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只有六七分钟的小品《互联网体检》爆火网络,节目现场黄渤、徐峥、马东、于和伟等人被逗得前仰后合,观众全程大笑不止,节目被发到网上后又引得网友纷纷转发。
这个小品魔力何在为何爆火?我们来聊一聊。
一、大致剧情
《互联网体检》来自某网络视频平台制作的喜剧综艺节目,其大致剧情如下:
某青年去某家互联网体检中心做入职体检,刚入门即被前台护士采集了包括银行卡尾号和密码在内的大数据。
体检开始前,青年被迫要观看体检中心主任和护士亲自表演的360秒广告你没事吧,你没事吧什么香香脆脆我们最爱38同城,青年想不看广告就得购买包月套餐才可以跳过广告进行体检。
跳过广告后,为了验证青年身份,他还要将膀大腰圆的主任推到适合她头像的地方。
终于开始体检抽血,为了尽快完成抽血过程,青年分别需要下载互联网体检中心的APP,并购买他们的抽血加速包。
体检过程中,主任和护士又分别开始上演弹窗广告:是兄弟就来砍我,我系渣渣辉,还有小哥哥,来聊。青年不得不中断体检前去关掉广告弹框。
拍摄X光胸片后,青年只收到了胸片的六十分之一,剩下部分将在每周四五六晚上八点再通过网络发给他。如果他想一次性提前拿到胸片,那就要购买互联网超前点播收片服务。
青年嫌超前点播收片太贵,不要紧,主任和护士立刻开启直播带货模式,青年化身家人点击主任发送的链接网络下单就可以享受最低折扣。
小品最终在主任、护士和青年一起疯狂点击屏幕的癫狂状态下结束。
二、《互联网体检》讽刺了谁
显而易见,小品《互联网体检》把各种网络乱象狠狠讽刺了一下:
互联网企业对用户大数据的无限制大范围深度采集,让你在他们面前几乎透明。
用户在使用任何网络服务前都要被迫欣赏的各种前置广告。
浏览互联网时用户还要经常被各种弹窗广告骚扰,有的比较流氓的弹窗广告甚至隐藏关闭键或者设置虚假的关闭键,让用户防不胜防。
想享受网络服务就要下载对方的APP,导致用户手机上的APP数量严重臃肿。
明明购买了网络视频平台的VIP,想追个剧还要购买超前点播。
等等吧,《互联网体检》小品中被恶搞的每个细节几乎都是我们在网络上常见的,其讽刺力度恰到好处,尤其是这个小品本身的播出平台就是某互联网大佬,勇气可嘉,该平台的自黑也很大气。
其实,这个小品在无意之中也讽刺了一下相声行业,为什么这么说呢,
实际上,通过喜剧作品的恶搞来讽刺广告乱象那本来是相声行业最擅长的。
1990年春晚,刘伟、刘惠合说的相声《三顾茅庐》,讽刺了在电视剧里乱加广告的现象。著名台词:每当我看到天边的绿洲,就能想起东方,石棉瓦。
1992年春晚,牛群、冯巩合说的相声《办晚会》,通过毛驴之夜讽刺了在晚会里乱加广告的现象。
2003年春晚,王振华、何军搭档的相声《说广告》,通过在评书里加广告的恶搞讽刺了广告乱象。
2007年春晚,李金斗、大兵、赵卫国合作的群口相声《免费电话》,也讽刺了社会上存在的广告陷阱。
可以这么说,讽刺社会乱象本就是相声行业最拿手的,尤其是在紧跟时代方面相声行业一直是排头兵,比如1985年李金斗、陈涌泉获得相声大赛冠军的《武松打虎》,完全就是当时社会上各种不良经营现象的真实写照。
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相声行业却好像突然失去了灵感一样,很难再有过去那种针砭时弊的经典作品问世,大家都从网络段子里找灵感,相声都变成了互动、段子、笑话集合成的四不像作品。
客观地说,《互联网体检》这个小品其实也是在各种经典相声的旧瓶里装进了互联网广告新酒,其创意、结构都是相声行业用了几十年的,并不算多么新鲜。
但是,为什么相声行业在这十年里缺乏像《互联网体检》这样的经典讽刺作品呢?这是一个值得整个行业反思的情况。
三、《互联网体检》的意义
在脱口秀强势崛起,最火的相声团体不会说正经的相声,小品行业开始玩喜头悲尾话剧的时代,小品《互联网体检》的成功对喜剧行业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这个借鉴意义说简单点就是两个字:痛点。
痛点,谁的痛点?观众的痛点,大多数观众的痛点。
把观众的痛点进行艺术化和喜剧化处理,在喜剧舞台上表演出来,这就是喜剧能够成功的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为什么小品《互联网体检》能够成功,就是因为该作品抓住了观众对互联网各种乱象无奈已久的心理,天下苦互联网乱象已久,《互联网体检》正好戳中了观众的痛点。
当然,我们也不能武断地说现在的相声、小品演员们不知道观众的痛点在哪儿,在2021年央视春晚上金霏陈曦的《如此家长》就是抓住了孩子和家长负担重的痛点,也正好符合国家推行的双减政策,但这个相声创意虽好创作水平和表演水平一般,没在观众那里造成共鸣,也就没能获得《互联网体检》这样的关注度。
说起来,相声行业最经典的痛点作品无疑是姜昆、唐杰忠的春晚相声《着急》,很多密集的痛点直到现在听了依然感同身受,后来郭德纲的《我要幸福》在很多地方也借鉴了这段相声。《着急》之所以经典,很关键一个因素是作者梁左。
说到底,现在相声行业一度陷入创意枯竭和创作困境的重要表现就是缺少能够戳中观众痛点、引发观众共鸣的作品,其核心问题不仅是缺乏优秀创作者,更缺乏真正的精品意识。
希望《互联网体检》的成功能给喜剧行业的从业者们都带来一些启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