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弘一法师是个大才子,风度翩翩的他在日本求学,有一日本妻子。38岁时辞去教职于虎跑寺庙落发为僧。
妻子携幼子问他:"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
弘一回答:"爱就是慈悲。"
随后一直将寺门紧闭不与相见。
这像不像一种冷暴力?这是不是一种冷暴力?
刚开始,我一直不解。遁入空门像是一种逃避世事的回避行为。
对于女人和孩子来说,像不像一种遗弃?
事实不然,冷暴力是指:出现矛盾的双方,不通过殴打等肢体暴力的方式解决,而是出现冷漠,轻视,放任或疏远的精神暴力形式。
李叔同的离开并非是真正冷暴力。
事实上,在弘一法师决定皈依佛门之前,与妻子的一封信中如此写道:
"诚子,关于我决定出家之事,在身边一切事务上我已向相关之人交代清楚,上回与你交谈过,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是早晚的问题罢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你是否能理解我的决定了呢?若你已同意我这么做,请来信告诉我,你的决定对于我十分重要。对你来讲硬是要接受失去一个与你关系至深之人的痛苦与绝望,这样的心情我了解......。"
而在妻子携子上门挽回丈夫的时候,虽然大门紧闭不予相见,仍旧剪下一缕胡须托老友转交妻儿并托人将妻儿送回日本。
在与妻子的交流中不仅柔情而且细心周到。
冷暴力则不然,那是与你连争吵也没有,连话都不想说,除了不愿见到你,一味逃避你,无论你做任何事,他都不想与你有任何交集,无论你做什么事都得不到他的回应,就像跟一个活死人在一起生活。
究竟什么导致了冷暴力的产生?
两方面原因:
一.母婴依恋关系中的互动模式的延续。
依恋关系: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到安全的心理倾向。
在哈洛的恒河猴实验中,发现食物并不是依恋的基础,与母亲温暖而舒适的身体接触才是安全感的源泉。养育者温暖的怀抱,对孩子的抚摸,充满爱的注视与回应,都是婴儿不可或缺的依恋联结。
根据母亲离开和回来时孩子的表现,产生了三种依恋类型:
1.回避型:对母亲的行为十分冷淡,母亲离开时并不十分痛苦,回来时,也不主动恢复与母亲的接触,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而故意不看母亲。
2.安全型:母亲离开时显得有些难过,只要母亲一回来,儿童便会回到母亲身边,稍微安慰下容易平静下来重新玩耍。
3.焦虑-矛盾型:刚开始时儿童离不开母亲,几乎不去探索环境,母亲一旦离开,会放声大哭,母亲一旦回来,却又表现出矛盾的反应,一方面与她接触,一方面又拳打脚踢拒绝接触。
冷暴力属于回避型。因为害怕被拒绝,所以索性先拒绝以免被伤害。
2.在新的互动关系中的获益。
在新的互动关系中,一方用冷暴力的形式,以此惩罚对方,让对方在精神上矛盾而自责,那么使用冷暴力的一方以此获益,获得了不费力而能够让对方难受并且受制于自己的好处。那么被施加冷暴力的人在下一次与之交往之前,会考虑是否自己"做错了"或者是否"不符合对方要求了"的想法,以此谨小慎微变成讨好型人格的人。
又一位被丈夫一直冷暴力的家庭主妇如是说:"今天如果我削的苹果,他吃了,我会快乐一天,如果他都拒绝,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我就觉得自己好失败,全面被否定。"
冷暴力的"善用者""频用者"利用对方爱自己的优势,不断养成对方"讨好型人格",以此控制对方左右。这是冷暴力里最可怕的后果,失去自我。
冷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它让人迷失自己;
让人成为别人想要你成为的人;
轻易地造成核弹似的威力,并且后果不予承担,因为归罪于对方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施加冷暴力的人可以用非常多的理由来否定施加了冷暴力。
"你这样想,我也没办法!"
"谁让你这样做,又不是我。"
"你自找的。我又没说过什么。"
是的,没有说过什么,那些无声的行为,真在一点点吞噬那些没有自我的人,那些急切想要从亲密关系中找到自信的爱人。
可惜,所托非人,但愿,早点顿悟。
爱不是手段,而仅仅是爱,爱是让对方更好,而不是更糟。
我是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萤火虫老师,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