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是我国古代六大节日之一,又叫女儿节、春浴日、三月三。 明黄佐《泰泉乡礼》中有元夕、上巳、端午、中秋、重阳、腊日立为六会之述。古人采用的干支纪日法,一个周期为60天,这60天中就会有六个巳日和人们相遇,它们分别是: 乙巳、丁巳、戊巳、己巳、辛巳、癸巳。且依据每月巳日所处之旬,又有上巳、中巳、下巳之分。《泰泉乡礼》中所说的上巳是与之不同的。为什么不同呢?因为,它仅仅指是农历三月上旬之巳日,虽然亦云上巳,但古人把它规定成一个节日了。今天似乎成为农历三月初三的代用之词了。《辞源》解释说:【上巳】,农历每月上旬的巳日。三月上巳,为古代节日。汉以前,上巳必取巳日,但不必三月初三;自魏以后,一般习用三月初三,但不定为巳日。元曲先白仁甫墙头马上有‘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节令’语,说明有些地区仍有用巳日的。参阅后汉书礼仪志上、宋书礼志二。《周礼·春官.巫》:女巫掌岁时祓(音fu二声)除畔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畔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由此可知上巳日,是华夏先民用水、用香草,并采取沐浴或薰浴之法,来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论语》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音yu二声),咏而归。《后汉书·礼仪上》云: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音zhuo二声),祓除去宿垢疢(音chen四声,泛指病疾)为大洁。上述文字中的第一层意思:上巳祓禊除灾。那是指开春人们通过到河里洗濯宿垢的形式,让灾厄、疾病、晦气随水而去,含有祈福之意。第二层意思:上巳临水玩赏。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农历三月初三。其活动内容已演化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临水宴饮了,唤作禊饮,又叫曲水流觞。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书圣王羲之举行的会稽山阴兰亭修禊之会,它成就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唐代上巳节的活动形式上除了祓禊、禊饮之外,又融入了春游踏青之内容。杜甫在《丽人行》 诗中赞美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宋代以后,上巳节风俗在文献里的记载已不多见,然上巳节习俗仍在流传,直至今天。
上巳节的来历存有诸说,谁是谁非,不能结论。本文择其三说略述:
一、纪念伏羲氏。传说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了八卦,创造了文字。他结网捕鱼,擒鸟围猎,扩大了先人的食物范围;他发明了瑟,创作了曲,活跃了先人的娱乐方式,可谓中国古典记载里最早的"王"。河南淮阳的太昊陵古庙,是中国现存纪念伏羲规模最大的庙宇,成为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人们拜祖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
二,纪念黄帝诞辰。相传轩辕黄帝出生于农历三月三,故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据传,生于有熊国的黄帝,为部落首领,他先后击败炎帝,战胜蚩尤,统一了华夏,被后人尊其为中华人文始祖。河南新郑近年被认定为有熊国黄帝故里。
因而,黄帝故里自2006年以来每年的拜祖大典,都吸引着数十万计的海内外华夏子孙寻根拜祖。
三,纪念道教真武大帝
农历三月三又称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之日,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帝。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等道教宫观,每年农历三月三日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拜祭。其他地方道教信徒们在这一天或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
除此之外,尚流传有西王母寿诞、生殖崇拜、兰汤辟邪等说。但缘笔者诠才末学,虽腔抱尽述之意,但思愧尽详之笔,又恐言失,故不赘云。
我们知道, 古上巳节的核心为祓禊, 其中 祓是除恶的祭礼,而禊乃祭礼上临水清洁之步骤。因古人有水域为阴界入口之观念,所以在春天草木萌动苏醒的时候,先民们会在水边举行仪式,招魂续魄祈求生命的安详。有关资料还介绍说,祓禊仪式还包含有求爱和乞子的之意,表现了先民们对生命延续的寄托。晋张协《洛禊赋》中浮素卵以蔽水,洒玄醪于中河。南北朝诗人庾肩吾的《三日侍兰亭曲水宴诗》中踊跃赪(音cheng,一声,红色)鱼出,参差绛枣浮"之述,所反映的都是食浮卵、浮枣乞子的习俗。
虽然古人春水清洗污渍免疫的习俗已被现代人洗浴方式冲刷的一干二净,但时下踏青游春的活动还仍在继续着。在河南汝州、陕西商洛等其他地区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前后,还见到许多的乡村人走向山川,城中人飞出高楼,他(她)们或伴游或独行,或听水或赏花,或写生或拍照,或吟唱或挥毫,或攀崖攀枝,或野宿野炊。不同性格的人们选择着不同喜爱的方式去拥抱自然,拥抱春天!
目前上巳节用荠荠菜包饺子,用荠荠菜煮鸡蛋的风俗农村人还仍然保留。荠荠菜生长在田埂地头,闲滩荒垓上,它鲜美爽口、营养丰富。现代中医学研究显示,荠荠菜味甘淡、性微寒,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清热利尿之功能。
上巳节习俗因区域不同而各具特色,使得三月三节日的内容更绚丽更多姿。中华民族历来善于创新,让我们通过挖堀历史,走访民间,收集更多的故事和资料丰富上巳节,添彩上已节,以使祖先留下的这一笔文化遗产更加的发扬广大!
王国成 段争利
2022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