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界有一句话被广泛运用,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高智商生物,无疑位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在这样的条件下,人类自认为可以掌控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死,让自己的角色变得更加像上帝。殊不知每一个不合时宜的做法最后都会被反噬,如今严峻的物种危机和恶劣的环境变化就在说明这一问题。
日本人爱好捕杀鲸鱼,这是世界皆知的事情,即使环保组织和多个国家一再抗议这种行为,他们仍然照做不误,在这种人为捕捞之下鲸鱼数量急剧减少。而人类现在又要从另一方面迫害鲸鱼了,这次是针对它的食物——南极磷虾,这种被誉为南极生物圈基石的物种。据说它的数量高达6.5亿吨,那么人类打捞它只是因为它好吃吗?如果打捞过度,对南极的生物圈,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南极磷虾
南极磷虾是地球上最大的单种生物资源,保守估计数量在6.5亿吨左右。主要生活在南极海域,具体在南纬50°以南的位置,围绕着极地进行分布。在大西洋那一片的密度最高,印度洋第二,太平洋排在最末尾,因此目前捕捞南极磷虾的主要渔场位于大西洋。
世界范围内的磷虾品种有85种,分布在南极海域的主要是以下8种,大磷虾、晶磷虾、瓦氏磷虾、长额磷虾、三刺磷虾、冷磷虾、长额樱磷虾、樱磷虾。我们所说的南极磷虾,一般指都是南极大磷虾,它的数量最多。
虽然被叫做南极大磷虾,但它的体型其实很小,体长在5.5cm到6cm之间。身体主要分为头部和腹部两个部分,它的身体几乎是透明状的,上面布满了红色的斑点,使它的整体颜色看起来异常鲜艳。
在这种颜色的鲜明作用下,喜好结群出现的磷虾很容易被注意到,它们的出现能够使得海面迅速变成片状的红色斑块。这种大型虾群的范围左右延伸可达好几公里。
它们是食草类的动物,主要食物就是海水当中的浮游生物和海藻类,到了夏季时,海水中的食物繁殖加快,使得南极磷虾有了繁衍的条件。因此雌虾产卵的时间一般在1到3月,可以多次产卵,每次产卵的数量在6000到10000粒。这些卵会下沉到深海的位置再进行孵化,孵化完成后幼虾浮上水面,前后大约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
此外虽然南极的海域当中饵料比较丰富,但是冬季时海水寒冷,条件还是比较恶劣的。这就导致磷虾在冬季时会出现负生长的特性,说是返老还童都不为过,缺少饵料时它会脱壳减轻自身重量,以此减少自身的能耗。
首先被消耗掉的是生殖系统,一条本来已经成熟、甚至产过卵的大个体磷虾,在经历了严酷的冬季之后却变成了一条未成体,小个体甚至是幼体磷虾。
南极磷虾与生态系统
对于南极磷虾总量的估算一直在更新,1984年时估计总量有5.6亿吨到10亿吨,后又更新数据指出应该在10亿吨以上,2008年德国的生物学家通过声学探测指出现存量在3.42亿吨到6.5亿吨左右。
数量庞大的南极磷虾,凭借着一己之力养活了大半个南极圈。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海豹、企鹅和鲸鱼,都是以南极磷虾为食的,除此之外还有鱼类、乌贼和海鸟等生物,也是以磷虾为主要食物,总之,磷虾属于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它的数量锐减,许多处于上层食物链的大型生物都会遭到饥饿威胁。
据统计,南极磷虾作为食物的供应,海豹年均消耗6300~13000万吨,鲸消耗3400~4300万吨,各类生物资源年度消耗总计15200~31300万吨。
不少生物学家前往南极海域探查,都表示对于鲸鱼捕食磷虾的场面最为难忘,前文提到了磷虾有结群特征,在自身的颜色加持下,结群浮在海面的它们非常容易被捕食者注意到,其中最大的捕食者就是鲸鱼。
在南极磷虾群的附近总是会出现鲸鱼的身影,当鲸鱼看到虾群时,就会张开大口进行吞食,一口可以吞掉200多万只磷虾,它们在虾群当中肆意的穿梭着,像是在吃自助餐一样。
因此南极磷虾对于整个南极生态圈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随着这几年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南极的浮冰面积不断减少,使得南极磷虾的幼虾没有隐匿生存的地方,生物总量锐减,科学家指出下降幅度在80%以上。并且二氧化碳融入海水之后,会导致海水酸化,酸化的海水会影响海藻类的生长,没有了食物来源,磷虾自然无法像原来那样大规模的繁衍。
原来在亚马逊雨林火灾中那只蝴蝶振动的翅膀,早已经将影响扩散到了南极,现在由于磷虾数量急剧下降,南极的大型生物都将面临饥饿的困境,并且生物学家指出假如南大洋的生物圈平衡被破坏,是无法被恢复的,将会引起大量物种灭绝的可怕灾难。
人类捕虾历史和现状
目前生物学家给出的南极磷虾每年的生物捕捞量是1.2亿吨左右,全世界每年的鱼类捕捞总量不过才1亿吨,可见南极磷虾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人类也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因此南极磷虾的开发还是有一段比较长的历史。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这段时间,主要进行商业捕捞的国家是日本和前苏联。因为1972年时苏联启动了南极探测计划,对南极海域开始进行科考和捕捞。据相关数据显示,1977年他们的捕捞量为10.5万吨,等到1982年时就已经上升至了49.17万吨。
当苏联解体之后,南极磷虾的捕捞变为以日本为主导,从1986年开始,日本的年均捕捞量在6万吨左右,采用大型艉滑道拖网单船作业。第三阶段则是以挪威为主导,但是参与捕捞的国家达到了22个左右,挪威捕捞量占全球总量的58%左右。
为了防止肆意捕捞破坏南极生态圈环境,人们在世界范围内成立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简称CCAMLR。CCAMLR负责审批南极磷虾入渔申报和统计海域内磷虾数量等工作,为了确保生态平衡,资源可持续利用,他们制定了以下几点规则。
首先要确定资源量和补充量二者的平衡,各国都不能超量捕捞。其次在捕捞时要以清洁的方式,不可对磷虾生长的海域造成危害。科学分配至各个渔场,实时进行数据收集,确保捕捞数量和生物数量之间的平衡。
磷虾营养成分
南极磷虾以自身庞大的数量和内部丰富的营养,被誉为人类蛋白库。它的虾肉蛋白质含量高达17.56%,蛋白质中含有7种人体必备氨基酸,此外它还富含许多微量元素,如EPA、Omega-3、DHA等。以Omega-3为例,这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几率的功能,可以说是人脑发育的必备元素,对于婴儿来说也很重要。
并且由于南极磷虾地处偏远地区,水源污染少,因此这种纯天然的食物更适合加入孩子的食物。
磷虾中含有丰富的虾青素,这种虾青素是一种类似于胡萝卜素的元素,有着超高的抗氧化能力,抗氧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10倍,维生素E的550倍。可以通过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提取,可以用来进行抗癌治疗、增强免疫力等等,不论是在医学方面还是化妆品领域都有着很大的受众群体。
基于南极磷虾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科学家将南极磷虾制作成了各类食品和保健品,比如说南极磷虾粉,这之中的蛋白含量高达60%,它能够有效的替代鱼粉,促进水类生物的生长。此外还有南极磷虾油,这是新晋的大热保健品,可以改善大脑健康、提高人体免疫力,在抗抑郁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可能会有人好奇为什么不直接食用虾肉,目前直接食用的方式较少,因为它的体型还是比较小的,虾肉经过加工之后还会萎缩,因此口感相对于其它虾类并无优势。捕捞作业的时间较短,仅限于夏季,捕捞量和成本之间的比例相差不大,因此价格就会比较高。人们主要食用用它制作的磷虾油,不过在提取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对于磷虾的利用会更加全面。
科学捕捞
为了保护南极生物圈的多个物种,我们对于磷虾还是要实行可持续科学捕捞的策略,在划分的指定区域内进行捕捞,CCAMLR目前已经计划将部分海域划分进禁止捕捞的领域当中。不过究其根本,我们还是要减缓全球变暖的态势,因为南极浮冰的大量融化和海水酸碱度的变化,才是真正致使南极磷虾锐减的原因。
只有我们从源头对南极磷虾进行保护,才能改变现在这种局面,不要让南极生态圈的动物们面临人为的食物危机。
结语
可以说,人类发展到今天,开采的大部分资源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哪怕存储量巨大的南极磷虾也是如此。更遑论南极磷虾作为整个南极生物圈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就更不该无节制的开发这类资源,要知道在蝴蝶效应的驱使之下,人类任何行为都可能会为其他生物带来灭顶之灾。
就像是体型如此巨大的海洋霸主鲸鱼,也无法逃脱人类捕鲸船的捕杀,而现在人类还要去抢夺它的食物,这种做法可谓是赶尽杀绝。
因此,我们要时刻记得,地球生物圈之内的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即使现在我们仗着自己的聪明头脑,破坏环境和生态获得了一时的利益,在反作用的驱动之下,我们的后代必然深受其害。所以对于各类资源,不论看起来储量有多么巨大,我们都要坚持科学开发、持续利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