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穷人思维非常可怕,也很可悲,它让无数人前仆后继,也坑害了无数人,这种穷人思维,就叫幸存者偏差!
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原因在哪?就在于人们更关注那些高学历却很落魄和低学历又很成功的人,不经意间忽略了更多高学历成功人士和低学历没有成功的人,这就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以前的股票,现在的知识付费、网上直播、自媒体,都有人赚了钱,看到这些赚钱的,一群人冲进去想要分一杯羹,认为他成功了,那自己就也行,这同样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但无一例外,共同点就是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那些存活下来的、成功的、功成名就的人物,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头脑冷静,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幸存者偏差现象,也是一种典型的穷人思维。
幸存者偏差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二战时期一个飞机防护的案例。
1941年,二战期间,应军方要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的沃德教授,通过其精深的专业知写了一篇《飞机应该怎样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机率》文章,提出种种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沃德教授根据飞机遭受攻击后的数据,分析发现:飞机的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相对来说则是最少被击中。据此,沃德教授建议应该重点强化机尾的防护,军方对此大为不解,认为既然机翼最容易被击中,那就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
沃德教授则坚持自己的看法,其根据有三:其一,他所统计的样本,只是根据那些平安返回的飞机;其二,被炮火多次击中机翼的飞机,似乎还能够安全返回;其三,飞机机尾很少被击中,并不是真相,而是万一中弹,其安全返航的机率就非常之低。
后来,军方被沃德教授说服,采用了他的建议,而后来的事实也表明该决策是无比正确的,那些看不见的伤痕才是最致命的!
这个案例有两个思维启示:一是那些战死或被俘的飞行员无法发表意见,因此数据的来源本身就存在严重偏差;二是那些作战经验丰富甚至经历过血战的飞行员的专业意见,也不一定能提升决策的准确率,因为他们中大多是机翼中弹、机尾未中弹的幸存者。
说到这里,要理解幸存者偏差就很容易,不过还是要给出专业的定义:当取得信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此信息就很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巨大偏差。
在现实生活中,穷人更容易受到幸存者偏差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亲戚做什么生意发财了或者我朋友去国外打工赚了大钱等等,其实,无论你的亲戚和朋友多么值得信任和尊重,也不能就此消除大量做这个生意没有发财的人和在国外混得很差的人,更不代表你去做了就能成功。
幸存者偏差也适用于投资理财和其他商业领域,幸存者往往被视为传奇,其做法被争相效仿,忽视了大量失败者,而如果你是效仿者中的一位,那很可能就是受到了幸存者偏差的影响。
幸存者偏差所产生的认知,看上去很美好,甚至会让你顶礼膜拜,但一不小心就会让你陷入误区,让你越来越穷,是一种很可悲的穷人思维。
那么,对于幸存者偏差这种穷人思维,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消除呢?这里再分享三点建议:其一,既然改变不了生存者偏差现象的客观存在,那就要努力改变自身的盲从性,既不盲目相信权威,也不盲目随大流;其二,无论多想赚钱、多想成为有钱人,在投资和商业领域,都不要只看那些所谓的奇迹,更不要迷信暴富,而是要看那些长期的、稳定的投资或商业榜样;其三,为了消除幸存者偏差,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人的成功,更应该关注他人的失败,要从他人的失败那里总结经验教训。
那么,对于幸存者偏差这种穷人思维,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