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大家可能发现自己的生活节奏发生改变了,很多人都捂紧钱包不买东西,就连一向兴盛的房地产行业也出现了下滑的现象,这都是消费出现问题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美国私人消费支出总额是17.36万亿美元,但2021年中国的私人消费支出总额只有7万多亿美元。
要知道, 中国的人口是美国人口的约4.2倍,消费总支出却只达到了美国的41% 。由此可见,在消费这方面,我国跟美国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难道说,疫情以后,咱们的消费真的一蹶不振了吗?
当然了,中国14亿人口的消费,之所以比不过美国3亿人口的消费,无非就是以下几个因素所致。比如美元的全球割韭菜,无情的放大了美国人民的购买力,让美国人可以随意从全世界采购便宜的商品。
其次就是美国的消费观念和中国不一样。美国人主张及时行乐,所以大多数美国人都没有什么储蓄,许多人甚至一直都靠借钱度日。
最后就是美国政府的发钱政策,也让美国人民的消费能力大增。总而言之,在这一套组合拳的打法下,美国人的消费能力就这样在无形中被提升了。
由储蓄转向投资和创业
当然了,像这种老生常谈的东西,今天不准备多讲。今天咱们主要讲到的是,我国的消费市场究竟怎么了?难道真的是疫情将其给“打垮”的?
其实如果从社会各方面来进行分析的话,大家会发现情况远远不止疫情这么简单。
首先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中国人和美国的消费观念确实不一样。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储蓄的习惯,因为这样就能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险 。
比如孩子生病了,老人去世了等等,像这些问题都得有个应急准备机制,防止到时候大病来临只能抱着头在医院门口痛哭。可以说,只要是中国的老一辈人,基本上都有这种储备过冬粮的习惯。
但这种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慢慢开始改变。由于改革开放带来了几十年的经济大爆发,导致各行各业纷纷拔地而起。许多有胆量的人,使劲贷款创业,拉钱搞投资,把中国消费市场搞的如火如荼。
可以说,近些年来,大部分国人都以一种百米冲刺的态度,在市场上搏浪淘金。我国这些年来的经济奇迹,也就是这么搞起来的。
疫情的威力
然而,随着这三年疫情的到来,一切都出现了反转。由于实体店大量倒闭,以至于社会中出现了一丝危机感和不安感。大家都不敢投资创业了,害怕到时候欠了一屁股债。
与此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一波还贷潮。也就是大家都准备集中还贷,打算以一种无债一身轻的态度,来度过这艰难的疫情。
所以这也是为啥在2021年的时候,储户存款只有9.8万亿。到了2022年,储户存款居然飙升到了17.8万亿。活生生多出来8万亿的存款,这就代表着中国人又要开始准备过冬粮了。
由于大家都把钱存在银行里,所以市场上就少了8万亿的现金流。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的现金流就开始断裂了。为了防止企业倒闭,公司领导层只能不断的降薪或者裁员,这样才能让公司以一种低能耗的模式继续运转下去。
这也是为啥任正非在去年8月份的时候说道:“要把寒气给传递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公司内部人员意识到,公司确实遇到了难关。到时候该裁员该降薪,大家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由于大批的裁员潮和降薪潮来临,导致许多白领和金领阶层都没钱消费了。以前喜欢养的猫猫狗狗,现在也不养了。
以前三天吃一次的米其林大餐,现在也不吃了。以前看中的宝马3系,现在也不敢买了。不仅不买,还要把手中的领克05给卖掉。不然的话,连这台车都养不起。
当这些有实力的中产阶级都不消费了以后,接下来就会导致更多的实体店倒闭,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可以说,这些年国人消费能力的下降,确实是跟疫情有一部分关系。
年轻人不消费了
当然了,虽然跟疫情有关系,但不是100%的关系。除了疫情以外,中国人消费能力的下降,还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关。首先就是年轻人都躺平了。
大家在互联网上看惯了别人的生活以后,纷纷进入到了一种佛系状态。比如看到那些家境贫寒的人,结了婚以后生活过的捉襟见肘的,可谓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许多年轻人就被劝退了一部分。
他们看到网络上另一种贵胄之家,结婚完后过上了王子公主般的幸福生活。顿时又感到自己可能这辈子都过不了这种生活了,于是又劝退了一部分。就这样,无数年轻人在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情况下,纷纷涌现出了不婚不育的态度。反正一个人过也是过。
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的消费就出现断崖式暴跌。要知道,一个家庭最大消费力量其实是孩子。假如没有孩子的话,年轻人几乎没有什么开销。比如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打发一辈子。到了这个时候,消费可不就停滞不前了?
可以说,如今的中国社会,即将要步入日韩的那种模式。也就是年轻人死活不花钱,大家躲在出租房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快快乐乐的断子绝孙。既然如此,又何谈消费?
工人也不消费了
除了年轻人不消费以外,许多工人也不怎么消费了。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工厂的普及,许多机器人已经逐步淘汰了工人。工人失业以后,就没有了工资,一年就少了五六万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的消费能力又进一步下跌。
最关键的是,这些下岗的工人们,大多去送外卖,送快递。由于无数工人的涌入,再加上大学生的不断涌入,导致外卖行业和快递行业进一步拉低了工价。这样一来,大家又没钱消费了。
总而言之,又回到了那个死循环。也就是工作不稳定,工资不高,大家不消费。久而久之,这个社会真的就处于死寂状态了。
以前的打法行不通了
面对这种情况,当年美国的做法就是以工代赈。也就是通过大搞基建,来消化过多的产能,并给工人提供工作,拉动社会消费。
其实在2008年的时候,我国也启动了一个4万亿的大基建计划,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现如今基建模式已经到头了。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该搞的基建已经搞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份行业能榨取的利润基本上都榨尽了。
这也是为啥现在许多土木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找不到工作。就算能找到,也是在某些偏远地区打灰。比如新疆、西藏等渺无人烟的角落,要不就是去非洲,毕竟那里的基建才刚刚起步。所以说,基建这条路基本上走不通了。
如此看来,也就只能依赖国外市场。然而,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外市场上似乎并没有多少订单。一方面是由于中美贸易战,导致各国对华的贸易被限制了一大片。另一方面,国外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毕竟俄乌战争还在打,国际市场上能源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像咱们的外贸大金主欧洲,也没有多少余粮了。所以指望外贸来提升消费基本上也不太可能。
可以说,如今的中国消费,似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寒冬期。就算没有寒冬那么夸张,至少也不会像曾经那么迅猛发展了。
接下来该怎么办?
既然如此,有什么解决办法没有?难道我国的消费真的会停滞不前了?
其实关于这方面,国家早就在布局了。比如今年我国就东盟合作问题,以及中亚五国合作问题,达成了无数项协议。这些协议内容涵盖了海外基建、外贸以及能源供应问题。虽然咱们和欧美国家的生意没以前那么好了,但还可以找其他合作伙伴嘛。
其次就是建立一个全民消费共识。以前消费为啥这么低迷?还不是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给渲染的。那时候所有媒体都在劝你不要投资,不要消费,捂紧钱包,防范风险。在这种全民皆兵的氛围下,谁还敢消费?
现在好了,许多自媒体平台已经开始调转风口了。在这种情况下,像淄博烧烤、榕江村超、云南泼水节等新兴消费模式,纷纷拔地而起。
这些新兴经济既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老百姓们消费的热情。只要这种消费氛围和营商环境不被破坏,基本上国民的消费能力就会不断复苏。
第三就是脱贫攻坚。像这项操作,一方面可以让那些当地人初步具备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当地的特色产品和旅游项目给卖出去。
与此同时,还给中产阶级不断减税。让这些最具消费能力的人,在各个消费市场大撒币。通过这种全民皆消费的促进模式,把国内的消费车轮给运转起来。
最后一项带动消费且能拉动经济的方式,无疑就是军转民的技术突破了。比如像互联网这种东西,就是军转民技术突破下的产物。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互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给人类创造的收益和岗位更是数不胜数。
由此可见,只要接下来能有一个大的技术突破,基本上就能让人类社会的经济再次来个大爆发。至于这项技术究竟是何物?就得看接下来的人类命运走势了。
结语
总的来说,关于国内消费能力的暴跌,一方面确实是因为疫情所致,导致各种消费链条不断萎缩,甚至出现断裂的情况。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都不消费了。
因为曾经那段狂莽的经济爆发期已经结束了,大家在那个红利时代该赚的钱也赚到了,所以自然而然就不敢再投资创业搞发展了。除非再来一个“互联网时代”,才能重新激活社会的消费能力。不然的话,蛋糕做不大,又怎么能让人有动力去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