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海南非遗来到了澳门。
在澳门博物馆里,2023年“根与魂——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观众络绎不绝;在大三巴牌坊前,一场海南黎锦苗绣时装快闪惊艳亮相;在澳门郑家大屋,澳门市民游客现场体验海南椰雕技艺……
自6月30日2023年“根与魂——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澳门启动以来,这份极具特色的海南非遗气韵,点燃了澳门的热情。交流中,琼澳两地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上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展览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船型屋前展示黎锦技艺。海南师范大学供图
舞台展开
琼澳文化交流碰撞
6月30日晚,澳门大炮台花园,一场海南非遗展演拉开序幕。
舞台上,身着黎族苗族服饰的传承人、模特等次第登场,以歌舞、走秀等形式,轮番展现海南非遗之美。
远处,有流光溢彩的新葡京大厦、历史悠久的大三巴牌坊作背景;眼前,海南非遗的传统古韵和时尚活力相互碰撞,一幅文化交织相融的画卷徐徐展开。
“我平时喜欢听粤剧,今天第一次听到琼剧,浓郁的海南腔调令人耳目一新。”在展演现场,一场琼剧折子戏让澳门市民陈芬听得入迷。
在澳门,海南非遗的舞台还在延展。
7月1日上午,来自海南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在大三巴牌坊以独特的形式来了一场文化碰撞。15位模特身穿黎锦元素时尚服饰在大三巴牌坊前,迈开自信大方的步伐,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
2023年“根与魂——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走进澳门。省旅文厅供图
“好美!黎锦时装真好看!”游客蔡女士拿起手机不停地拍下画面。
在澳门卢家大屋、郑家大屋,还有海南椰雕、黎族藤竹编技艺等海南非遗项目的展示。浙江的小游客当上“黎锦练习生”,澳门本地姑娘成为黎锦粉丝,英国摄影师宣传海南非遗文化……澳门市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断增进对海南非遗的了解,琼澳两地民心相通、文化交融的故事也在不断书写。
思路打开
古老非遗有新市场
这两天,海南布黎布舍服饰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孟丽从澳门回到了五指山市,但她仍对此次澳门之行念念不忘。
此次展演,陈孟丽带来100多件黎锦文创产品,让她没想到的是,产品在澳门很受欢迎,雨伞、包包、小饰品等黎锦文创产品不到两天就售罄。
“原来我们的产品在澳门也很有市场。”这次出行,打开了陈孟丽的思路。
该公司生产的一些黎锦文创产品,由于纯手工、费时久,因此标价较高,“平时,有些顾客看到我们的价格就被‘劝退’,这次在澳门,许多人认可我们的产品,愿意为黎锦的工艺买单,我们今后也想进一步开拓境外、海外市场,让黎锦的价值被更多人认可和看见。”
作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十多年来,刘香兰带着黎锦去了全世界很多地方,但这次澳门之行,给了她新的启发。
“我们在展演时,大家都对黎锦很感兴趣。”刘香兰满脸自豪地说,这次展演让她感悟到,非遗传承人要拥抱新设计、新平台、新市场,为非遗产品开拓出海渠道、争取更多应用场景。
路径铺开
让更多非遗活起来
几百年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嬗变,赋予澳门独特的文化魅力,也形成和保存了相当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此次展演,海南不仅找到了舞台,也找到了非遗保护传承的启示。
展演期间,恰逢澳门传统民俗活动“哪吒诞”的举办,这项扎根于澳门本土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别具特色。2014年,澳门哪吒信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哪吒诞”当天,大三巴哪吒庙值理会组织了巡游、市集、街宴等纪念活动,现场十分热闹。
大三巴哪吒庙值理会会长叶达说,哪吒信俗在澳门影响力很大,每年“哪吒诞”前后,庙门前水泄不通,巡游队伍超过一公里。同时,大三巴哪吒庙还设计制作了许多哪吒文创产品,在平日里很受年轻人和游客欢迎。
在澳门,哪吒信俗、妈祖信俗等民间信俗,既是民间信仰,也是非遗项目,它们不仅是澳门珍贵的文化资源,更融入澳门人的日常生活。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保护部主任陈佩认为,澳门“哪吒诞”作为澳门的独特信俗,和澳门的哪吒庙旅游景点相结合,转变为一张当地特有的名片,打造了属于澳门独有的文旅民俗活动。
“这值得海南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学习,海南冼夫人信俗等非遗活动举办得也很盛大,但通常参与者以本地人居多,在之后的非遗宣传推广中,要注意挖掘海南非遗信俗独有的一面,将其打造成海南文化和旅游的新IP,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为自贸港发展注入新动力。”陈佩说。
在琼澳两地非遗传承人交流过程中,双方都希望针对信俗活动的保护与传承,有更深层次的交流与探讨。在澳门博物馆馆长卢可茵看来,海南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措施,也有很多值得澳门学习的地方。
“海南深入挖掘传承、创新利用非遗资源,在非遗产业培育中衔接乡村振兴整体规划,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共发展。这样的做法启发我们,要让非遗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更多非遗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卢可茵说,通过这次展演,澳门将赋予非遗更多当代价值,让更多非遗活起来,与时代共进、为人民共享。(海南日报海口7月5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