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什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ɡōnɡ,其中g是声母,o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ɑi。绕字不押韵,因为绕字拼起来是rào,它的韵母是ɑ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王安石
在拼音中,ɑ、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ɑ,uɑ,uɑi,Iɑo,iɑn,uɑn,üɑn,iɑng,uɑ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u,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má),
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ɑ,iɑ,uɑ,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例如: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杜 牧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s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又如:
江 南 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ér)。
在这首诗里,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如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的;依照韵书押韵,也是比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选自《诗词格律》,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
《诗词格律》
王力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2
这一本小书有一个总的目的,就是试图简明扼要地叙述诗词的格律,作为一种基本知识来告诉读者。
我们先要熟谙格律,从而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驱遣格律,而不为格律所束缚。
——王力
作者简介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一级教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著有《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中国语言学史》《同源字典》等四十余部,主编有《古代汉语》《王力古汉语字典》等。
结 语
读完这本书,背诵完150首古诗词,既懂得了诗词格律,更能出口成章写诗啦。一举两得,还不快来读书?
来源: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原文有删减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