票计数器那样的研发,大多都是因兴趣驱动而投身科研,他们缺乏了对用户需求的关注,以至于研发出来的产品,缺少了市场的认同感。爱迪生作为一个过来人,深知:所有创新,都应该是以用户为前提,为用户而工作,这与研发前期的市场调研同等重要。用户的批评和建议,有助于产品的优化和完善,而用户的肯定和赞扬,对提高产品在用户心中的好感度,也有着极大的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做好用户反馈,在一定意义上,其实就是做好了口碑传播。因此,爱迪生要求所有市场部门,尽可能全地收集用户的意见,然后反馈给研发人员,以实现产品的同步优化。

以上就是爱迪生,关于保障企业高效创新的三个企业改革方法,而这三个企业改革方法,不但在当时具有颠覆性的作用,就连现在,也是很多创新型企业普遍使用的运营之道。爱迪生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毋庸置疑,他沉迷于创新发明的科学海洋,和他企业家独具一格的运营方针,理所当然的赢得了同时代人的赞扬,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他的初衷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至此,我们本期要讲的核心内容,就为大家讲解完毕,下面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从以上内容中,我们知道了爱迪生,如何从一个卖报小童,逆袭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用一生为我们诠释了,他的那句经典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同时,他也为我们展现了创新发明的重要性,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取精华,告诉大家: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策略,是给自己设置一定的额外目标,每次多想出一个点子,就尽可能的给自己,规划出一套完整的商业版图,在思考出更多相关联的部分后,再着手研发。而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如水流动的过程,经过一定距离后就会呈现出清晰或者产生创新的效果。同时,注重用户需求和满足技术的匹配,也是创新发明的重中之重。

五哥读书,每天一本好书精读。和我一起,精进学习,自我迭代。

本文由董浩读书app创始人、《粉丝经济学》作者吴高远先生(网名五哥)原创撰稿。感谢关注。

搜索建议:电灯  电灯词条  
热传

 最新清明森林防火作文

最新清明森林防火作文范文三篇导语:森林防火,警钟长鸣。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们每个人都要谨慎用火,让森林远离火源,还人间一片绿!下面小编整理了最新清明森林防火作文...(展开)

热传

 好文:过了任性的年纪的句子

不想老也老了,不想输也输了,不甘心的也妥协了,不情愿的也接受了,竭尽所能也没经营好这一生。过了勇气和任性的年龄,剩下了三思而后行,但求余生身边有人对你好,温暖不...(展开)

热传

 【歌词】大喜的日子 / 歌手:孟...

大喜的日子词曲:张峻品演唱:孟刚唢呐声声使着劲的吹鞭炮阵阵到处飞欢声笑语连成一片大红的喜字让我陶醉亲朋好友频频举杯今天一定不醉不归爸爸妈妈也碰上一杯祝福我们和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