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 年《中国画画刊》创刊伊始,奉上级领导的指令,我就开始兼任了杂志社的社长和法人—— 当年多少有点鸭子上架的窘迫和忐忑,作为编辑出版的门外汉,只能是边学边干,尽心尽职……。
值得庆幸的是,在诸多同仁的鼎力支持和自己倾尽全力的努力之下,《画刊》最终成为了全国拥有刊号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其学术品格和专业性赢得了全国业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
其中能让自己颇感自豪的是,自创刊号起直至辞去社长、法人止(十余年),每期《画刊》的卷首语都是本人亲自撰写的,经年累月居然累积了近百篇之巨。
本人写的卷首语,素以语言朴实,观点犀利,直抨时弊而著称于业界…… 。今天,作为已然是桃花源中的我,在整理和品味过往的点点滴滴之际,总觉得还是有些东西可以在翻晒的过程中与大家分享…… 。
于是,从现在开始,我会在自己的公众号里,陆续刊发我在十几年中为《中国画画刊》撰写的卷首语,同时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注:《中国画画刊》是国家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发行的期刊杂志,由浙江画院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
2011 年第3期卷首语
<<向钱松岩先生致敬>>
向钱松喦先生学习!
向钱松喦先生致敬!
前些时日,在浙江美术馆举办了一次颇具规模的“钱松喦作品展”,而我孩提时代就是读着钱老的《红岩》《锦绣江南鱼米乡》《春满石城》《枣园曙光》和《延安颂》等出版物逐步成长的。因此,上述两句口号是我这次拜读了他的画展后发自肺腑的心声。
如今能在家门口拜读到钱老如此众多而精美的原作,此种“庆幸”和“激动”的心情,对我这一过了知天命的人而言,已经是久违的事了。
钱老生前倾其毕生精力和才华,以独特的笔墨语言,严肃认真地抒写和讴歌着新中国的现实生活和大好河山,他几乎将所有的创作都虔诚地烙印上了强烈的时代特征及符号。作为一个大半辈子生活在苦难、战乱中的旧社会阴影里的画家,终于在他年届半百之际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他的艺术竟然也能时不我待地与时俱进而焕发了新春!应该这么认为,钱老作为一个画家,面对新旧交替、转型升华是最成功的典范—自上世纪50年代初始,他所创作的画幅中的那山那水、每景每物无不紧扣时代脉搏和底蕴,无不折射着他那颗感恩回报的拳拳赤心。钱老是一位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真正艺术家!
虽然从宏观的学术层面而言,钱老的笔墨技法及学术成果在同时代中还算不上最顶级的,但并不影响他极具时代的代表性而永载中国画史册。
如同史上最早有人将中国画入流的品格分成“神”“妙”“能”“逸”诸等级评判而言(《唐朝名画录》中运用“神”“妙”“能”“逸”的审美范畴来品评各类高低不等的画家,成为对中国画评鉴影响深远的标准),吾辈切不可好高骛远地去妄图着所谓的“神”“妙”而鄙视“能”“逸”。要明白,若以传统的标准来衡定,当下芸芸众生的画家中,能有几人入得了“流”,够得上“品”呢?因此,钱老就是一面绝好的镜子—它照出了我们当下学术界的荒诞滑稽、无奈低能和浮躁功利的丑陋面目。
人心不古思前贤—为此,我曾破例地让办公室专门通告画院的青年画师、研究员和学员务必前去美术馆认真拜读钱老的展品。我们不只是仅仅去观赏借鉴他的技法、风格,而更重要的是从中悟出并学习钱老那矢志不渝的治学精神,以及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做人良知、社会责任和现实担当……
孙 永
2011年荷月于屏峰山下坐卧山
钱松岩 (1899.9-1985.9),当代画家,江苏宜兴人。曾任江苏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孙永,1957年生于浙江杭州。198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山水画硕士研究生班。曾任浙江画院院长、浙江省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为一级美术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浙江省陆俨少艺术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文史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