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缺宅男女1

敲黑板了,继《飞虎之全面流通》之"沪港通"、《点金胜手》之"比特币"之后,今天要讲的TVB剧是《缺宅男女》,光听片名就知道与房子有关,楼价飙升,像我们这样的普通打工族就只能望楼兴叹,唉,买不起啊买不起。楼价不仅仅是中国内地热议的社会问题,在香港同样普遍存在。

《缺宅男女》讲述了在不足七百尺的陋室里居住着一家四兄妹的故事。开拍之初,就被各大媒体称为"港版蜗居",因为两剧都是讲述小市民如何为买房置业辛苦奔波,也讲述了在面包和爱情之间如何艰难抉择的人生故事。当然啦,咱们还是围绕"房子"展开故事吧。

据统计,香港的房子是世界上最贵的,而且香港的房价是按尺计算,不是平方米,每尺约0.09m2,租金高达300元,这还只是租房子,想要买房子的,至少需要全家20年全部的积蓄。整个香港约有一半人住在公屋里,但"家"始终是中国人传统观念里的"避风港",而"家"的感觉建基于"安居",没有安定的居所,家难以安稳。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买房子呢?买房大军覆盖全国,甚至国外!房产中介莫妮卡·杜说"中国人喜欢买房,即使他们不买澳大利亚的房子,也会购买加拿大的房子,英国的房子,他们天生如此,就喜欢买房子"。理论上说是没错的,不过准确的说,应该是有钱人都喜欢买房子,其他人都只是被迫买房子罢了。

就如《缺宅男女》讲述的,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了,为何还要买房!得知原因的我是泪流满面啊,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令人无奈的婚恋条件,以及户籍与学区的捆绑,都是疯狂买房的驱动力,原因的广泛,也不局限于此。

1. 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经济造就了这种观念。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中国古代一贯重农轻商,认为只有务农才是本分,而务农就离不开土地,土地是跑不了的,人也就一定要定居。房子不仅是居住的需要,更是财富的蓄积,象征着地位和荣耀。这是一种传统的高密度、交错相连、相对稳定的居住习惯。这种习惯已经在社会各方各面渗透,所以国人思想里,对于在某个地方稳定安家置业的认同感很强烈。

除了经济层面,还上升到了理论层面,孟子曾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大概就是说有固定资产、固定收入的人才会向善守法;而没有固定资产、固定收入的人,就会作恶违法。统治阶级自然也会鼓励大家建房子,老老实实的住下来。这样才没有人胡来,没有人造反吧。

2. 无奈的婚恋条件

房地产业界的一个讲法-----"岳母推高房价",现在的普遍结婚条件是必须要有房子,而拥有住房成了国内男性婚配的重要"筹码"的首位,这种情况在大中城市尤为严重。去年《婚姻法》的新司法解释更加增加了大量女性购房需求。《缺宅男女》里也说道过,夫妻两个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才会幸福,租房是不幸福的。

不禁想要调侃一下,想起了在李嘉诚的发布会上,有人提到现在很多女孩子没房就不结婚,问他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李嘉诚笑着回复说:"不能把买房看得太重要,如果女孩子说没有房就不结婚,那如果是我,我就会说,不如趁年轻你再找一个吧。不可能很年轻就要买房。"

3.户籍与学区的捆绑

Ok,结婚的时候岳母没有跟你要房子,让你混到了婚后生子,那么问题又来了,中国目前是国际上少数仍然实施户籍限制的国家。而户籍对于老百姓的医疗、教育、工作、养老等往往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住房就是户籍的"载体"。医疗,工作,养老你可以会将就着,但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幼儿园,小学,中学等等,你都会为他选择一个最优的,学区房又成功的夺走了你的存款。

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城市化、工业化,也让中国人口每年以二千五百万的巨量向大中城市"涌进",住房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成为各地政府的难题。地方财政连解决本身城市户籍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都九牛二虎,何况每年还有如此庞大的"新增临时户籍"。

综合来看,中国的住房问题有上述客观因素,也有"两高两低",税负高、贫富差距指数高、社会保障低、部分管理效能低的内在因素,所以,现在的楼市调控,如果不能从根本性解决上述问题,房价仍然是很难调控的。有人算过一笔账,用尽一生的时间买房子,对于我们这些缺宅男女来说,还不如每天去住经济型酒店,当然啦,也要看你能活到几岁。

搜索建议:缺宅男女1  缺宅男女1词条  
热评

 【歌词】南使展昭 / 歌手:太极

用万众怨天悲声作我的心声哪惧冷雨盖过我本性为国我心忠贞最恨恶党官兵试问世界哪里有公正遍历长夜旅程期望再有美景哦......道理要数不清世俗太不清醒决定以我勇气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