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陶渊明的事例有哪些(关于知足常乐陶渊明的事例)

文|墨萱荐书

陶渊明,他飘然不群、遗世独立的身影,不仅仅是田园遗老的形象,他所代表的隐逸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史中的一个底色,是根植于我们思想精神中的文化符号。他和他所代表的隐士集团,诠释了宁静淡泊、无欲无求的超然境界。

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隐士,陶渊明的形象又太过于清晰了,我们知道他的爱好是种菊,知道他爱喝酒,知道他辞官的原因,甚至知道他门前有五棵柳树。一个隐士,他的生活情境应当是不为人所知呀。于是,这个悖论使陶渊明的形象变得可疑起来。

在我读书后的知识整合中,我奇妙地发现:陶渊明,其实是千年间,所有文人共同为你设下的一个局。

在古代的史书中,陶渊明的形象从一开始就是虚构大于真实的

一提到陶渊明,你会在脑中出现一个怎样的形象?是不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家门前菊花满地,他时常去山中游荡,直到最后一道余晖消失于云霞天际。生活清贫,但不缺酒喝,一手诗书,一手酒樽,逍遥自在。

陶渊明

但这个形象,就像是手机的自拍,开了各种美颜、滤镜,在各种修图的技术下成就了一个理想的状态。今天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活在自己的手机相册里,而陶渊明则活在了中国文人的集体想象里。

陈寅恪说:真实的陶渊明没有那么简单。他也有不满足的一面,也有不淡定的一面,也有矛盾,也很纠结。

陶渊明的形象从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在官方史书中,陶渊明的传记有4个版本,这是4个版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开篇勾勒的基本形像,用的素材都是来自陶渊明自己写的文章《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描绘了一个典型的隐士,他无踪无迹,无名无姓,因为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叫他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用旁观的视角描绘了五柳先生,开篇他就写五柳先生喜欢读书、写作,不追求社会上的浮名。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很多读书人喜欢用此自况。然后他写五柳先生喜欢喝酒,但是没钱,于是他的朋友都会请他喝酒。五柳先生也不客气,赴宴就一定要喝得烂醉,然后啥也不说就回家了。你看,全是隐士的真性情。

文章结尾,陶渊明还借别人之口夸了一下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真不知道他是生活在哪个时代的人。

不难发现,陶渊明在和我们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他虚构了一个人物,让你以为五柳先生就是他。他在你的面前说:这个人是我,也不是我。写安贫乐道是用孔子夸赞颜回的方法,写嗜酒又与竹林七贤的放浪形骸异曲同工,这都是当时文人的理想人格。这样写产生了奇妙的效果,就像他写的《桃花源记》,桃花源的客观描写,让你觉得世界是有个这样美好的理想乡,当你收拾好行囊准备去寻找时,你却发现陶渊明在字里行间都在暗示你,桃花源并不存在的。

因此,陶渊明的隐士形象,最初是他自己打造的。

然而,当时的人们对《五柳先生传》都信以为真了,从晋朝开始,为陶渊明作传记的人都说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在写自己。于是,他们在写陶渊明生平的时候,会选择符合五柳先生精神气质的事件来写,甚至于虚构一个故事来强化隐士的人设。

隐士形象

比如说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很多学者都指出它是虚构的,可就是扭转不了世人的固有观点,就是因为这个故事特别符合陶渊明的人设,能更好地解释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回家。其实,他自己在《归去来兮辞》中已经解释了,辞官的理由是因为家人去世了。但是,文人们根本不买账,这个解释太没有戏剧性,传记的作者们很有默契的忽略了诗文中的细节,编造了一个清高自持的事件,生生安在了陶渊明的身上,用不为五斗米折腰来解释他隐居的原因。

后世的人们更愿意接受五柳先生版的、简单化的、理想化的陶渊明。他的隐逸形象是由陶渊明和传记作者们共同编造的一个骗局,这个骗局的源头一经成立,后面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千年的文人通过编辑校正,完善了陶渊明的形象,把他斧凿成了隐士文化的典范

正因为陶渊明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隐士形象,他的光辉已经超越了人物的历史真实,所以对后代文人理解陶渊明,这个形象特征变成了一种筛选机制,符合隐逸特征的入选,不相符的全部抛到九霄云外。传记作者为其作传者如此,后代的文人修订他的诗文时亦是如此。

陶渊明的形象跟五柳先生的形象,在千年文人的笔墨的濡染里,不断地重合,直到完全合体。

陶渊明是东晋人,那个时候,印刷术还没有发明出来,文字想要流传出来,就要靠抄写。于是,古籍中各种版本的手抄本成为我们认识古人形象的主要障碍。抄写是件非常不靠谱的事,现在考试时你抄别人一道题目都有抄错的时候,更何况是抄写他人的诗文呢?还有一群人,仗着自己才华与学识,发现作者写得不好,就直接给改了,毫不留情,一切皆以自己的喜好为依据。所以,在印刷术出现之前,作品的面目是很模糊的,谁知道一篇文章经历了什么养的奇遇?

到了宋代,印刷术已经普及,文人想整理陶渊明的诗集,这时才发现,他的诗文版本特别多,特别乱。于是,当时一些文坛娇子聚在一起来筛选出一个最终的版本,这个工作就是校勘。校勘不是改错别字这么简单,很考验一个人的才学、见识,只有文学风流们才能承担。

关于校勘的理论书籍

可是,才子们都有极强的个性,他们受了千年陶渊明隐士形象的影响,那个筛选机制又开始工作了,再加上宋朝文人也有自己的情感要表达,所以,他们在校勘陶渊明的诗文时,他们的身份不仅仅是勘定者这么简单,他们还是陶渊明文集的在创作者。

编校陶渊明的诗歌,实际上是给了宋代文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可以参与到陶诗的创作中。据统计,经过勘校,陶渊明诗文的版本从740个锐减到6个。版本数量的减少,跟陶渊明隐士形象的完善,几乎是完全同步的。

《饮酒》中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诗中广为人知的佳句,其实,它的出现跟大文豪苏轼有莫大的关联。

苏轼说,悠然见南山句中一定是见字,读的时候应该读成出现的现,不能用望字。苏轼给出的标准答案是,因为采菊,所以南山出现了。这是外界环境和主观心境的契合,与南山是一场美丽的意外相会。南山的出现是无心的、偶然的,这才是诗句的妙处。他还不忘批评,说用望字版本的文人,是随便乱改,使整首诗的格调都下降了。

苏轼

苏轼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个选择背后更深层的文化意义是它关系到陶渊明的人设。只有五柳先生这样的理想人格,才有可能跟南山不期而遇。南山、诗人、诗句都是浑然天成,不受世俗污染。

苏轼强烈批评望字,反而说明望南山才是当时流行的版本,但是他说见才符合陶渊明的本意,这个观点立刻就被广泛接受了,后来经过以后文人的不断重复认可,一直流传到今天的语文课本里,成了表达诗歌意境和诗人境界的一个绝妙的论据。

由此可知,这句千古佳句从一开始就是个骗局。苏轼不仅在维护陶渊明的隐士形象,他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文学主张和生命哲学。借校勘的名义在伸张自己的观点,这是古人不方便直接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古代是很常见的文人行为。

我认为,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依照陶渊明自己构建的理想人格为蓝本,逐步修正了他的诗文。从此,这个形象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一个历史中真实的人物,成了中国文化中诗意隐居的象征。

陶渊明用诗文打造的隐士形象骗局,扩大且深化了隐士文化的内涵

之前,我说过,作为一个隐士,陶渊明的形象过于清晰了,尤其是他的诗文。他为什么要留下这些文字记录的呢?留下了文字记录还流传了千年之久,有文字记载的归隐能叫做归隐吗?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现代研究陶渊明的学者们所集中探讨的话题。

我前面论证的传记作者与宋代文人共同设计的陶渊明的局,不仅仅是复盘这场文字游戏,更要揭示隐士文化这层中国文人心中浪漫生活的谜底。

归隐的意境

归隐这件事,本应该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存在的,因为它的核心就是不被人察觉,但是它确确实实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在读金庸武侠小说时,看到风清扬、独孤求败、扫地僧这样的隐世高手,是能够在心里接受他们平凡身份背后的不平凡的,这就是隐士文化所起的作用。那么,这个看似是悖论的现象,就要还原到历史中去理解。

隐士遗世独立的形象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期,那时的归隐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很多文人的归隐都是有功利目的的。现在的人都会认为,隐居的人一般是因为回避乱世,就像桃花源里的人,世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踪迹,这才是真正的隐居。但是,现实中更多的人是想借归隐的行为来消解俗世中的不得志与无奈,竹林七贤都是这样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行为艺术,以此来明志。整个社会逐渐开始崇拜隐士、追捧隐士,隐居变成了一种文化资本,可以用来换取名利。这种隐居叫充隐,充是冒充的充。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理解了这个文化背景,我们就能看出陶渊明塑造自己隐士文化形象的良苦用心。他很清楚充隐的不纯粹性,并且鄙夷文人借归隐抬高自己身价行为。于是,他在草庐中拿起笔,写下锦绣诗文,真实地记录隐士生活的种种,目的就是要和那些充隐的人划清界限,就像给自己的隐居生活拍了一部纪录片,他想证明,如果一个隐士想要避免被人误解,他又没办法彻底抹掉自己的痕迹,那他不如干脆把隐居生活彻底的展现出来,把内心世界袒露出来,让人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陶渊明要活成一个隐士,还要写出让普通人能够感同身受的生活,更要让现实中的隐居和文字中的隐士内外一致。这样,他就能证明自己不是冒充的隐士,他也就能用这种方式,把归隐的悖论化解掉。

陶渊明写过一句话,意思是今天要是我不说出来的话,以后的人可能就真的不直到归隐的存在了。你可以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他对自己真实的心意被历史淹没的担忧,他希望后人帮他完善隐士的形象,所以他才会写出那篇似是而非的《五柳先生传》。

我认为,正因为陶渊明的存在,隐居的意义始终没有被颠覆。真正的隐士文化也就延续下来了,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

墨萱说:

陶渊明的隐士形象,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由他自己和传记作者们共同设计的局;

陶渊明的诗文,在宋朝文豪们的勘定中得到了再创造,然后使陶渊明的隐士形象彻底完善;

陶渊明的笔墨,消解了隐士文化的悖论,在假冒隐逸泛滥的历史中,为归隐文化的纯粹性保留了一方净土。

今天,隐逸已内化成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理。一方面,我们可以坦然地相信归隐这种我们永远没办法证明的东西;另一方面,陶渊明的诗文给我们勾画了一种人人都可以感同身受的隐居境界,使我们这些尘世中的凡夫俗子在格子间里依然可以感受到内心的自由。

参考文献:

[1]苏轼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再创作[J].熊言安.中学语文教学. 2016(02)

[2]几分欢悦,几分忧伤──也谈《归去来兮辞》的思想感情[J].薛生杰.中学语文教学. 2001(09)

[3]评陶渊明——《陶渊明集》校注代前言[J].逯钦立.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4)

[4]陶渊明诗文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 (晋)陶渊明 著, 1981

搜索建议:陶渊明的事例有哪些  
热闻

 【歌词】巫 / 歌手:阿基耐

歌词千寻地狱咆哮的挽歌(动画《我叫MT》片尾曲)-我叫MT歌词编辑:听雨850454409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部落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部落而斗争德...(展开)

热闻

 书我的好朋友作文400字

关于书我的好朋友作文400字汇编八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