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好文:病人心情不好怎么办

抑郁症的亲属和朋友可能都知道,抑郁症患者一般都会有一些认知和情绪方面的问题,比如完美主义倾向、非黑即白、绝对化的要求或者灾难化的思维倾向等,有时候感觉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看不到希望或者看不到积极乐观的一面,只能看到片面的或者阴暗的一方面,这些都是抑郁症患者在认知方面的倾向。

这些问题,有的和抑郁症的病因直接相关,有的是抑郁症的症状和表现,如果不理解这些,那么,就可能没办法真正地理解抑郁症患者,也没有办法接纳抑郁症患者。

如果没有接纳,平常的日常生活当中,和患者谈话的过程中,双方都会感觉到别扭,甚至经常不欢而散;而如果做到了完全的接纳患者,关系就才会变得容恰,这样才有利于积极的治疗疾病。

在没有接纳患者之前,你可能不理解他的症状和感受,家属很可能就会对他有不满意的地方,这些抑郁症患者自己也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必要理解、尊重和认同感,患者会感受到家属在要求他改变,在给他压力。

而事实上,家属提出来的有些要求,在患者没有得病的时候,可能是很合理的要求,患者也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合适的地方;但是他现在得了抑郁症,他的感受就会完全不一样。

比如,曾经有一个抑郁症患者对我说,老师你很难相信,我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我竟然不敢出门买菜,这种感觉是如此真实而又让我羞耻,向别人说这些感受,我都难以启齿。作为心理咨询师和曾经抑郁过的人,我非清楚,他说的真的。

抑郁患者在发作期间的内心痛苦,以及患者的内疚和自责的感受,对于大多数抑郁家属以及不太了解抑郁症的人来说,用正常的思维是很难了解的。

如抑郁期间典型的负面情绪、症状还有:消极,自责,内疚,绝望,无意义感,兴趣丧失,没有活力,不想动,什么也不想做,只想躺在床上,等等。

因此,抑郁症家属在给患者提一些建议的时候,经常会有刚才我说到的那种情况。家属要能意识到,正在抑郁期间这位亲人,他已经不是健康时的那个亲人了,得病时的感受与健康时候完全不一样,因此,你的一个小小的建议,对他来说可能是巨大的压力,也可能是一种刺痛,甚至是伤害。

因此,要解决标题里提出来的问题,如何让他听别人的建议?

最重要的一点,家属要知道患者的真实感受,做到完全的接纳。

这就又回到我们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问题,即接纳患者是帮助他的前提。但是,如果暂时还没有做到完全的接纳,或者做得还不是很好,那怎么办?

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四个方面的做法供大家参考,在您没有完全做到接纳之前,可以尝试着按照以下四个方面去做。

有的读者朋友可能会问,谈话还要找时机吗?他是我的亲人,我们是非常亲密的关系啊?什么时候想谈不就谈了吗?

如果没有得抑郁症,如果他是和平常一样的健康人,的确如上所说;但是,作为抑郁症患者,他的身体情绪状态是不稳定的,可能经常是处于极度痛苦的状态,认知可能出现偏差,情绪控制功能也出了问题,这个情况下,就需要面对这些问题。

怎么挑选时机?找什么样的时机?家属要用心观察患者,他在一天的不同的时间段,或者在几天当中,找他比较放松和相对平静的时候,找他状态稍微好一些的时候,这个时候去和他谈一些正式的或重要的问题。

不要在他正在抑郁发作时,正在痛苦的时候把他叫过来,或者,在他不愿意或没兴趣的时候,非要去和他谈问题,这样会加剧他的痛苦,会让他非常难受,也会不耐烦、反感、排斥,这样,当然也不会有好的谈话结果了。

在同一天里,抑郁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状态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大多数患者在上午起床的时候,症状会比较重,晚上症状会稍微轻一点,这是抑郁症通常地晨重夜轻的特点,如果是这样,谈正式的问题或建议,就最好放在晚上,他状态稍微好的时候,可能效果就会稍好一点。

如果持续几天都找不到合适的时机,那要怎么办,难道就不谈了吗?就不能给患者一些积极的建议吗?当然也不是的,这个时候家属可以观察他一般在什么时候稍微放松一点,可以跟他约定一个症状稍轻一些的时间来谈。

比如说,家属可以这样说,今天晚上,我们吃完晚饭后某个时间,我们一起来聊一个什么话题,你愿意不愿意、想不想聊?这样提前预约一下,让他有个心理准备,让他有一个放松的态度,如果连这种情况都不能接受的话,说明他和家属的关系紧张 ,或者他的抑郁状态是比较重的,他还处于很痛苦、很封闭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可以暂时不要谈。不谈,也是一种接纳。

这个时候一定要坚持积极正规的医学治疗,比如,按时按量吃药,如果吃药已经很长时间了,超过一两个月了,患者还是这种状态的话,那么可能需要去复诊,请精神科医生考虑是不是有必要换药或者加量,等等这些问题,让医生去解决,要尽快让这种抑郁状态得到改善之后,能够正常的和家人交流的时候再去谈比较正式的问题,家属需要耐心、需要等待。

而且,以上这种情况,家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观察患者有没有轻生、有没有自伤、自残倾向或者行为,一定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

第二、不否定、不挑剔、不抱怨

家属在和抑郁症患者谈话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做到这三个不,不否定、不挑剔、不抱怨。

因为,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有自我否定的倾向,有自责、自罪、内疚的症状,有的甚至有绝望感,毫无信心,看不到任何希望,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等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家人再否定他,再挑剔和抱怨,对患者来说是二次伤害,因此,一定要避免不要轻易否定他,也不要在他面前抱怨或者挑剔他的一些行为。

比如说,白天怎么总是睡觉啊?为什么不去工作呀?为什么不学习呀?等等这样的话题、这样的内容,尽量不要说,这样只会对他形成更大的伤害,让他更无奈甚至绝望,让他感觉自己真的是一无是处了,如果病情很重的话,还可能加剧患者自伤和轻生的想法,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倾向。

因此,要注意在抑郁症患者面前不要否定,不要挑剔,也不要抱怨,这一点非常重要,能更好的保护抑郁患者,也能让关系保持容恰。

第三、爱和包容

作为亲属,要尽量地、积极地去安慰患者,要多表达自己的理解,包括理解患者现在的症状。

比如说,如果患者起床起得很晚,这时你可以说,没事的,休息好是很重要的!这样对他是一种安慰,他也会减少自己地自责,对于治疗是有积极作用的。

如果患者长时间不想做事,或者是抑郁的孩子不想上学,你可以这样说,没事的,不要自责,等以后病好了,想工作的时候再做,想学习的时候我们再回学校,等等。

这样的表达,会减少患者的痛苦,对他改善状态,提升信心也有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当然,这些表达,应该是家属发自内心的想法,家属自己也要接受这些现实;同时,要在观察到患者有顾虑时才说这些,如果过多的说这些话,也可能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爱和包容,也并不光是上面的这些安慰、理解或者支持,也可以这样对患者说,你能帮我做一些事情吗?如果可能的话,患者会愿意帮你去做事情的,这是患者对爱的反馈,这样也就起到了作为家属想让他多活动、多做事的这些目的了。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抑郁症患者和家属之间的爱,不要成为一种道德约束,不要用爱来绑架另一方,如果这样双方都会增加痛苦。

比如,家属一定不要这样说,我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就不能帮我做一点事情吗?这就是用爱来绑架,这样会增加患者的自责或内疚感。

其实,患者有时候并不是真的不想做事,也不是不想改变现状,而是抑郁的症状约束了他,他(可能)做不到。然而等他健康了,抑郁症好转之后,这些就不是问题了。

第四、要协商和适当的建议,不要强加建议

最好不要强加给患者别人的建议,实际上,家属建议的很多事情或者道理,在患者没有得病的时候,或者在他康复之后,可能都是很简单的内容,患者也能接受,甚至在他得病期间,他也能理解,但是他可能就是做不到。

或者,对于家人的建议,患者虽然情感上愿意接受,但是在生理、心理方面都会感觉很痛苦。

所谓的协商是怎么做呢?你可以这样说:

你觉得你还能做些什么努力吗?

我陪你出去走一走,好吗?

你觉得.....怎么样?

某些事......你愿意做吗?

你可以在状态较好的时候去了解某一个治疗方法吗?

我们晚上一起探讨....好吗?

我们可以一起做....这件吗?

.....你看这样行吗

以上这些,就是在商量,是协商,同时也是建议,这样可能不会给患者造成进一步的心理压力。如果得到拒绝或否定,没关系,接纳拒绝和否定的结果,继续保持包容和持续的爱。

这样,慢慢的,患者也会积极的愿意去尝试,如果一旦尝试失败了,家属也不要去指责他,也不要去抱怨和否定,慢慢的就一次一次的再去尝试,再去建议,会有好的结果的。

以上,是与抑郁症患者谈话时要注意的四个方面,当然,还要强调我们之前讲到的,接纳,是帮助抑郁患者的前提,如果能完全接纳是最好的。要做到充分的接纳,就要深入的了解抑郁症的病因和症状、特点,以及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和过程。

在以上基础上,抑郁症患者会慢慢的理解、接受别人的建议的。我们说的四个方面是:

第一、找合适的谈话时机;

第二、做到三个不,即不否定、不挑剔、不抱怨;

第三、爱和包容;多安慰他、多鼓励他、给他时间;

第四、要协商和适当的建议,不要强加建议。

祝各位读者快乐健康!

搜索建议:好文:病人心情不好怎么办  
热博

 【歌词】不老情歌 / 歌手:博然

歌曲名称:不老情歌歌手:博然专辑:不老情歌演唱:博然作曲:大军编曲:7音频工作室吉他:文子贝斯:李启钺弦乐/电子效果:于强岁月如歌但不要迷惑手握紧我传过来的炙热...(展开)

热博

 【歌词】氹氹转 / 歌手:许冠杰

我哋大家坐船船 今晚个月靓又圆排妥次序把名点点 拣啱个位坐好先我哋大家只船船 响吓个钟开始转场里播着这一首歌 请听我唱一遍氹氹转 氹氹转 氹氹转 人生好比转住个...(展开)

热博

 植物如何传播种子

每一种生命都会以它们自己的方式来繁衍后代,牛马有脚,鸟有翅,而作为不会动的植物大自然也赋予了它们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式,那么植物传播种子有哪些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