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是我国华北地区的省份,也是我国的粮食大省、人口大省之一。河北省的省会在石家庄,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但是,石家庄成为河北省的省会,只有50多年的时间。河北省会在确定石家庄之前,曾经反复9次变迁。作为一个省的省会,当然不能轻易改动,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河北省的省会为何会频繁变化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复杂的问题,这与我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很深的渊源。
首先,我们聊聊我国行省制度的形成。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区划模式都不一样。在秦汉时期,郡县制度已经完全确定。但是郡县的数量太大,朝廷不可能完全掌握各地区的情况。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汉朝建立了十三州,把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到了唐宋时期,则出现了唐朝十五道和宋朝二十三路。元朝统一全国以后,帝国的疆域面积非常大。为了加强对各地区的管理,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中书省,简称为行省。当时的行省面积都很大,例如江南行省、湖广行省等等,至于当时的河北地区,则隶属于中书省。
元朝的统治不到100年时间,明朝取代了元朝的统治以后,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但对元朝的行省制度进行了完善,由于明朝有两个首都,因此出现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模式。其实,南直隶基本上是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北直隶则是现在的河北省和京津地区。请注意,当时的北直隶地区并不是完整的省份,很多方面有明朝的六部直接管理。17世纪中期,崛起于东北地区的清朝大举入关,并且逐步确定了自己的统治。
清朝入关以后,确定北京为自己的首都,南京的地位下降。南直隶地区被改成了江南省,至于北直隶,则成为了直隶省。在清朝统治的初期,直隶省的省会在最南部的大名府,因为大名府在直隶省、河南省、山东省的交界地区,直隶总督系统需要同时管理三个省。但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固,直隶省的省会,则迁移到了保定府。因为,保定府距离京城很近,方便直隶总督与朝廷之间的联络。在清朝统治的200多年里,直隶省的省会一直在保定府。
不过,在清朝统治的后期,保定府的省会地位已经开始动摇。19世纪中期开始,清朝遭遇了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下,清朝被迫开放了一系列的通商口岸。隶属于直隶省的天津,就属于其中之一。天津属于北方的大型港口,地理位置非常好,在外来资本的注入下,天津开始迅速发展。由于需要经常与西方人打交道,直隶总督需要经常前往天津,非常不方便,因此,直隶总督逐步出现了半年在保定、半年在天津的规则。
由此可见,天津已经成为了直隶省潜在的省会。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直隶省的省会正式从保定迁移到了天津,天津成为了直隶省的新省会。这段历史持续了十多年时间,到了北伐战争结束以后,直隶省被改名为河北省。与此同时,随着北洋政权的垮台,当时的首都在南京,河北省的省会确定在北平,也就是当年的清朝首都。不过,这段历史仅仅持续了2年时间。1930年,北平被提升为特别市,特别市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
河北省的省会第二次确定在天津市,进入30年代以后,当时的局势已经非常紧张了。天津位于沿海地区,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非常危险。因此,河北省的省会又从天津转移到了保定,回到了原来的省会。在抗战时期,河北省的大片地区被日本军队占领。在一些比较严谨的抗战影视剧中,出现了保定司令部的说法。在三四十年代,河北省的省会一直留在保定。
进入50年代以后,随着局势稳定、经济发展,我国很多省会的省会,都出现了变化。例如河南省、安徽省等等,河南省的省会从开封市迁移到了郑州市。河北省的省会在50年代末期,出现了变化。当时,处于发展经济的需要,河北省需要拥有沿海港口城市。在这一大环境下,1958年,天津市被撤销了直辖市地位,河北省的省会第三次迁移到了天津市。
认真的说,河北省拥有港口城市以后,确实有利于整个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因为便于统筹各个地区的经济部署。但天津市仅仅做了9年的省会,1967年,鉴于沿海防御的需要,河北省的省会第三次迁移到了保定。随后,天津市再次被提升为直辖市。河北省的省会第三次迁移到保定以后,仅仅在保定停留了几个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又迁移到了石家庄。至此,河北省的省会经过了9次变迁以后,最终确定在石家庄。由于发展起步晚,石家庄在经济总量方面,与周边兄弟省份的省会城市相比,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
目前,石家庄的经济总量达到了6000多亿。河南省的省会郑州,经济总量则已经超过了1万亿。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有人建议把省会重新迁移到保定。但考虑到省会城市的重要性,这个建议被否决了。认真的说,省会城市的迁移,牵扯到了各方面的问题,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如果不是特殊情况,省会城市根本不会轻易迁移。在最近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各个省份的省会城市都没有迁移。关于河北省行政区划变迁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