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成功,80%来源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时候,有父母罩着,社交的重要性,不太明显;人老了,拿着退休金,不妨碍谁,合不合群都随意。
可是,人到中年,不社交,怎么行?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万人之力。低头求人,找人合作,是不可不做的事情。
古人说:一人不进庙,两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
对古人的话,深入剖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让我们明白人际交往的潜规则。希望你也能学会。
01
一人不进庙:不要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看过武松打虎的故事,你一准会羡慕武松的能耐,要是自己也能像他一样,独闯天下,就好了。
现实容不得你去想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是你不是江湖里的带头大哥,也不能仗剑走天涯。
古时候,交通不便,很多人外出的时候,常常错过借宿的店铺,因此选择去庙里借宿。看起来很美,但事实上很不美。很多古庙是没有人管理的,处于荒山野岭,大概率会遇到土匪、野兽。
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大多和古庙有关。
习惯单打独斗的人,一旦遇到了困难,就像走进了古庙一样,没有人帮忙,只能听天由命。这一点,强调的是社交的重要性。
作为中年人,别被一个人是条龙的心灵鸡汤蛊惑了,还是做一个合群的人吧。不管身边的群体,有没有用,起码你不会孤单;遇到危险了,总是有人搭把手。
要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
02
两人不观井:防人之心不可无。
两人不观井,是什么意思呢?看一个故事,就明白了。
《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十四卷里,有一个叫郑蕊珠的女子,在新婚那天,被一个叫徐达的男子,骗到荒郊野外。不料,女子的家人发现了,赶紧追过来。
情急之下,徐达把郑蕊珠推到井里。
赵申、钱已是两位商人,做了一笔买卖之后,带着钱财回老家。恰好路过井边,听到了呼喊声。
赵申毫不犹豫地下井救人,钱已站在井口,把郑蕊珠拉上来。令人气愤的是,钱已看到郑蕊珠貌美如花,又想到这次买卖赚了很多钱,动了邪念,就对赵申做了落井下石的恶事。
幸好,官府把事情查明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两个人交往的时候,如果你毫无防备,那么在一起看井水的时候,可能被对方推下去。想一想,就知道怎么做了——社交可以,但是不能盲目相信别人。
另外,还有这样的一种说法:两个人一起看井,如果有一个人掉进井底,另外一个人,百口莫辩。毕竟,没有第三人在场。
社交要谨慎,未可全抛一片心。
03
三人不抱树:剔除多余的人。
古人告诉我们,三个和尚没水喝。
如果一件事,由三个人去做,那么就会互相扯皮,谁都无法做主。最令人费解的是,三局两胜的规矩,根深蒂固。不管你多厉害,只要另外两个人反对,你想做的事情,就做不成。
如果你拼命拉拢其中的一个人,就会得罪另外一个人,三个人无法团结。
三人不抱树的另外一种解释,就是说,三个人抬着一根木头,就是做了画蛇添足的事情。
如果你是中间那个人,出力了,也无法讨好两头的人;如果你不出力,就可有可无,会被排挤。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是人民币,无法让所有的人满意。
遇到不合适的圈子和机遇,你要回避,而不是盲目去讨好谁,不要让自己变成多余的人。
04
独坐莫凭栏:被人孤立时,要胆小甚微。
独坐莫凭栏,这句话很好理解。就是说,一个人独来独往、周围没有人的时候,不要靠着栏杆。要知道,栏杆随时可能会垮,让你雪上加霜。
认真想一想,如何理解独坐。有两层意思:你本来在某个圈子里,但是被人孤立了,导致你在人群里、所有的人都不搭理你的局面;你想要靠着栏杆,但是栏杆不让你靠——栏杆就是不欢迎你的圈子。
被人孤立的滋味不好受。但是你不能盲目翻脸,不要摆出一副臭架子。
聪明的人,会审时度势,做好自己。当自己非常优秀的时候,自然会有合适的圈子,让你加入;也有一些人,主动向你招手。
所有的社交问题,责人不如责己;防止别人伤害的最好办法,不是攻击别人,而是把自己变成铜墙铁壁,并随时洞察周围的情况。
05
也许你看了以上观点,会一团雾水——既要合群,又要防备别人,真的太累了。
因此,我们要见机行事,因人而异。做到以下三点,让你游刃有余。
其一,广交善友。
善良的人多了,不善良的人就没有立足的地方。只要你主动靠近正能量的人,就算对方不拉你一把,起码不会害你,不需要随时提防。
如果你主动做善事,自然会出现得道者多助的局面,人生路上,不怕没有人帮助。
其二,和同方向的人同行。
演员贾玲这样说:宁愿胖得别致,也不要瘦得雷同。
一个胖子,非得加入瘦子的群,显得很别扭;同理,瘦子到了胖子的圈子里,也会难受。
你想要做什么,你自己是什么级别的人,就和类似的人一起交往,这叫——志同道合。
比方说,你要写文章,就要结交文友,而不是商人;你要买菜,就去菜市场,而不是电器商场。
其三,队伍大了要分家。
150定律告诉我们,不管你多厉害,能够结交的人,也就是一百多人。太多的人,围着你,反而会乱套。
因此,你和人合作共事,当事情到了一定的高度,有了巨大的利益,就要分家。一个团队太大了,局面就会太复杂,失去控制。
真正靠谱的人际关系,就像一块回音壁,事事有回声。
你给别人的好,又会回到你身上。
余生,愿你做一个好人,和好人为伍。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