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偷得浮生半日闲(你以为真的是偷了半天懒?)

文/赵志超

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作个闲人。这是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也是古往今来芸芸众生向往的境界。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僧舍》诗云: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一句偷得浮生半日闲,道尽了人世沧桑,揭示了人生哲理。

闲情逸致,是一种诗意的生活。记得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为《诗意的栖居》,曾引发许多人对高生活质量的讨论。随后,网络上出现了音乐人高晓松关于诗和远方的高论。无独有偶,2013年全国高考的语文试题有一道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填空题,填空后的完整答案为:闲情,是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什么也不做,也联想了。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春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荤几盛,就是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

由此,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话题出现在网络上,出现在美文中,引发了关于诗意的生活的热议,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时尚。

偷得浮生半日闲,追求的是悠然自得的悠闲。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人应当诗意地生活。这是2007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的开场白。悠闲是乐观豁达的态度。北宋大文豪苏轼一生遭遇大起大落,落差令常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成为他生命中的主题,四处漂泊,暮年投荒,饱经磨难。但他一直以一种乐观旷达的心态来笑对人生,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的是心似浮云图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悠闲是恪守本心的坚持。就如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始终坚持轻松、闲适甚至慵懒的态度,主张为政宽简,无为而治,让自己和百姓都过得轻松。就是在这样的执政方针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也正好印证了一生不仕、浪游江湖的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在《饮中达观》中的那句闲闲到底胜劳劳。悠闲是淡定从容的优雅。作家汪曾祺的《浦桥集》曾有一篇文章叫《跑警报》,写的自己1939年和1940年在西南联大时的见闻。讲到日本空军空袭昆明时,跑警报成为了联大师生的家常便饭。炸弹落下来,该是怎样危险的场景。可汪曾祺先生写来,却是一个个好玩儿的段子。写段子的人,和段子里的人,他们悠闲、幽默,就是没有惊惧。在危险与不幸面前,却从容幽默,甚至还能玩玩浪漫,用一种处事不惊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各种人生遭际。

偷得浮生半日闲,崇尚的是泰然自若的安闲。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安闲是内心极致的宁静。著名学者季羡林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对万物的爱去生活,人们才可以学会诗意地生活。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不断地奔跑,甚至奔命,追逐的,是世俗的需要,而非心灵的需求。富可敌国的人,未必找得到快乐;权倾一方的人,未必寻觅到幸福。快乐和幸福是一种感觉,说到底,不是金钱和权力,只是心底里的一种安闲与宁静。就像三毛说的: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安闲是人生应持的态度。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如行云般安闲,像流水般洒脱,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笑林广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鬼托生时,冥王判作富人。鬼曰:我不愿富。只求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子足矣。 冥王曰:要银子使,再给你几万也是有的,但这样的安闲清福,难给你享啊。 也只有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子的生活,才是人生妙境,如水扬清波,如风过疏林。安闲是淡泊名利的高洁。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陶渊明为养家糊口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但不堪官场的虚伪和繁文缛节,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并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以自己卓越的诗歌才华,极大地丰富了农事和田园题材的创作。以前诗中罕见的桑、麻、鸡、狗等平凡事物,一经他写入诗中,无不生趣盎然;而他描写大自然的亲切,常常能激起人们的无限向往。

偷得浮生半日闲,寻找的是怡然自乐的清闲。清代书画家郑板桥诗云:一间茅屋在深山,白云半间僧半间。白云有时行西去,回头羡慕老僧闲。连山间白云都羡慕老僧的清闲,这是一种生活的境界。清闲是纷扰忙碌的休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代人的生活充斥着为了生计的忙碌与奔波,充斥着嘈杂的汽笛声与喧闹声。人们需要在清风的吹拂下、在小鸟啁啾中、在蓝天碧水的大自然里找回生活的诗意,抚慰浮躁的心灵。芸芸众生以各种理由在不懈地奋斗着,或为加官晋爵,或为仕途功名,或为建功立业,总是珍惜了青春,却辜负了年华。正所谓难得清闲,贵在忙碌,清闲的生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那只是一种梦想、一种奢求。放眼古今,又有多少人能悠闲自得、独处终身呢?因此说,清闲是忙碌生活的驿站,并不是适以长久的住所,只有在忙碌的生活中才能找到清闲的意义所在。清闲是闲情逸致的意蕴。悠闲最是清心乐,孤独无非寂寞愁。北宋文人追求形式的优美及艺术化的意蕴,读书、种竹、赏花是他们生活中的休闲乐事,诸如斗茶、挂画、赏花等,更是增添了生活的文化趣味和艺术情调,也被赋予了格调和寓意。对于文人来说,这些生活闲事寄托了闲情,涵养了闲意,营造了闲境。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这种时时给自己的生活以逸致闲情的艺术化体验是值得借鉴的。正如明代学者李渔所说: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是画图,入耳之声无非诗料。清闲是极致简约的幸福。放眼望去,北欧国家没有高楼大厦,人们穿着朴素,开着旧车,吃着简单的食物,每天晚上7点以后街上就静悄悄的,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也没有超级奢华的消费刺激着人的神经,一切显得清闲而简单。生活在这种地方的人们,幸福从哪里来?北欧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生活品质。他们追求的是简约的生活,降低物质的欲望,回归宁静的心灵。北欧苛刻的天然环境,使节约的习惯成了必须。

偷得浮生半日闲享受的是人生最大的富足。悠闲、安闲、清闲,不是懒散、不是逃避、不是享受,而是在书斋内焚一炷檀香,品一盏清茗,听一段古曲,读一册好书,惬意至极,享受着难得的清欢。瓦窗木屋里的一卷竹帘,一瓶插枝,乃至一道茶烟,亦能成为浑浑物欲之路上,安栖身心的驿站,而心如教徒般虔诚,在闲适与优雅之中,完成对生活审美的朝拜与自觉回归。

然而,一个人要真正闲下来谈何容易!这就需要做到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休息。

高效工作是为了腾出时间休息,以便更好的生活。一天慵懒到晚、无所事事,或者朝九晚五像拧紧的发条成为上下班飞人,这两种生活状态都是北欧人无法忍受的。他们的工作相当轻松,空余的时间,足够再打一份工。但他们是绝不会这么做的,而是选择在咖啡店喝咖啡或看书消磨掉。但千万别以为北欧人每天就是喝喝咖啡、看看报纸的懒人生活,他们享受幸福的前提是高福利体制下高效和热情的工作态度。不要考虑收入,先问自己喜不喜欢,喜欢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它,这是北欧人的价值观,因此工作对他们来讲绝不是一种煎熬。北欧人爱旅行是出了名的,夏季的时候,要么去度假小屋,要么满世界飞。为了提高效率,北欧人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的是有更多的时间休闲和陪伴家人,看看那么多诺贝尔得主和世界著名企业你就会明白。这样轮到休假,大家才得以忙碌起来,变成了世界飞人,不亦乐乎地去心仪的国家和地区度假。

休息是为了养精蓄锐,以充沛的精力更好地投入工作。自在的生活,如水的智慧,应该是张弛有度,不断调整生活的节奏。列宁有句名言,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劳逸结合,休养生息,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许多人为了事业,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以至于五加二白加黑成为不少干部的口头禅,其精神状态和责任担当,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然而,工作繁忙,更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须知弹簧绷得太紧也会断。现代社会,工作千头万绪,忙与累的确成为常态。但协调好工作与休息的关系,也是能力和水平的体现。西汉时期,有位官员张扶,不肯休假,待在官署上班。宰相薛宣发出文告劝道:官吏按照律令休假,由来很久。属官应随众,回家相伴妻子儿女,设置酒肴,邀请邻里,一起欢笑相乐,这也是应该的。张扶很是惭愧。休息是为了更好工作,给身体补补能量,给心情换换环境,调整心态,轻装上阵,重新开始新的战斗。休假中,确有急事要事,保持通讯畅通,以便有事及时返回处理,做到休假工作两不误。所以,再忙再累,也要统筹好繁重的工作,放松绷紧的心情,有机会吟诵着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诗句,和家人一起休假去。每当朋友见面问候,不再说你吃饭了吗,而是问你休假了吗,不亦乐乎?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在纷扰的俗世中,或许有许多消极的事情发生。但是,我们如果能保持一种自然闲适的生活状态,真的做到偷得浮生半日闲,相信会人生会有更多的感悟,也将享受更多的乐趣。

2019年5月7日

(作者系湘潭市委副秘书长,著名作家。)

[责编:封豪]

搜索建议:偷得浮生半日闲  偷得浮生半日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