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党的历史上,博古(原名秦邦宪)曾经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一度担任过最高领导人。
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弟弟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名叫秦邦礼。
那么,说秦邦礼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具体的功绩有哪些呢?至少有两个要被历史铭记。
第一个功绩,是他在顾顺章叛变后,扛起了我党地下交通的重任。
秦邦礼1908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原本秦家在无锡是名门大户,身家巨富,但随着父亲的去世,秦家也开始走下坡路,为了让哥哥和妹妹继续读书,秦邦礼14岁就辍学,到一家钱庄当学徒。
正是在这家钱庄,让秦邦礼接触到了不少革命人物,并在严朴的领导下,参加了无锡的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失败后,秦邦礼到上海避难,一边在一家店当学徒,一边秘密从事地下交通工作。
1931年,顾顺章和向忠发相继叛变后,我党在上海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央特科领导人周恩来被迫离开上海,中央特科的重任交到了陈云手上。
当时,中央特科的处境极其危险,前面的人都暴露了,联系的场所也都被反动派监控了,必须要发展新的地下人员和新的联络场所。
就在这个时候,博古把弟弟秦邦礼介绍给了陈云。经过考察,陈云觉得陈邦礼对党忠诚,细致谨慎,有勇有谋,当即拍板由他来当交通员,和自己单线联系。
从此,秦邦礼在严酷的斗争中得到了锻炼,而他最出色的任务,就是把我党在上海的一批重要领导人安全地送到了中央苏区。
1933年,临时中央决定,将部分重要干部迁到中央苏区,分三批走,这项任务就落在了秦邦礼的身上。正是在他的周密安排下,刘少奇、张闻天、博古、林伯渠、陈赓、李德等重要领导人都安全抵达了中央苏区。
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对李德的护送,因为李德是德国人,外貌特征非常明显,在敌人严密的设卡盘查下,他是无论如何都到不了苏区的。秦邦礼便亲自护送,一会将李德扮成游客,一会扮成商人,一会扮成科考人员,有时还要把他打扮为传教士,经过各地缜密地接力安排,最终让李德安全到达了中央苏区。
护送完这些领导人后,秦邦礼继续回到上海潜伏,以做生意的名义,源源不断地向中央苏区输送各种物资和紧缺商品。
在这期间,陈云为了秦邦礼的安全,从来不向大家提起他,只是自己单线联系,就连自己的上级周恩来,也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有一次,周恩来还特地叮嘱陈云说:中央的这枚红色棋子,千万可要保护好啊!
后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秦邦礼的生意做不成了,就按照陈云的指示,去了延安。
(图:右二为秦邦礼)
秦邦礼的第二个功绩,当属他以两根金条起家,为我党筹措物资、经费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天夜里,陈云郑重地将两根金条交给了秦邦礼,对他说:中央能给你的钱只有这么多,你看着办,中央将来的经费大部分要靠你。
秦邦礼早年在上海和无锡当过店铺学徒,商业那一套早就学会了,他先用这两根金条开了一家米店,米店逐步营利,便又陆续开了糖坊、文具烟纸店。这些店铺在他的经营下,都非常红火,大量的资金源源不断地送到了苏区。同时,这些店铺也成为上海地下党的秘密交通站,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
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党在陕北遭遇了巨大的经济困难,陈云又想到了秦邦礼,经报请毛主席和中央同意后,陈云专门找他秘密谈了一次话,向他传达了中央的决定,让他到香港开一家公司,缓解中央的资金困难,还要负责在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中募集资金和物资,支持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
秦邦礼于1938年秋天到达香港后,随即展开工作,以三万港币为注册资金,开办了联和行。由于他经营有方,交际能力特别强,还会几门外语,联和行的生意非常火爆,大量的物资和经费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部队里。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又是秦邦礼将800多位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转移到内地和海外,立下了一大功。
后来,秦邦礼到达了重庆,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继续从事商业经营,并化名杨琳,成为一名红色商人。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秦邦礼奉命再次回到香港,继续开办联和行,主要的工作就是将东北的粮食运出来,换取工业物资,同时向中央提供物资经费。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秦邦礼将联和行改名为联和进出口公司,后来又改名为华润公司,华代表中华,润则是出自毛主席的字润之,秦邦礼担任首任董事长。
今天的华润公司依然非常强大,在2020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华润集团名列第79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8年企业社会责任排行榜中,华润集团更是高居榜首!
1949年9月,我党召开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秦邦礼再立新功,将何香凝、沈钧儒、章伯钧等客居香港的350多位民主人士、700多位文化名人及爱国华侨,秘密送回内地,准时参加了政协会议。
当周总理向毛主席汇报这件事后,毛主席感慨地说:秦邦礼的功绩,早晚有一天会让大家知晓的,但现在只能埋在我们心里啊!
建国后,秦邦礼除了继续担任华润公司董事长,还担任过中央对外贸易部计划局局长、国家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职,为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68年12月10日,秦邦礼不幸逝世,享年60岁。
(参考资料:《党史博采》《中国企业家》《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