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总调侃,无论是什么节日,情侣们总能把它过成“情人节”。
对于很多小情侣来说,这些大大小小的节日,是营造仪式感的机会,把这些日子变成日常中的特殊部分。
有些人会很注重这方面,对与仪式感相关的事情很敏感,也会希望自己的男/女朋友能重视,而有些人则不太注重,甚至是讨厌仪式感,觉得仪式感让自己又尴尬又羞耻。
所以,小情侣们常常因为这个吵架,女生觉得对方敷衍,没有仪式感,一点都不重视自己;
男生则觉得难以理解,觉得两人在一起那么久了,没必要搞这些虚的。
有时候,我们并不是觉得仪式感有多么地重要,没了仪式感,生活还是会继续,也不代表对方不爱自己了,但在一些特殊的日子,还是希望对方能做些有仪式感的事情,心里会暗暗在意,如果对方没有,会觉得很失望。
因此,人们常常会问,仪式感,真的很重要吗?缺了它,爱情会变得不好吗?
01
仪式感,是用来营造
氛围、表达情感、赋予意义的。
仪式感是什么?《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感会让某一天某一时刻成为特殊,赋予一点意义,使其变得更有“价值”。
虽然仪式感最常被提到的场景总是在爱情中,但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都需要仪式感。
为同辈和小辈庆生、为长者过寿、亲友考上大学、参军、恋爱、晋升、发财……
朋友远道而来,要给他接风洗尘,朋友离开,要为他践行送别……
这些不单单是一种场面,更多的,我们会借着这样的仪式,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借由这么一种仪式,把当下与重复的日常割裂开来,在这个时刻,平常不怎么表达的、或是不太敢说出口的感情也能有了表达的机会。
同样的,在爱情中,仪式感具体是什么形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深切的浓浓爱意。
每个人都想成为特殊的存在,也希望在重要的人眼里自己能是特殊的存在。
仪式感便能很好地向对方传达这样的信息,让对方知道,在你心里对方是特别且重要的存在,是枯燥无聊的日常中闪耀的光,赋予生活更多的意义,让庸常的一生变得“富有价值”。
02
忽视了“礼”而只重视了“物”
而当仪式感的焦点侧重于物,而忽视了氛围感的营造和意义的赋予时,所谓的仪式感也就变得流于表面、虚应故事、敷衍塞责,失去了它存在的最大价值和基本意义。
这时,便会出现很多问题。
例如,每年一到七夕情人节,总有很多人发愁送对象什么礼物,淘宝里那些“男默女泪”的礼物,也让人啼笑皆非。
送礼的发愁,收礼的也发愁,往往两方总会因为礼物一言不合吵起来,要么嫌廉价心不诚,要么嫌不合意,没送到心里,进而怀疑对方是否真诚,要么嫌回礼轻了,自己吃亏不划算……
执着于礼物的价值也让双方的关系好似变成了可由物质来衡量一般,既让仪式感沦为讨要高价物质礼物的借口,也让彼此的关系成为只有物质价值的关系,而缺了精神价值。
美国作家欧·亨利创造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描写了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
一对生活贫困的年轻夫妻,在圣诞来临之际,给彼此准备礼物。他们生活拮据,经济水平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尽管如此,两人还是精心为对方准备了礼物。
丈夫卖掉了珍贵的金表给妻子买了整套的精美梳子;妻子则卖掉了自己引以为豪瀑布般的秀发给丈夫买了条白金表链。
最终他们彼此送的礼物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对于彼此来说,这件礼物更具有情感价值。
梳子和金表链不是很特别的东西,但因为两人的这份感情,让这两件物品变得特别有价值。
即使两人无法使用,但这件物品是两人真挚深厚爱的凝结,也是两人珍重对方的心意的凝结。
物,仅仅是死物,但有了情的寄托,便成为了无价之宝,贮藏着的是彼此珍藏的回忆。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最重要的是去满足爱与被爱的需要,仪式感也只不过是想表达这种爱意。
仪式感可以是爱情里的必需品,因为仪式感会是让彼此意识到“你是重视我的”的方式。
做了什么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让另一半感受到你的爱意、真心与重视程度。
但仪式感也不一定是每个人的必需品。仪式感是为了创造“被爱”的感觉,但为了仪式感而苛责于对方,设置过多的条条款款,让仪式感陷入“物化”,反而让仪式感成为亲密关系的阻碍。
“平凡之中制造一些些惊喜和希望,甜蜜难计算忧烦不来纠缠”——《制造浪漫》。
偶尔为对方制造惊喜,适当营造仪式感,来维持感情温度,让爱情的新鲜感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