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汽水时,汽水瓶里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大量气泡从瓶口逸出,发出悦耳的扑哧声。但是,如果打开铁盒罐头时也发出这样的声音,就没那么美妙了。说明罐头中很可能有肉毒杆菌毒素,罐头不能吃了。
等等!肉毒杆菌?这货不是用来除皱纹的么?
没错。
肉毒杆菌又称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菌。
显微镜下的肉毒杆菌
肉毒杆菌中毒是一种严重的食物感染,与细菌在罐头等缺氧环境下繁殖分泌毒素人们称为厌氧杆菌有关。在罐头食品及火腿等密封腌渍食物中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其他如土壤中、水中和动物身上,也有肉毒杆菌存在。
好消息是,肉毒杆菌中毒事件很少发生;坏消息是,肉毒杆菌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凶险的一种。 中毒病初表现为头晕、头痛、全身无力,尤其以颈部无力最明显,因而抬头困难;继之有四肢麻木、舌头发硬;接着可发生各种肌群麻痹,呼吸肌麻痹,直至窒息。
科学家和美容学家在使用该毒素治疗面部痉挛和其他肌肉运动紊乱症的时候,发现它在消除皱纹方面有着异乎寻常的功能,其效果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化妆品或整容术。因此,利用肉毒杆菌毒素消除皱纹的整容手术应运而生,并因疗效显著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风靡整个美国。
肉毒杆菌中毒潜伏期为几个小时到几天时间。尽管中毒事件很少发生,但仍有案例。前不久,日本京都一名出生超过6个月的男婴因连续一个月食用混入蜂蜜的断奶食品,导致肉毒杆菌中毒死亡。这个男婴正处于断奶期,家长觉得蜂蜜是个好东西,每天给孩子吃10克蜂蜜,而肉毒杆菌偏偏就盯上了蜂蜜,加上婴幼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解毒能力又差,对肉毒杆菌没多少抵抗力,不幸丧命。
美容中也有倒霉的例子。《重庆晨报》报道称,重庆一女士在美容院打了肉毒杆菌针,一周多以后感觉全身乏力,发展到吞咽都困难,经美容院确认是肉毒杆菌中毒。事后得知,她在注射肉毒杆菌时,一次性注射了400个单位,这是肉毒杆菌人体单次注射的最大标准量,大量使用导致肉毒杆菌中毒,全身肌肉会出现抑制反应,呼吸、吞咽都会变得困难。
生活中,什么样的食物有潜藏肉毒杆菌的可能?
1、奶制品中通常含有的肉毒杆菌的概率会更高,尤其是新鲜挤压的奶制品。
2、罐头食品,比如肉酱罐头、鱼类罐头、花生罐头等,辣酱、豆瓣酱等罐头食品中的肉毒杆菌含量也很高。
3、密封腌渍食物,隔氧状态也让肉毒杆菌的生存几率增大,如自制香肠、自制腌肉。
4、生长在土壤中的食物。肉毒杆菌通常栖息在弱酸性土壤和灰尘中,且在土壤中,肉毒杆菌的存活率和繁殖能力更强。因此,直接生长在土壤中的食物如蔬菜容易肉毒杆菌污染。
肉毒杆菌中毒可以这样来判断:
病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初起时全身软弱、头痛、眩晕,继之出现眼睑下垂,瞳孔扩大、复视、斜视,以及眼内、外肌瘫痪,抬头困难、共济失调,体温正常或有低热,神志始终清晰、感觉存在。轻症患者可于4至10天内逐渐恢复,呼吸、吞咽、发音困难先行缓解、继之肌肉麻痹也渐改善、复原、视觉恢复较慢,有时需数月之久。重症患者可于发病后3至10天内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继发肺炎等而死亡。婴儿肉毒中毒的临床表现与上述不同,其首发症状常为便秘,继之迅速出现神经麻痹、病情进展迅猛,可致猝死。
肉毒杆菌中毒可以这样紧急处置:
食物变质后,一般都会停止食用,将变质食物扔掉,不过低龄幼儿有可能有中毒危险。一旦发现孩子有疑似食物中毒迹象,立即停止食用引起中毒的可疑食物,把这些食物保存起来,方便医生的诊断和分析。在孩子食物中毒2至4小时之内,且宝宝没有发生呕吐情况下,对宝宝进行催吐。催吐时可以用手指刺激孩子的咽后壁,让胃里残留的食物尽快排出。然后拨打120,或携带可疑食物立即送患者去医院,通过对可疑食物作细菌学检查,协助医生尽快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心脏复苏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抗毒素等药品。送往医院前可卧床休息,禁食,保护呼吸通畅,必要时吸氧。
如何预防?
当然是讲究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如果已经有罐盖鼓起或色香味改变,必须煮沸后扔掉,以杀灭细菌,防止继续污染其它食物。对食品原料进行彻底清洁处理。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腌腊食品,在制作时必须严格消毒。肉毒杆菌抵抗力不强,加热100℃煮沸1分钟该菌即被破坏。加工后的食品要迅速冷却并在低温环境储存,避免在较高温度或缺氧条件下存放,以防毒素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