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胚亚目—无螯下目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甲壳亚门
多甲总纲
软甲纲
真软甲亚纲
真虾总目
十足目
腹胚亚目
无螯下目
无螯下目(学名:Achelata),也称无螯虾下目,是十足目腹胚亚目下的一个下目。无螯下目得名于其下的虾没有螯这一事实,“Achelata”来自希腊语,其中α-即a-为“没有”之意,χηλή即chela为“螯”之意。它们拥有扩大的触须,幼体则为特殊的叶形幼体。
无螯下目包含龙虾科和蝉虾科这两个现存科,另外还有坎虾科和三脊虾科这两个已灭绝科。两个现存科的化石记录都可以追溯到白垩纪。另外两个化石科都只有一个属,其中Cancrinos生活于侏罗纪至白垩纪之间。也有人认为无螯下目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3亿4100万年前。
1.下属科
龙虾科(Palinuridae)
蝉虾科(Scyllaridae)
拟平虾亚科(Arctidinae)
扇虾亚科(Ibacinae)
蝉虾亚科(Scyllarinae)
扁虾亚科(Theninae)
坎虾科(Cancrinidae)
三脊虾科(Tricarinidae)
2.蝉虾科
蝉虾科(学名:Scyllaridae),是无螯下目下的一个科,目前共包含4个亚科20个属89个种类。
蝉虾科与龙虾科相比较,最大的不同是蝉虾科具有扁平的第二触角。
(1)特征
体甚平扁,有眼眶,第二触角宽而平扁,不具触鞭。分5个属,即蝉虾属(Scyllarus)、扇虾属、扁虾属、拟扇虾属(Parribacus)和拟蝉虾属(Scyllarides)。
(2)栖息环境
深海及近海海滩均有分布。
(3)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镇沿海,台湾沿岸。
世界分布: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自非洲东岸至日本、夏威夷、澳大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
(4)渔业利用
近海海滩蝉虾分布极为稀少,个体较小,可挖掘,用于煎炸烹食。鳞突拟蝉虾为龙虾渔业的次要渔获,产量不高,一般是由潜水捕捉,偶尔也为底刺网或拖网捕获,虽然拟蝉虾只有时见於市面(且多为活虾),但它们肉质味美媲美龙虾属种类,近年来价格更有接近龙虾之势。
(5)食用价值
蝉虾类可食用,个体较大的种有一定经济价值,早已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历史较久。
(6)南极岩礁扇虾
南极岩礁扇虾(学名:Parribacusantarcticus),甲壳纲、十足目、龙虾总科、蝉虾科(Scyllaridae),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域,是中国东海、南海常见的海洋食用经济物种。
①形态特征
身长10-20厘米。身被坚硬甲壳,表面布满颗粒和短毛,身体扁平,形状像把扇子,其拟态的深褐色很像穿旧了的草鞋,闽台地区也称之为“草鞋扇虾”。额角呈小五角状,有五对脚,无钳;指节呈钩爪状,与其捕食附著在岩石上的腹足螺类有关;体侧边有锯齿,腹部短小、分节;尾呈瓣状;运动器官不发达,只能在海底缓慢爬行。
②生活习性
南极岩礁扇虾主要栖息于珊瑚礁或深海岩礁,南极岩礁扇虾常独居或集小群活动,渔获量小,为底拖网偶捕的渔获物。由于形状独特,泰国沿海的旅游区常制成标本出售给游客。
(7)毛缘扇虾
毛缘扇虾,学名:lbacusciliatus ( Von Siebold ),系甲壳纲十足目 龙虾总科 蝉虾科(Scyllaridae)的海洋虾类,俗称”虾排。
①形态特征
身体极为扁平,背面颇为平滑或稍具陷点。长可达19公分,头胸甲具鳃脊及颈部缺刻深,后侧缘裂为7至8个大齿,眼窝位于头胸甲前缘,第二触角宽扁且无触角鞭,第五腹节后缘具中央刺,侧甲朝外。
头胸甲中间脊上有4个明显的突起,前侧齿简单,后侧缘具7至8齿。眼眶后部的缺刻小而浅。头胸甲前缘中间成1棘状突起。前额板的前缘呈1对三角形。各腹节侧甲呈刀形,尾节宽大于长。第3颚足长节膨大而成椭圆形。其腹面有8条横沟。雄性第5步足不成亚钳状。
身体呈淡黄褐色,背面参杂有红褐斑,头胸甲腹面及步足褐色和白色,卵为橘色。
毛缘扇虾头胸甲极扁平,体被褐红色硬甲,眼睛位于头胸甲的前方,侧缘锯齿状,具绒毛;腹部比较短小,具分节;尾部呈薄扇状;腹足五对,无钳,不发达,只能缓慢在海底做匍匐爬行,偶能利用其腹节的屈伸做短距离游动。
②分布范围
栖息在37至400米水深之沙泥底质的大陆棚平坦海域,平时潜伏在海底的浅砂中。
毛缘扇虾系海洋虾类,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海域,中国东海、南海偶见,为食用经济物种。
③营养价值
毛缘扇虾是一种营养丰富、汁鲜肉嫩的海味食品。其肉质含水分较多,肉味鲜甜嫩滑,淡而柔软,并且有一种特殊诱人的鲜味。每年春季是其产卵的季节,此时食用为最佳。肥壮的虾蛄脑部满是膏脂,肉质十分鲜嫩,味美可口,可惜壳多肉少。但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0%,脂肪0.7%,以及维生素、肌苷酸、氨基丙酸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8)东方扁虾
东方扁虾(学名:Thenusorientalis)是蝉虾科扁虾亚科扁虾属的唯一一种生物,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沿海。其种加词“orientalis”意为“东方的”。
①外形特征
头胸甲背腹扁平,呈倒栉形状,表面粗糙布有颗粒。正中线隆起显著,列生3齿。前额板的前缘有一对巨大的棘。眼窝的上、下缘各具3齿。尾节近似正方形,短于内外肢。很小而柄短,容纳于前侧甲的眼窝中,仅角膜露于眼窝外。胸部腹甲正中线上各有小刺突,在后者增大。
②繁殖特征
东方扁虾系雌雄异体,异体受精。在福建海区,东方扁虾抱卵季节为3月~10月中旬,高峰期是3月中旬~4月中旬 [3] 。最小抱卵雌虾头胸甲长为54mm。东方扁虾头胸甲长与体长之间的关系显示了雌雄二态现象,这一现象明显地与产卵有关的特征相关联。卵巢重新发育的现象在抱卵雌虾中很普遍,因此东方扁虾在一年内可多次排卵、抱卵。卵径平均范围为0.96~1.29mm,个卵重平均范围为0.575~1.000mg,卵径和个卵重都随胚胎发育的进展而增大。抱卵高峰期捕到的成熟东方扁虾雌虾多于雄虾.雌雄比约为3:1,且雌虾大多抱卵。这可能与交配习性及抱卵的雌虾大多栖息于浅海易被捕捞有关。
③分布范围
东方扁虾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的热带、亚热带海域,包括中国的东海和南海沿岸、东非、波斯湾、红海、日本、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
在我国,东方扁虾分布于浙江舟山以南,东海、南海。
自然生境中,东方扁虾栖息于8~140米水深的大陆架软泥或碎砂底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