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30多年前参加高考,就有了服从专业调剂的选项;这么多年来,无论是高中学校、高中老师,还是志愿填报机构,都强调一定要服从专业调剂,给出理由就是如果不勾选服从专业调价会面临如下后果:
(1)从985变成211,或从211变成一本,或从一本变成了二本;
(2)从985变成了专科。
因勾选服从专业调剂被录取或被录取了名校(985、211),满足志愿填报机构履行合同任务的需要,满足高中学校出成绩需要,也满足了考生家长的面子;
而勾选服从专业调剂唯一的受害者却是考生自己。
回顾过去的30年,有成千上万的考生成了服从专业调剂受害者,毁了他们本该拥有的美好人生。
这些服从专业调剂受害者大都面临如下问题:
(1)大学读了几年后坚持不下去退学,重新复读参加高考;
(2)找不到工作流落街头;
(3)工作没有热情,业绩不佳,入职不久以后就被开除;
(4)工作没有热情,即使业绩勉强过得去,也是郁郁不得志一辈子;
这样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太多了,就算是全国Top5(清华、北大、人大等)的高校毕业生,也不例外,更何况一般的985,211了;对于一本、二本来说,填报合适的专业更是关乎一辈子前途的问题。
A. 伍继红,广东省和平县人,1994年参加高考,被人民大学档案管理学专业录取,1998年毕业。档案学一直都是一个冷门专业,就业面向图书馆与各个机关的档案室。但这些岗位本身要求不高,大多被关系户占领,留给毕业生的岗位就很少了。伍继红找不到专业相关的工作,只得到处打工,最后沦为低保户。
B. 张晓勇,长沙市长沙县1991年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1996年毕业;毕业后找不到专业相关的岗位,只得到处打工,最后回到当地的一个小区做保安。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张晓勇同学毕业的199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83.86万;人民大学档案管理学专业伍继红毕业的1998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为82.98万人;而202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1076万人,是20多年前的13倍左右。
20多年前,大学生都是稀缺资源,而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则更为稀缺;即使这样,在那个年代由于冷门专业,导致张晓勇、伍继红这两位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的高材生找不到专业相关的的工作,前者沦为保安,后者沦为低保户;错失了原本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而现在985、211的高校招生总人数早就超过了20多年前全国大学生的招生人数,因此即使是985高校,因服从专业调剂调剂到不合适专业也会影响你的一生。更不用说普通的一本与二本了。
当然上面清华与人大的案例也有其特殊性,除了冷门专业的因素外,与主人公的性格以及那个时代用人特点的大背景相关。但无论如何,他们如果选择一个就业相对好一些的专业而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他们肯定会有一个比现在好得多的人生。
对于考生来说,填报高考志愿是他们人生规划的第一步,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填报志愿需要结合一生的职业生涯来考虑,而不是被学校、老师、志愿填报机构因为种种原因劝说考生勾选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只需要问他们如下几个问题就知道原因所在了。
(1)他们愿意弥补服从专业调剂给考生人生带来后果的损失吗?
(2)他们的业务能力是否能够合理参考考生的分数排名,保证考生能够录取到理想专业的情况下,考生分数排名能够够得着的排名好一点的学校?
回答了上述2个问题,考生和考生家长就会清楚判断,原来被学校和志愿填报机构欺骗了这么多年啊?他们建议考生勾选服从专业调剂是为了满足自身业绩或合同的需要,或者弥补自己业务能力不足的需要,根本没有考虑过给考生未来的人生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
那么有没有勾选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呢?有如下两种情况,可以勾选:
(1)财富自由家庭,需要名校光环的面子;
(2)高考发挥不理想,本身属于学霸类型;进入名校后通过自身努力转专业,转到自己理想专业,曲线救国,弥补高考成绩不理想导致录取不到名校理想专业的遗憾。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之外大部分孩子,还是考虑如何在不勾选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填报好志愿吧,这也是考验志愿填报机构业务水平的地方了。也是考验考生家长给志愿填报机构的咨询费用花费值不值得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