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拦阻是航母上的拦截装置系统,位于航母飞行甲板后部,在战机着舰与尾钩完全咬合后,阻拦索要在在短短数秒内使战机迅速减速,使时速减少为零,并使战机滑行距离不超过百米。可以说,如果没有拦阻索的存在,舰载机将无法降落,航母也就成为了一堆废铁,毫无作战能力。
拦阻装置的使用始于1911 年,首先由英国发明,最初主要是利用拦阻物的重力,即在拦阻索的末端连接沙袋,在甲板上竖立塔架,滑行中的飞机拖拉缆绳使沙袋升高,将飞机的动能转化为重物的势能。
如今经过百年的发展,拦阻索先后发展过重力式(Mk1 型)、摩擦制动式(Mk2 型)、液压式(Mk3 型、Mk4 型、Mk5 型)、液压缓冲式(Mk7 型)、涡轮电力式等几种类型。其中,液压缓冲拦阻装置是目前所有现役航母使用的唯一一种拦阻装置。
而要真正实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拦阻索的布置、精确控制以及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成为航母的核心问题。
拦阻索是由钢丝绳组成的,很多人就是那拦阻索不就是一根钢绳吗?有什么难的,这其实低估了拦阻索的技术含量。要知道,为了保证着舰成功,就在附近在降落时不会关闭发动机,会保持20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而拦阻索要在3秒之内将舰载机停稳,此时将有上百吨的力量作用在阻拦索上,这就要求拦阻索要有足够的强度。
现役美国航母上Mk7Ⅲ型拦阻装置上所用的拦阻索,每根都由6 股钢丝绳组成,每股钢丝绳又由12根主钢丝、12 根中间尺度钢丝和6 根呈三角形布置的细钢丝扭成。每根拦阻索芯部设有油浸大麻纤维或聚酯纤维芯,即6×30平钢大麻纤维芯拦阻索和6×30平钢聚酯纤维芯拦阻索,两种拦阻索的最大可承受拉力和直径分别为 835 千牛(85 吨)/34.9 毫米和 911 千牛(93 吨)/36.5 毫米。
拦阻索直接承受舰载机尾钩的冲击力和拦阻力,因此每架次舰载机拦阻作业完成后或出现过载拦阻情况下都需要对拦阻索进行检查及例行性的维护保养和更换。在拦阻索的维护或更换中,一般是先将蓄能器中的压力降低到1 兆帕左右,利用甲板上的牵引车辆将拦阻索拉出,发现问题尽快更换。为确保安全,拦阻索使用次数和使用周期都有限定。
在全球,掌握拦阻索制造技术的一开始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每根造价高达150万美元,美军曾将其一条MK7型阻拦索出售给法国,要价高达300万美元号称世界上最贵的绳子。
总结来说,由于要承受舰载机着舰时拦阻减速的巨大冲击力,要承受被尾钩钩住拖拉时与甲板的摩擦力,以及海上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和舰上各种油液等化学物品的腐蚀,因此拦阻索不仅要有很高的强度,还不能太粗,还需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和耐腐蚀性,对钢材和编织工艺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即使如美俄,也多次出现拦阻索事故,在2003年9月11日这一天,一架F/A-18舰载机向美国航母飞来准备降落。F/A-18降落前一切正常,降落瞬间也十分完美——尾勾挂上了第二道拦阻索,原本挂载F/A-18尾勾上的拦阻索却突然断裂,这架F/A-18冲进了海中。但更惨的是,断裂后的拦阻索向两侧强烈反弹回来,好像一根巨大的钢鞭横扫过。而原来准备靠近指挥和牵引舰载机的10名地勤人员被击中,造成7人受伤,3人重伤的严重后果。
因为美俄禁止出售拦阻索给这个,在中国对瓦良格号进行改造的时候,外国曾断言,中国搞不了航母,理由之一就是中国造不出阻拦索。
而中国的拦阻索是由一家民企提供的,那就是巨力索具,巨力索具是中国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制造最专业的索具制造公司,是行业内唯一能提供索具业系统性解决方案的公司,世界上规格最大、强度最高、单根长度最长、精度最高的钢丝绳吊索就是巨力研发的。中国许多的工程项目都有巨力的身影,比如说港珠澳大桥、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神舟四号、神舟五号、神舟十号、长征五号火箭等等的吊装任务都是巨力完成的。
尤其是中国的长征火箭,巨力索具先后参与了火箭运输、舱段检测、组装等多个吊装环节。可以说,巨力在中国国防航天事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就在确定合作的120天后,巨力集团就交付了第一批航母拦阻索具,随后,成功通过验收并装配到了辽宁舰上。
而整套拦阻装置则是由海军某军代表室总代表冷骏监造,拦阻装置主要由拦阻机系统、定长冲跑控制系统、滑轮索及其支撑系统、滑轮缓冲系统、钢索末端缓冲系统、复位系统、油液冷却系统、拦阻索及其支撑系统等组成。航母的飞行甲板上只布置有拦阻索及支撑系统和滑轮索等,拦阻机等其它装置均布置在甲板以下。
2017年4月26日,恰逢第17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首艘国产航母001A号正式下水,这一个里程碑事件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彻底掌握了航母拦阻技术,位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