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精”心 让调查研究出实效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下发以来,全国各地正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下基层、到一线,进企业、访群众,查矛盾、问需求,如火如荼。但部分党员干部开展调研工作时出现碌碌却无为、疲惫却无果等先现象,究其根本是事前无筹谋,行动打折扣,研究不深入等原因。要确保调查研究见真章出实效,就必须要步步“精”心,谋定后动,对症下药,破题出策。
精谋划,谋定而后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调研设计是调查研究最关键环节之一,调研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研究的可靠性和实效性。然而,有的党员干部不注重调研前期的准备工作,调研方案潦潦草草“瞎设计”,
匆匆忙忙“乱复制”。所以,调查研究要严格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要牵头1个课题,针对自己所负责的相关领域或工作中最突出的难点问题进行专项调研。直奔“问题”去,聚焦问题靶向,选定调研主题,确定调研方向,拟定调研方案,把调查研究的准备工作做充分、做扎实、做细致。要注重把工作推进的重点、社会关切的热点、群众关心的焦点等内容,作为调查研究的选题和方向,深入基层一线,全面了解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所急所难。要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调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多到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发现问题、解剖“麻雀”,真正做到带着困惑“下去”、怀揣办法“上来”。
精民情,对症而下药。 当下,与群众感情疏远、犯有“机关病”的领导干部不在少数,这些干部到基层调研只为完成政治任务,领导去检查他就去,领导一走他也走,跟领导“捉迷藏”,缺乏主动了解的热情,更缺乏调查研究的耐心。有的党员干部对基层人民的疾苦视若罔闻、对基层的问题视而不见、对解决基层的问题毫无热情、对基层干部的说法人云亦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的根基在人民,人民群众最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政策好不好、执行到不到位他们最有发言权。所以,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轻车简从,按照“四不两直”的要求,走进农村社区、走进企业工地、走进生产一线、走进学校医院,采取座谈交流、个别访谈、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耐心听取一线党员和群众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真正用脚步去丈量工作的深度,把脚印留在一线,把口碑立在民心。
精研究,破题出良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要将解决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落脚点”,调查研究不能止步于将问题“照单签收”后,就一调了之、只调不研,而要在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上下功夫,确保调研工作“有头有尾”。广大党员干部在完成调查之后,要将前期发现的问题逐项列出清单,并对其进行归类、归纳,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把感性的认识理性化,真正抓住事物本质特征,有针对性制定“纠治良策”,做到“完成一个,满意一个,销号一个”。要多渠道多形式转化运用调研成果,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及时将形成的调研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服务决策的意见建议,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落下去、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实起来。
( 大英县机关事务保障中心 黎虹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