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喝咖啡
就像小时候交朋友
什么都不懂,没啥要求
选择范围很小
…
星巴克就是“孩子王”
受欢迎不一定是因为ta本身有多好
大部分人其实也不知道ta有什么好
只是大家都追逐,就也想凑进去
慢慢地,咖啡变成了“微信好友”
会点开,更多是因为学习/工作需要
…
某一年
咖啡店突然像成为社会人后的微信联系人
——暴涨
于是,咖啡变成了“饭友”
工作日喝的咖啡,是午餐一起吃饭的同事
不固定;大部分都能凑合
…
假期还有动力去喝的咖啡
是放假能约饭的朋友
基本没有
广州有一家连锁咖啡
今年在深圳疯狂开店
store by .jpg
明明是平价咖啡店
推出的高价汉堡
却 打败纽约神级汉堡Shake Shack
被 称为“汉堡天花板”
食物之外
store by .jpg既能开进深圳最贵的mall里
也开到了高端科技园区
从资历、设计、菜单跟价格看
只能说——“人不可貌相”
各方面都很“平均”
看不出有什么特别
深圳唯一一家卖汉堡的店
开在科兴科学园
这个地方的聚聚人群
属于“有钱吃40+一个的汉堡,没时间好好吃一顿饭”
店内环境偏咖啡小店
桌子不太像“餐桌”
1、面包胚
面包胚的口感都类似 “紫薇”
很软,但也有一些韧劲儿
…
这家店的汉堡胚,是 “小燕子”
看起来很“硬”,内心很“脆”
…
我的胃是“五阿哥”
现烤的面包胚,咬下去有点脆
因为烤到这程度了,没啥面包味
从整个汉堡说,面包的存在感就很微弱
没有抹过多的黄油,所以吃起来不油腻
2、柠香蟹籽牛肉汉堡
43元
一般单价超过40元的汉堡
制作原理参照中国菜的“白灼”、“清蒸”
主要是突出食材本身的味道
强调牛肉饼浓郁的肉香
…
这家店的制作手法参照“宫保”、“水煮”
突出的是调味
食材相对没有那么好
牛肉的味道非常淡
不过还是充满汁水的
…
存在感最强的是酱汁
吃起来是非常浓郁的柠檬酱
浓郁到甚至盖住了酸黄瓜的味道
但它不是纯粹的酸
怎么说呢
这个“柠檬”
是单身的你看你的cp发糖
贫穷的你看你的偶像大赚
明明也是“柠檬”,但不酸
会觉得“爽”
蟹籽增加了脆的口感
还加了生菜、番茄、酸黄瓜…
按理说
这么多食材、味道混合在一起
应该比老师突然被叫出去的课室还要乱
…
但酱汁堪比教导主任
镇压住了其它食材的蠢蠢欲动
整体还挺和谐
是一个有创意且完成度不错的汉堡
3、黑松露奶酪牛肉汉堡
48元
单独吃汉堡扒
黑椒味碾压肉味
…
重点依然在“酱汁”
一般的牛肉汉堡,酱的感觉类似吃火锅的油碟
主要是湿润,存在感并不强
这个汉堡,酱像麻酱
口感厚,味道重
吃起来,味道偏黑松露奶油意面
黑松露味非常浓郁
有番茄、生菜、不知道什么菜
味道存在感不强
但让整个汉堡口感很丰富
4、暹罗风味炸鸡堡
43元
鸡腿肉是热搜某博士发表的19篇SCI论文
别看很厚
很有“水分”
咬下去汁水很多
吃起来非常泰国风
有点冬阴功汤的酸辣
又有点酸辣凤爪的风味
还加了脆脆的菜梗
从描述看,这些食材、味道都很个性
但它们合一块,成了演唱会的大合唱
很一体
类似“儿子/女儿是妈妈/爸爸上辈子的情人”
乍一看没什么问题
其实挺奇怪
1、冰拿铁
普通有些咖啡苦的拿铁
…
这家咖啡店
跟父母眼中的我们一样
都是“正事”不好好干
不务正业型
…
非专业领域的汉堡
做得还不错
主业的咖啡,出品普通
…
这个普通的具体解释
它在咖啡里的位置,是
——“备胎”、“替补”
…
不算难喝
但各方面都没有明显优势
2、茉莉冷萃
25元
现在大部分咖啡特调
都把改变咖啡做得跟改变自己一样
变着变着,完全找不到自己
…
带一点茉莉花茶味道的柠檬茶
基本就是一杯柠檬茶
烘焙
1、焦糖蛋挞
20元/2个
看外表,感觉蛋挞受过伤
吃起来,原来它受的是“情伤”
所以整个挞,都封闭起来了
完全没有蛋挞的香气与味道
上桌已经冷掉了
挞皮像隔夜的酥皮面包
蛋液有点鸡蛋布丁的奶甜
总 结
如果想吃传统的汉堡,这家不行
但想吃重口味、新口味汉堡,还挺有意思
咖啡就没必要了
满分5星,合格3.5星,优秀4星,值得专门去4.5星
店家信息
店家:store by.jpg
地址:深圳市互联网人聚集地之一
人均: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