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美国一位社会学家西德尼·戴维·甘博在1917年所拍的一系列重庆旧照。这些图片都是甘博一九一七年来中国的时候,他去四川进行科学研究,路过重庆时,所拍下的重庆一带的景象。跟着甘博老师留给我们的视频,带我们走进100年以前重庆的历史。
一九一七年,重庆东水门坞,沿著一道笔挺的阶梯,就是那座悬崖峭壁的吊脚大楼,而在河滩上,则有一座巍峨的文昌阁。东水门位于重庆城东侧,"东水门"始建于明朝,为重庆古城的东面门户,而其南面则是重庆古城唯一保存下来的两个古老的门户。文昌阁曾经被绘制在《重庆府治全图》上,可惜在20世纪20年代的战争中被摧毁,从此销声匿迹。
一九一七年,重庆,一艘艘运输船只在嘉陵江上航行。嘉陵江是长江的一条重要的河流,它从陕西凤县的东北部穿过嘉陵峡谷,因而被称为“大峡谷”。重庆,又被称为“山城”,“雾都”,“桥都”。长江与嘉陵江环绕在重庆的周遭,形成了重庆独特的地域环境,而这两条河流,始终伴随着这座城市的人们。
一九一七年,在重庆老城,佛都关上的一座“仁靖”。从重庆西部出发,必须经过佛都关隘。据清末《增广重庆地舆全图》所示,佛图关有四个大门,即:瑞丰门西门,仁靖门东门,西南门佛图关,泰安门南门。
重庆河岸上的一个小船坞,1918年。重庆江边的港口,历来就有许多桅杆,一艘艘小船往来往来。河畔的街道很多,虽然大多是棚屋和吊脚楼,但依旧是繁华的集市。
一九一七年,重庆,一位垂垂老矣的渔民正在一条小船上休息。
一名采耳匠为客人采集耳朵,摄于1918年,摄于重庆街头。“采耳”是一个名词,是用手挖出的一只耳朵。挖耳源于平民百姓,最早出现在理发店,用一根木棍和一根木棍,作为最基本的挖耳器具。
一九一七年,重庆一条街道上,一位叫卖当季瓜果的商贩。
一九一七年,位于重庆安居镇,位于铜梁州的主殿。安居古镇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悠久悠久的悠久岁月,背后是崇山峻岭,北面是涪江和琼江,乌木溪穿镇流淌。安居古城位于重庆的北方,是一个主要的港口城市。图中的大殿建筑十分精致,屋脊如苍鹰张开双翼,昂首挺立。尽管墙壁上已经锈迹斑斑,但却依旧散发着一股圣洁的气息。
一九一七年,重庆,一栋依河而筑的吊脚楼房。吊脚楼房是重庆特有的一种民宅类型,其历史可以上溯至两汉时期。通常在河边,沿着山腰,以数支雪松支撑起一个个方形的木头房子,便是吊脚。
重庆觉林寺,一九一七年的回恩楼。报恩塔坐落在重庆城南的土山脚下,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年,是一座著名的佛像。觉林寺建于宋朝,至明代末期,在战火中被摧毁。感恩塔是清代康熙二年重修的寺庙,感恩僧人月江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而建造的一所石头宝塔。觉灵庙如今已经没有了,仅有一个名字留存下来。但是报恩塔仍然高高地矗立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