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眼镜蛇(印度悬赏捕杀眼镜蛇)

悬赏杀蛇

在殖民期间的印度,曾经面临着眼镜蛇较多的烦恼,眼镜蛇数量多,导致了民众伤亡者众多,给民众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英国总督颁布了一条法令,民众每上交一条死蛇,即可获得一卢比的奖励。

该法令果然调动了大家捕蛇的积极性,许多贫穷的印度人都参与到捕蛇之中,并用捕蛇兑换赏金。全民参与捕蛇之后,当地的眼镜蛇数量果然下降地很快,但是政府发现,每天依旧有大量的眼镜蛇上缴。

原来全民捕蛇之后,虽然会导致野生眼镜蛇数量下降,但是民众们并不想失去这一收入来源,所以他们将一部分眼镜蛇饲养了起来,并依靠它们繁衍后代获得赏金。

政府意识到这一情况之后,取消了赏金,没想到这导致了更大的灾难发生。原来,政府取消悬赏之后,民众们就没了饲养眼镜蛇的动机,于是他们就把这些蛇都给放了,放归到野外的眼镜蛇继续繁殖,结果导致当地的眼镜蛇数量竟然比悬赏之前还要多。

后人将该事件称之为眼镜蛇效应,用来解释哪些本意是好的,但忽略了最为关键的信息,而导致事情变得更糟。在历史上,眼镜蛇效应比比皆是。

眼镜蛇效应

1897年,在殖民期间的越南,面临着老鼠泛滥的问题。我们知道,老鼠不仅偷盗粮食,啃咬家具,破坏农作物,它们还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以及携带跳蚤,导致疾病的传播,比如:著名的黑死病就是由老鼠所致。

在当时,越南河内的法国社区修建了一条现代化的下水道,然而这条14公里长的下水道成为了老鼠的天堂,它们依靠这条下水道快速通往其他地方。

为了消灭这些猖獗的老鼠,当地也采取了悬赏政策,不过我们知道,老鼠的遗骸腐烂后不仅会招惹大量的蚊虫,传播疾病,而且处理老鼠遗骸也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殖民地政府宣布,只要上交一条老鼠的尾巴,就可以获得一份赏金。

果然,悬赏发表之后,民众们上交了大量的尾巴。但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街上到处都是没有尾巴的老鼠。原来,民众们在捕杀老鼠时,并没有杀死老鼠,而是只砍掉了它们的尾巴,没有尾巴的老鼠能够继续繁殖后代,为民众们提供更多老鼠的尾巴。甚至有些人想要人工饲养老鼠,来获得丰厚的回报。

打破眼镜蛇效应

由于眼镜蛇效应的存在,使得人们非但无法把事情办好,反而会把事情搞得更加严重,也因此许多策略在制定时,就会考虑到眼镜蛇效应。

比如:美国佛罗里达州被缅甸蟒入侵,当地湿地、沼泽等被缅甸蟒占据,它们威胁着当地其他本土物种的安全。为了消灭泛滥的缅甸蟒,当地并没有悬赏猎蛇,而是举办猎蛇比赛,只要是有意愿的人们,都可以报名参加,接受相应的培训,然后在指定的时间里猎杀最多缅甸蛇的人获胜,能够获得相应的奖励。

除此之外,当地还聘请了专业的猎蛇人,专门猎杀缅甸蟒。不过他们采用的并不是赏金模式,而是雇佣了25名捕蛇人,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捕捉到的蟒蛇超过1.2米就能够额外获得50美元报酬,超过1.2米还会根据相应的体型增加赏金。

可能会有人说,那这些猎蛇人不会为了赏金,而饲养缅甸蟒吗?其实并不会,因为该项目只进行2个月,缅甸蟒来不及长大,捕蛇活动就会被取消,猎人们丧失了养殖缅甸蟒的动机。而且两个月后还会根据这一项目的漏洞进行补充,如此一来就能够从根本上防止眼镜蛇效应的发生。

其实眼镜蛇效应非常常见,除了河内的老鼠之外,德国的福利制度也是眼镜蛇效应,臃肿的福利制度已经严重影响了德国的发展,但他们已经无力回天了。既然眼镜蛇效应会让我们付出昂贵的代价,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策略时,一定要注意策略的漏洞,否则就会有弄巧成拙的效果。

搜索建议:眼镜蛇  眼镜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