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三潭印月的来历 三潭印月的来历简介

大家都知道,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

可谁又能想到它最初与治湖有关,还是苏东坡命人造的!

当初,苏东坡第二次来杭,任职知州。那时西湖淤塞,湖水干涸。昔日繁华富庶的人间天堂,风华不再。

苏东坡亲自沿湖考察,连写两道奏章。凑足治湖经费后,开工。仅半年时间,治湖工程就大功告成。西湖周围30里,以山为岸,烟水苍茫,恢复唐时旧观。

为了根本消除西湖淤塞的隐患,苏东坡把湖面分配给人们种植菱藕,并在湖上建了三座小石塔,禁止在石塔以内的水域种植。后来这三座小石塔就演变成了三潭印月的景观。

同时,苏东坡还利用葑泥,堆筑了一条长堤,上面建造了跨虹、东浦、压堤、望山、锁澜、映波六桥,沟通了里湖和外湖。堤岸两旁,又种植了芙蓉、桃、柳等,花开时节,如同一片云锦。这长堤就是现在的苏堤。

老百姓感谢苏东坡疏浚了西湖,听说他爱吃红烧肉,到了过年,都来给他送猪肉。苏东坡觉得,这猪肉应该和数万疏浚西湖的民工共享,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用他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分送到每家每户。

苏东坡的家人在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结果烧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如今,这东坡肉已成了杭州的一道名菜。

当然,苏东坡为杭州做的,不仅仅是疏浚西湖、增添一道美味佳肴,还有更多惠民大事迹呢!

一切都得从他第一次来杭州说起……

浚修六井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任职通判,地位在知州官之下。到任后,他充分调查杭州民情,发现六井堵塞,无法供水。居民饮水要去西湖或十数里以外的溪泉边取用,挑担往返,不堪其苦。

这六井,又称钱塘六井,唐代宗时李泌引西湖水凿的,包括相国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龟井、小方井。

由于水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苏东坡与当时的杭州知州陈襄决定疏浚六井。经过两年的整修,六井浚修完工,井水充盈。熙宁七年(1074),陈襄和苏东坡相继调职离开,杭城百姓热泪送行。

抗灾救灾

苏东坡自己大概也没想到,15年后会再次来到杭州,成为杭州知州。这大约就是命定的缘分吧!

但是,刚到任的这一年年初,杭州遭受了严重的水灾,早稻无法种下,到了五六月份,晚稻刚刚种下,又遭到严重的旱灾。顿时,米价飞涨,百姓生活成了问题。

苏东坡一面上书朝廷,调拨粮食钱财救济,一面请求免缴浙西一路当年1/3的上供米。此外,他还将皇帝特赐的一百道度牒卖钱换米,分发给饥民。杭城百姓因此得到救济,没有一个因饥饿而死。

设立病坊

世事难料,许多人躲过了饥荒,却没有躲过瘟疫的肆虐。当时地方上并没有公共医疗设施,怎么办?

这时,苏东坡再次出击。拨出公款二千贯,自己带头捐赠黄金五十两,再进行众筹,建了一所病坊,取名安乐坊,专门收治穷苦病人。

据考证,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公立医院。这所病坊后来搬到西湖边,改名为安济坊,直到苏东坡去世时依然存在。

治河小能手

苏东坡一直都很重视水利,从第一次到杭州,就开始疏浚六井。这一次,他开始治河,疏浚沟通大运河和钱塘江的两条水上交通要道——盐桥河(即今天的中河)与茅山河(位于今中河、东河之间,南宋时废)。

他调集1000多名地方军士,日夜浚挖,历时半年竣工,此后船只可以顺利通航。

杭州老市长苏东坡,既是一个负责的地方父母官,又有浪漫的文学情怀。他那首仅仅二十八个字的晴雨之歌,成为永久流传的西湖绝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对于这样一个实干又浪漫的老市长,大家有没有秒变迷妹?

保护知识产权

内容来源:《杭州简史》

图片来源:网络

搜索建议:
热文

 第一次看冰雕作文

第一次看冰雕作文3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展开)

热文

 【歌词】谁都不必说抱歉 / 歌手...

你我之间作词:聂杰作曲:周琦演唱:阿初歌词千寻凌晨三点仍未眠望向空无一人的枕边想象这是你给的错觉路过街角咖啡店橱窗倒映是你熟悉的脸触摸一瞬间爱早已消失不见你我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