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学历的毕业生,没有资格去选择生活,只能被动接受。自己可选择的人生发展路线本就不多,尽最大努力走好每一步即可。而那些高学历毕业生而言,他们可以完全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从事自己想从事的行业,走到哪里都是香饽饽。
这也就导致,即使最后二者从事同一类工作,但是工作的心态却截然不同。各行各业只是社会分工不同罢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从事哪种工作,尽力做到最好何尝不算是一种成功。
36岁清华教育学硕士做环卫工
目前985大学教育学堪称是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中,最为内卷的专业。大家都是想拿到教育学研究生后,去应聘中小学老师,既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又有稳定的薪资待遇。没想到一位36岁的清华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竟然没去考编而成为了一名普通环卫工。
龙先生(化名)出生在辽宁一个小县城,家长学历都不高,但非常重视他的学习。后来因为父母离异,他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成为班里的后进生。班主任及时找家长谈话,在和父亲打开心结后,龙先生决定降级到高一重新学习,结果成绩突飞猛进,考上了南昌大学中文系。
上大学期间他一边兼职给出版社写稿,一边在商场扮小丑表演哄小朋友开心,偶然间接触到了特殊教育行业,便在一所治疗儿童心理问题的工作室工作。他负责家庭教育培训和学科培训,在一次教育讲座中看到同行的都是大学教授,便有了考研的想法。
好在龙先生基本功扎实,平时就博览群书,隔年就考上了清华大学的教育学专业,是该学院年龄最大的全日制学生,比应届生大了10岁左右。毕业后周围同学都去考编,但是他却一心想创业,还拒绝了一家教育机构年薪35万的offer,只因为他想回家陪孩子成长。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环卫工人聊天后,和孩子打赌他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也想通过这份工作带孩子体验生活,他觉得这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
网友质疑浪费资源,本人回应显格局
普通人可能临近35岁的时候会有中年危机的焦虑感,但是龙先生在35岁这一年硕士毕业却显得十分从容。有人质疑他读完清华大学的硕士不务正业当环卫工,是在浪费教育资源。不如把机会让给年轻学生,让他们实现当老师的梦想。
龙先生觉得,既然当初清华大学的研导愿意录取他,就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因为他考教育学研究生不是为了就业而是有情怀的。毕竟他和其他同学年龄不同,考编并不适合他。如果他和其他同学有一样出路,那才是真正浪费了清华的教学资源。
相比之下,那些考清华就是为了找工作,考研不是为了学术就是为了考编,对教育事业完全没有敬畏和热爱的年轻学生,这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浪费教育资源。龙先生的回应颇显格局,不少网友自惭形秽。
他也表示环卫工只是他体验生活的过程,想以此教育子女,名校毕业时也可以放下身段去做体力劳动,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薪资待遇不同罢了。他也想让孩子知道好好学习就能开阔眼界,以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脑力工作,而是不拘泥于体力工作。
此前也有清北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去应聘环卫工、城管甚至回学校当保安。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并没有向孩子刻意强调,没有高学历就找不到好工作,而是希望她能知道,通过学习,她能够见到更广阔的世界,以后有更多选择,不必拘泥于基础劳动。至于说浪费资源,其实他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本身就只是兼职,是短期体验。
家庭教育关键就在于言传身教
龙先生未来仍旧想从事教育相关的工作,他在清华读研最大的感受是,父母想要教育子女不要总想着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下一代,而是要通过言传身教,用实践经历去教育孩子更有说服力。
现在的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家长说什么就会照着办的时代了,只有通过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最有力量,让他们成为一个有学习能力、三观端正又不是靠死读书的考试机器。(责任编辑:黄昱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