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榕
曹睿(公元205年——239年),字元仲。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二任皇帝魏明帝。他是魏武帝曹操的孙子,魏文帝曹丕的儿子。曹睿在继承魏国的皇位之前,曾于公元222年被封为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王,直到公元226年被立为太子,在平原王的位置上待了五年。这是三国时期从平原走出的第二位皇帝。
从平原走出的去的第一位皇帝是刘备(公元161年——223年)在公元190年至194年曾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公元221年刘备在得知汉献帝被废后,在诸葛亮等人的拥戴下称帝蜀汉,223年去世,谥汉昭烈帝。
据《三国志·魏书》记载:明皇帝讳叡,字元仲,文帝太子也。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年十五封武德侯,黄初二年为齐公,三年为平原王。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根据历史记载,在三国时期,曹操虽被封汉丞相后又封魏王,但他并未做皇帝,他仍然打着汉朝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延康元年,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做了皇帝,才谥封他魏武帝。曹操的次子曹丕也曾是汉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八月曹操攻破邺城,这时袁绍已去世,袁绍的儿子袁尚设府邺城,曹丕先入袁尚府,看到袁绍的妻子刘夫人和儿媳甄氏。甄氏非常恐惧,把头伏于刘氏的膝盖上,曹丕对刘夫人说:令新妇举头!曹丕凝视良久,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曹丕问刘氏是什么人?刘氏答是熙妻,然后顾揽发髻,以巾试面,姿貌绝伦,甄氏的美貌深深吸引了曹丕,遂生纳意。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为曹丕迎娶甄氏为妻,太祖闻其意,遂为迎娶。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甄氏生下了儿子曹睿。曹睿几岁时就显得特别聪明,曹操十分喜爱他,曾言:我要让你做我的三世继承人。见于《魏书》记载:帝(曹睿)生数岁而有歧嶷之姿,武皇帝(曹操)异之,曰:‘我基于尔三世矣’。每朝宴会同,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好学多识,特留意于法理。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睿被封为武德侯,次年封齐公,再次年(公元222年)封平原王,三月乙丑,立齐公睿为平原王(《三国志·文帝第二》),因其母甄氏被废,很长时间都没有被立为太子。直到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病危时,立下遗诏,曹睿才被立为太子,并于曹丕去世的当日称帝。曹睿做了五年多的平原王。这中间发生了些什么事情,甄氏为什么被废赐死?为何曹丕直到临终前才立曹睿为太子?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找到有关这些方面的线索。
需要先弄清楚曹睿的生身母亲甄氏的情况。在朝廷中,母贵子荣,只有皇后的儿子才能被立为太子,太子就是储君,才有当皇帝的希望,这是一般的常识。据考证,曹睿的母亲甄氏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世吏二千石。父逸,上蔡令。后(甄氏)三岁失父。后天下兵乱,加以饥馑,百姓皆卖金银珠玉宝物,时后家大有储谷,颇以买之(《三国志·魏书卷五》)。甄氏叫什么名字?《三国志》并未有记载。在晋书中有关甄氏的记载中称,甄氏名叫甄宓,祖上是中山无极人,乃汉太保甄邯的后人,只因父早卒,加之兵乱,不得已举家迁往平原以避祸乱,当时袁绍的大儿子袁谭任平原太守,袁绍的二儿子袁熙到平原来,看到甄宓,一见生情,报告袁绍后纳甄氏为妻,然后带回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据《三国志·魏书五》记载: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甄氏)留养姑,及冀州平,文帝(曹丕)纳后(甄氏)于邺,有宠,生明帝(曹睿)及东乡公主。据《魏书》记载,甄氏生于汉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十二月丁酉。她八九岁的时候,喜书,视字辄识,数用诸兄笔砚。十四岁时,丧中兄俨,悲哀过制,事寡嫂谦敬,事处其劳,拊养俨子,慈爱甚笃。甄氏嫁给袁熙后,袁熙就到幽州当太守去了。因为袁绍刚死不长时间,袁绍的妻子刘氏就带着袁熙的妻子甄氏住在邺城袁尚的府中。袁尚继承了袁绍的爵位,当上了冀州太守,治所在邺城,所以甄氏一直住在邺城。曹操破邺城后,曹操念袁绍旧情,下令不准为难袁绍的妻小,并送回被抢去的财物,还亲自到袁绍墓去凭吊。破城时袁熙还远在幽州。熙妻甄氏被曹丕一眼看中,娶为妻。并且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就是后来的魏明帝曹睿,女儿是东乡公主。
据《三国志·魏后妃传第五》记载:(汉)延康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六月,南征,后留邺。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邺城。甄氏死时只有四十岁,她的儿子曹睿十七岁。甄氏貌美绝伦,曹丕一见钟情,为何又杀甄氏,据有关史料记载,曹丕220年称帝后,废汉献帝并封为山阳公,山阳公献给曹丕两个漂亮的嫔妃,即李、阴二嫔妃。曹丕纳李、阴为贵人,又纳安平人郭永之女为贵妃,并且很宠幸她们。曹丕南征北战,甄氏一直留守邺城。称帝后尚未接甄氏来洛阳。郭贵妃聪明伶俐,深得曹丕爱怜,甄氏渐渐失宠。郭贵妃向曹丕散布了甄氏的许多流言蜚语,特别是说曹睿不是曹丕的亲生儿子,而是甄氏与袁熙所生。曹丕信以为真,非常愤怒,对甄氏常加斥责。甄氏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曹丕在当上皇帝后,于221年6月就派人杀害了甄后,然后立郭贵妃为皇后。但是,《魏书》在记载甄氏死亡的原因时却有了另外的说法。《魏书》曰:有司奏建秋宫,帝玺书迎后(甄),诣行在所,后上表曰:‘妾闻先代之兴,所以飨国长久,垂祚后嗣,无不由后妃焉。故心审其人,以兴内教。今践祚之初,诚宜登进贤淑,统理六宫。妾自省愚陋,不任粢盛之事,加以寝疾,敢守微志。’玺书三至而后三让,言甚恳切。时盛暑,帝(丕)欲须秋凉乃更迎后,会后疾遂笃,夏六月丁卯,崩于邺。裴松之在加注《三国志》引用这段《魏书》文字后又一段评论:臣松之以为《春秋》之义,内大恶讳,小恶不书,文帝之不立甄氏,及加杀害,事有明审,魏史若以为大恶邪,则不应假为之辞,而崇饰虚文乃至于是,异乎所闻于旧史。推此而言,其称卞甄诸后言行之善,皆难以实论。陈氏删落,良有以也。从以上这些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裴松之是不相信《魏书》这些话的,他认为曹丕称帝后,已宠幸郭氏,李氏,阴氏等嫔妃,并封郭氏为皇后,已经厌恶了甄氏,而且甄氏已怨声载道,说什么也不离开邺城。所以曹丕在黄初二年(221年)六月派遣使臣在邺城杀害了甄氏,因此,裴松之认为魏史中关于曹丕三请甄氏以及甄氏上表的言论,都是不真实的,只不过是为了曹氏粉饰而已,而历史的真实情况是曹丕派人杀害了甄氏。这样一来,甄氏既然没当上皇后而且被皇帝赐死,那么她的儿子曹睿也就没有资格被立为太子了。曹操在世时虽然十分喜爱这个孙子,并说过让曹睿当他的三世继承人,曹丕虽然也喜欢曹睿的聪明好学,但因心存疑虑,他也不能马上封曹睿为太子。魏文帝曹丕就于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封曹睿为平原王,把他赶出了京城。这一年曹睿才18岁。
曹睿未当上太子而被封为平原王。按照汉朝的制度,王子封地,只是食邑,并不一定要到封地任职。但曹丕当上皇帝后,完全改变了汉朝的分封制。史书记载,曹操唯才是举的精神,到曹丕即位后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他即王位还未受禅称帝的延康元年,他就封陈群为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法。对同姓王公实行封国制,但名号是虚封,皆不食租。法令规定:诸侯王皆须就国,不得停留京师;诸侯王不得辅政;诸侯王不得相互交往,也不得与别人交往。陈寿在《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中这样评述魏之王公: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于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因此,曹睿封平原王后是不可能留在京师的。平原这地方离京城洛阳不远,又是黄河以北的一个富庶的大都会,曹睿的叔叔曹植也曾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被曹操封平原侯,一待就是三年。看来虽然未立曹睿为太子,但是他对曹睿还是比较留恋的,所以曹丕封曹睿为平原王应该还是有些想法的。
曹睿被封平原王之后,发生了两件事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一件是曹丕让曹睿过继给郭皇后为养子;另一件事曹丕带曹睿猎鹿时,曹睿不射子鹿引起了曹丕的深思。据《三国志》援引《魏略》记载:文帝以郭后无子,诏使子养帝。帝以母不以道终,意甚不平。后不获已,乃敬事郭后,旦夕因长御问起居。郭后亦自以无子,遂加兹爱。文帝始以帝不悦,有意欲以他姬子京兆王为嗣,故久不拜太子。魏文帝曹丕杀害了曹睿的生母甄夫人后,立郭贵嫔为皇后。但是郭皇后自己没有生养儿子,于是曹丕下诏书让曹睿做郭皇后的养子。曹睿因为自己的亲生母亲不得善终,心中忿忿不平。这时他的师傅高堂隆劝他要学会忍耐。高堂隆,字升平,泰安平阳人。初为郡史,汉建安十八年(213年)为曹操亟相军议椽。魏黄初(220—226年)中,为平原王曹睿师傅。高堂隆晓以利害,劝曹睿接受诏书,好好侍奉郭皇后,曹睿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听从师傅教诲敬事郭皇后。郭皇后也因为自己没有儿子,也顺水推舟地接受了曹睿为她的养子。曹丕开始因曹睿不高兴做郭皇后的养子,有意立其它嫔妃的儿子、当时的京兆王为太子,所以很久不立曹睿为太子。
可是后来发生一件事情,使曹丕立太子的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曹睿为平原王期间,文帝曹丕经常带曹睿去打猎,有一次,曹丕带曹睿去猎鹿,看到一只母鹿带着一只子鹿奔跑,曹丕先射杀了母鹿,然后教曹睿射杀那只子鹿,曹睿不从,然后哭着对文帝说:陛下已经杀了小鹿的母亲,臣实在不忍心再杀死她的儿子。曹丕听完儿子的哭诉,立即放下了弓箭,恻然心伤,而由此引起了深深地思考,自从这次猎鹿后,曹丕才坚定了立曹睿为太子的决心。《魏略》是这样记载的:帝常从文帝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从,曰:‘陛下以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可见曹丕立曹睿为太子时经过了前后若干年的考察和深思的。虽然历史典籍中没有详细记载曹睿在平原王期间有哪些建树,但曹丕经过对曹睿当五年(222年——226年)平原王的考察,在病重后临终前才下决心立曹睿为太子,说明曹睿在诸王子中还是最符合曹丕心意的。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第三》记载七年夏五月,帝(丕)病笃,乃立为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诸臣封爵各有差。癸未,追谥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黄初七年五月即公元226年5月,魏文帝病已沉重,丙辰(十六日)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发布遗诏,命令他们辅佐曹睿主持政事。丁巳日(十七日)文帝去世,曹睿即皇帝位,尊太后卞氏为太皇太后,养母郭皇后为皇太后。并且追封他的母亲甄夫人为文昭皇后。《世语》曰:帝与朝士素不接,即位之后,群下想闻风采。后数日,独见侍中刘晔,语尽日。众人侧听,晔既出,问何如?晔曰:‘秦始皇、汉武帝之俦,才具微不及耳’。曹睿刚刚当上皇帝,群臣却想一睹他的风采,可他单独接见了侍中刘晔,谈了整整一天 。刘晔对曹睿的印象是志向可与秦始皇、汉武帝相比只是才智稍稍及不上。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帝爱女淑卒,帝痛之甚,追谥平原懿公主,立庙洛阳,葬于南陵,娶甄后孙黄与之合葬,追封黄为列侯,为之置后,袭爵(《资治通鉴》第七十二卷·魏明帝太和六年)。《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记太和六年,明帝爱女淑薨,追谥封淑为平原懿公主,为之立庙。取后亡从孙黄与合葬,追封黄列侯,以夫人郭氏从弟德为之后,承甄氏姓,封德为平原侯,袭公主爵。曹睿爱女曹淑据说还未满月就死了,曹睿非常悲痛,他要追谥她封号为平原懿公主,同时还封郭德从甄氏姓,为平原侯,为什么曹睿对公主和郭后从弟德封号都封在平原,这应该与他当年被封平原王有关。他从平原王晋封皇太子到即皇帝位,平原对曹睿来讲是福地。他最心爱的女儿虽然死了,她的封号就用平原福地来命名,而且这个懿是指美好的德行方面,平原懿公主就是有美好德行的平原公主了。曹睿不仅封爱女为平原懿公主,还为她选择了爵位继承人,并且封为平原侯,可见平原在曹睿心中的份量。为此事在朝中还引起了一场风波。司空陈群谏曰:八岁下殇,礼所不备,况未期月,而以成人礼送之,加以制服,举朝素衣,朝夕哭临,自古以来,未有此比。而乃复自往视陵,亲临祖载。愿陛下抑割无益有损之事,此万国之至望也。少府杨阜曰:文皇帝、武皇后崩,陛下皆不送葬,所以重社稷,备不虞也;何至该抱之赤子而送葬也哉!帝皆不听(《资治通鉴》第七十二卷·魏明帝太和六年)。可见曹睿对这位平原懿公主的感情。
曹睿登基后,沉着刚毅,有决断,有见识,很有统治者的气魄。他在位13年,正是三国征战最激烈的时期,魏、蜀、吴都处于鼎盛阶段,魏明帝曹睿采取东攻西守的战略,消耗了蜀吴的力量,巩固了魏国的地位,为日后的魏国一统奠定了基础。同时曹睿一生在文学上也有颇深造诣。
魏明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病重卧床的曹睿急召司马懿从前线回到京师。曹睿拉着司马懿的手说:我把后事嘱托给您,您要与曹爽一起辅佐幼子。死岂是可以忍住的,我强忍着不死是为了等待您。能够与您相见,再也无遗恨了。于是召来养子曹芳对司马懿说:就是他了,您仔细看看,不要看错。又教齐王曹芳上前抱住司马懿的脖颈,司马懿磕头流泪。这一天,立齐王曹芳为皇太子,曹睿旋即去世,时年三十六岁。
从平原王的位置上走出的这位魏国的第二位皇帝,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评价曹睿时写道:明帝刚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时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显祖,阐拓洪基,二遽追秦皇、汉武,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疾乎!
壹点号玉河微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