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院士,很多人应该并不陌生。两院院士,即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学术领域的至高荣誉。可以这么说,能够成功当选院士的学者和教授,都是所在领域富有成就的响当当的人物。
但是反过来讲,就未必了。因为除了成果突出之外,当选院士也需要运气和机遇,毕竟每年度的增选名额是非常有限的。比如21年度增选院士名单中,共有一百余位学者和教授入围,而在土木、水利等建筑工程领域,仅仅有10人当选。放大到整个学术群体来看,获评院士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何川教授是西南交通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他也是西南交大分管土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等院所的副校长。何川教授本科从重庆交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南交通大学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历任西南交通大学的助教、讲师、主任、院长等。可以说,何教授与西南交通大学有着不解的情缘。
何川教授长期专注于土木工程领域,研究方向为铁路、公路以及城市地铁等,在地铁及水下盾构隧道结构理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代表性科研成果。他先后拿到了四项国家级奖项,其中还包括19年度的科技进步一等奖。除此之外,何川教授还拿到了詹天佑成就奖、茅以升科技奖等等。
网上曾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你可以拿到一次国家级奖项的话,说明你有资格参评院士。如果你同时拿到过两次国奖,那么基本是稳稳的。在院士名单还没有发布之前,何川教授的当选被绝大多数人看好。可是为什么,何教授在19年陪跑院士之后,21年再一次落选呢?
当选院士,有实力也得有机遇
其实,何川教授的落选并不是偶然的。纵观前几年度的院士名单,很多教授都是陪跑几次后才顺利入围的,比如同济大学的李杰院士。至于何川副校长的落选,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其一,增选的院士名额非常有限。院士评选的流程其实是非常严格、严谨的。最开始是院士和学术团体提名,此后还会有资格审查和两轮评审会议,最后才是全体院士投票选择最终的名单。
文章开头已经说到,土木、水利领域仅有10人入围,这个数字是远少于第一轮和第二轮候选人的数量的。此外,当选的十位教授都是领域内响当当的大牛,学术成就均不亚于何川教授。所以才说,何川副校长是有实力的,但是没有比较好的机遇。
其二,西南交大的平台略低。西南交大是211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院校,在土木、交通领域的影响力绝对不亚于985。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西南交大相比于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来说,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平台的高低真的是影响因素吗?确实是的。可以看下历年的增选名单,东南大学和同济大学在土木领域的当选院士数量,是占到绝对优势的。另外再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葛世荣教授在矿大(徐州)多年陪跑院士,但是在来到北京之后,顺利入围。因此,区域和平台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写在最后
尽管已经两次陪跑院士,但是何川教授仍旧是最有资格当选院士的学者之一。虽然从履历和成果上来看,何校长是够资格的,但是成功当选还需要足够的运气和机遇。对于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
最后,祝何川教授在土木学科领域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也祝愿在下一年度院士评选中,何教授可以成功入围!对于此,你怎么看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芝麻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