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惠州网
瘟疫,中国古代又称时行、天行时疫、疫病、疫等。我国对瘟疫的记载很早,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疾年的记载。春秋时的中医著作也对瘟疫的症状进行了描述。惠州地区在唐宋时期还被视为南蛮瘴疠之地,这里环境湿热,瘟疫频发。苏轼被贬惠州后,在其《到惠州谢表》中形容惠州:瘴疠之地,魑魅为邻。在其与友人的信件中更是描述了绍圣三年(1096)惠州瘟疫爆发的情形,当时瘴疫横流,僵仆者不可胜计,就连东坡先生挚爱的侍妾朝云也在这场瘟疫中去世。古代居民由于不了解瘟疫的传染途径,将瘟疫看作是由疫鬼散播所致。因此人们在瘟疫中往往求助于鬼神,在瘟疫发生前或过去之后,他们常常举行各种预防活动或庆祝活动,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惠州很多民间习俗便是对历史上瘟疫现象的反映,如游神、祈福、竞渡、醮会等,无不渗透着瘟疫的印迹。
游神除疫
古时瘟疫肆虐时,人们感到自身力量的渺小,因此采用游神的方式,期盼借助神明的力量制服疫鬼。游神又称抬神、神巡游、巡境等,一般是在元宵或神诞的日子举行,届时村民会从神庙里抬出神像巡游大街小巷,寓意把疫鬼驱离乡境。
明清以来,惠州的游神习俗多与瘟疫相关。每年正月,惠州汝湖镇南新村和仍中村有真君宫巡游活动,这里的真君指的因医治村民而被供奉的医灵大帝。每到元宵佳节,陈、林两姓村民,会进行真君宫巡游活动,该项活动从正月十二日静街至十五日进行巡游共历时四天。届时人们把医灵大帝副身抬上花轿,并有福德公、大士爷、关公等神相伴,在两个村子里巡游,祈求平安。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惠州惠环街道中洞村有缪藐大王巡游习俗,即抬龙轿。该项活动从明代延续至今。
祈福除疫
祈福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对神明的礼拜,求神明遣灾收瘟。人们通过歌舞祝福,这与古代的傩仪有着很深的联系。傩是一种缘起于西周的节日驱鬼仪式,即集体驱鬼舞蹈。惠州的很多祈福活动都保留着原来傩的影子。在今天依旧盛行的周田二圣宫祈福活动中,村民在供香祭拜关帝和炎帝后,女信士会充当古代傩仪中方相氏的角色,首先用客家山歌的形式唱祭文;接着跳围龙舞会,女信士挥舞着手中的吉祥棒,带领祈福队伍边唱边跳穿过象征平安吉祥的门,寓意驱邪逐魔、赶走霉运。在惠州的沙田皇母庙祈福活动中,有围龙舞和舞麒麟的内容,祈福信众紧随瑞兽脚步边唱边跳穿过四大朝门。在墨园元宵祈福活动中,也有许多傩的仪式。可见,惠州人在祈福活动中保留古代傩的遗风,从而达到祈福神、驱邪魔、除瘟疫、免灾星的目的。
竞渡除疫
竞渡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前身更是一种禳灾仪式,即用船送走各种不详。今天在惠州市博罗县的石湾镇,仍保留有明清时期的竞渡习俗。石湾龙舟下水前有隆重的祭拜仪式,祭拜物品有金猪、香火、蜡烛、元宝、爆竹等,竞渡前有采青的环节,然后龙舟赛才正式开始。
其他除疫方式
除了以上除疫方式,还有打醮除疫、舞龙除疫、撒豆除疫等。明清以来,惠州盛行打醮习俗。打醮的目的就是使村境内疾病不作,时疫远离。打醮大多以本地影响较大的神庙为中心,普请境内各种神祇等。惠州多地还有舞草龙的习俗。舞草龙的实质是用龙将瘟疫收走,在特定地点予以焚烧,藉此象征送走了瘟疫灾厄、求得一方平安。惠东吉隆和惠城汝湖上围村和下围村均有这种习俗。
而大豆、赤小豆用于瘟疫的预防由来已久。汉代人们便以米豆来防止瘟疫。当时的人以米来代表天花,杂豆代表麻疹,将米豆抛于流水中,以表达将瘟疫驱除之意。南北朝时,在惠州罗浮山修道的葛洪借鉴了这种以豆类来防止瘟疫的方法。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断瘟病,令不相染,……取小豆,新布囊贮之,置井中三日出,举家男服十枚,女服二十枚。
惠州与驱瘟有关的仪式习俗多在秋冬季节举行,这也和历史上惠州瘟疫多在秋冬季节发生有关。惠州的驱瘟习俗反映了人们送走祸患、获取安康的美好心愿。如今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足发展,人们已经不需要依靠讲迷信送瘟神之类的活动来祈求健康平安,各种与瘟疫有关的习俗更多的具有民俗娱乐的性质。
(陈政禹 袁学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