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年5月,清军攻破了扬州城,实行了大屠杀。根据流传于日本的《扬州十日记》记载查焚尸簿载数共八十余万,其落井投河、闭门焚缢者不与焉,被掳者不与焉,意思是仅仅发现的尸体就有80多万,而那些被淹死、烧死、被俘虏的人还不算在其中。这一个数字在清末也被许多反清人士广为宣传,至今依然有许多人坚信。根据多方资料显示,扬州十日确实存在,不过在数字上真的可信吗?
一,扬州是否有80万人口
史料记载扬州府人口最多的一年为万历六年(1578年),其户口和人口状况为户一十四万七千二百一十六,口八十一万七千八百五十六,也就是扬州府有81万人。这里是扬州府,并非扬州城,扬州府除了管辖扬州城之外,管辖着高邮州、泰州、通州和江都、甘泉、仪征、兴化、东台、宝应6县,合称三州六县,而扬州又有乡村和城市。很显然,当时的扬州府的人不可能都居住在扬州城,因此扬州城不可能拥有80万人口。
扬州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扬州城的面积为5平方公里,而在明末只有3.9平方公里。当时的扬州城已经远远比不上唐宋扬州的繁华,只是当时的二流城市,因此城市规模较小。80万人口不可能全部居住在5平方公里范围内,更不可能居住在3.9平方公里内。到90年代以来,中国最大城市上海的卢湾区才才达到如此的人口密度,几百年前的扬州是不可能达到的。扬州是南明的防御重心之一,在清军南下时,当地的百姓和官僚已经开始四处逃散。经过逃亡后,可能已经所剩无几。
作为对比,可以参照当时南方其他城市的人口。南京是当时南方最大的城市,参考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论文《明代南京的人口变化试探》得知:明朝后期的南京城的人口也才40万左右。
剃发令
二,《扬州十日记》是否是伪书
在清朝,确实曾经有《扬州十日》或者《扬州十日录》之类的书籍,被列为禁书,作者为无名氏,该书在乾隆年简就被焚毁了。而今天之人所见的《扬州十日记》,作者提名为王秀楚,最早出现于道光年间的《荆驼逸史》一书中。而《荆驼逸史》是一名陈湖逸士编撰的野史集,该书除了记载了《扬州十日记》之外,还有《嘉定屠城记》等。而该书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还没有被人所知,是在清末时期,留学生在日本东京和大阪的图书馆所发现,随后被革命军利用,成为了宣传反清的工具。
扬州十日记
在晚清时期,由于反清的需要,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怀疑该书的真实性。但是时过境迁,当人们冷静下来之后,在仔细琢磨该书,就有些蹊跷了。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就大力挑拨满汉关系,企图瓦解中国。其中著名的内藤湖南提出明亡之后无中华,在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又广反文告《告十八省汉人豪杰书 》,而这次《扬州十日记》又突然在东京的一个图书馆被发现,是在难以逃脱伪造的嫌疑。
内藤湖南
该书不仅出现的时间十分特色,并且将过去的无名氏明确改为了江都人王秀楚,并自称是扬州十日的目击者和幸存者。其中的内容也是有许多矛盾的地方。该书中记载的扬州地名错漏百出,扬州学者朱志泊曾经提出,这个王秀楚不但不是扬州人,甚至没有来过扬州。而在该书中,除了史可法一个人之外,其他人居然都没有任何历史记载。而《扬州十日记》第一句为己酉夏四月十四日,督镇史可法从白洋河失守,踉跄奔扬州,根据应延吉《青磷屑》的记载,白洋河失守为前一年的十一月初七日,时间相差了半年之久。
史可法纪念馆
另外,清军入关之际,当时的高层官员都不会说汉语,而将领和普通士兵更是不懂汉语。然而该书中却记载王秀楚能够很明白地听懂清军之间的交流,并且和清军对答如流。又有学者通过该书的语言进行分析,发现不像明末人的风格,更像是晚清人或者日本人的说法风格。文中还出现了一处破绽,文中记载清军说:我辈征高丽,虏妇女数万人,无一失节者。首先,明清时期的中国人明确称呼当时的朝鲜为朝鲜,只有日本还一直称呼高丽;文中所记载的虏妇女数万人,在清朝文献中并无记载,在朝鲜史书中也没有记载。
清军
再一个比较比较大的矛盾之处,就是文中记载清军大规模屠杀80万人之后,又对扬州城的人发放救济粮食达数千担,来领粮食的人太多,以至于片时荡然一空,在抢粮食的时候大家亲友不相顾,到了初五日盖往来打粮者日不下数十辈,如此说来,扬州城的存活下来的人不在少数。那么如果真的发生了大规模屠杀,城中还能幸存如此多的人,那么此消息必然就广泛传开了,大江南北必定都知道。然而当时的《国榷》等史书并未记载该事。
三.清军入关的政策和屠杀的矛盾之处
清军入关的目的并非像过去的少数民族一样是为了掠夺,寇边,而是为了争取天下。多尔衮规定清军必须秋毫不犯,1644 年多尔衮与诸将誓约:今入关西征, 勿杀无辜, 勿掠财富, 勿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 因此清军在北京受到了当地百姓和官僚的欢迎。而清军南征弘光政权,没有理由实行大屠杀。《扬州十日记》解释道是因为当时巷战残酷,清军面临抵抗死伤惨重,因而恼羞成怒而屠杀。实际上,扬州的巷战,只存在了一天,对于清军来说,那是相当顺利。
多尔衮
其次,根据当代学者的推算,当时清军入关的总人数大约是20万人,其中6万人以上驻守北京,朝鲜使者对朝鲜国王的报告上说且闻衙门之言,则累十万兵经夏屯留。而剩下的部队,还要对付李自成,张献忠等势力,并驻守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而南下攻击弘光政权的只有3万左右。清朝为何对扬州围而不攻,其原因就是兵力单薄。3万人在扬州10天之内屠杀80万人,就算没人配置近代化的武器也难以实现。在屠杀面前,几十万人拼死抵抗,其3万军队也是难以招架的。
扬州在四月二十五沦陷,而清军在五月初五就开始吞并江北准备攻击南京,到五月初八正式对江南的镇江发动进攻。根据《扬州十日》记载,在五月初二,屠杀活动就已经停止,开始处理尸体。那么80万具尸体,如何合理都是难以在短时间完成的,其必然会引发瘟疫等。而扬州大屠杀还缺乏实物证据,80万尸体总有一个埋藏之处吧,远在战国时代的白起屠杀赵国40万军队事件,也有永录1号战国尸骨坑作为证明。而扬州城80万具尸骨没有遗址作为证明是难以服众的。
当然,小编写此文并非刻意在否定这段历史,相反是在澄清历史。清朝入关之际,在江南一带进行过几次屠杀,但是数量远非《扬州十日记》所记载的那么夸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当遇到改朝换代,其屠杀行为就在所难免,如白起、项羽、常遇春、张献忠之流,不再少数。当年大力宣传清朝的屠杀事件是为了推翻清朝服务,如今时过境迁,从五族共和到56个民族是一家,民族团结才是时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