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葬意味着死者要埋入地下,毕竟人们有着入土为安的说法。一般情况下,人过世后,要在家中停放三天或五天,搭上灵棚,其目的就是为了尊重死者,等所有亲人到来祭奠,以此告慰亡灵。
在这期间,当然其家属有着很多的事情要做,为死者穿寿衣、订做棺木、糊一些纸人纸马、纸屋等等一些象征性的东西,虽然有些迷信的色彩,但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安慰。
人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存在灵魂不灭的思想部分人还是有的。他们认为,人死亡后并不会真正的消失,而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去生活,还有着灵魂的存在。因此,也就流传下了很多的习俗和讲究。
当然了,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都有着不同的习俗和讲究,比如有的地方,如果死者死于农历三、六、九的日子,在下葬时就要杀一只大公鸡,随同棺木一起埋入墓穴,因为他们相信三六九带人口的说法。这样的做法,虽然有点迷信,但也是人们趋吉避凶的一种方式。
再比如,下葬前孝子要在棺材前摔掉瓦盆,看起来似乎有些突兀,其实,这其中也蕴含着很深的寓意。所摔的瓦盆是经过烧制而成的陶器,传说陶业的祖师爷范蠡很受百姓敬重,他没有子嗣,因他的遗产继承问题发生争执,于是就问老百姓自己的家业该交给谁。
当时有一个年轻人说人在物在,人去物去,建议范蠡在葬礼上将老盆摔碎。范蠡觉得有理,于是就将自己的家业赠给了这个年轻人。后来沿习成俗,其含义就是关乎着遗产的继承。
所以葬礼上摔盆人的身份也很有讲究,必须是逝者的长子,长子不在则长孙,长孙不在则次子,以此类推,总之要直系亲属才能摔盆。摔盆者即为孝子,代表送了逝者最后一程,可以继承大部分家产。
总之,多数的习俗和讲究都会牵涉到孝,百善孝为先是我国的传统理念,因此,这些习俗自然也就成了我国丧葬文化得以了延续和传承。纵然现在以火葬替代土葬,但在农村依然有着土葬,入土为安的各项习俗和讲究。
下葬时送殡的队伍,前后的顺序排列同样也有着一定的讲究。按照传统的礼仪,根据血缘关系,死者的长子走在最前面,尔后次子、孙子辈、女婿等客人随其后,所有的男客人走在棺木的前面,棺材后面的女人也是按长幼顺序排列,长媳、长女、次媳、次女,孩女辈而其他的女客人跟随其后。
这期间,女婿是一个可以交叉活动的对象。因孝子们心情悲伤程度不一,走的有快有慢,当女婿的可以在队伍前,也可以在队伍后,但必须走在长子后面棺材的前面。
因为农村有着撒过路钱的习俗,撒过路钱是女婿在下葬的路上的主要任务。就是手里要掂着装满纸钱的斗,要一边走,一边抓些纸钱沿路撒掉,据说这是给路上拦路鬼的买路钱,一直撒到墓地的下葬处而告终。
斗是以前人们盛粮食所用的计量用具之一,古时候说一亩地打了多少粮食,可不说多少斤,都是说打了多少石多少斗多少升,这是以前粮食的一种计量工具,和现在的秤有着同等的功用。
常言道一个女婿半个儿,因此,人们认为斗就是一杆秤,让这做为半个儿的女婿拿着,不仅仅是给拦路鬼分纸钱,也是一种家庭公平的象征,女婿也可以说是家庭主要成之一,这也是一种孝道的体现。
大体的送殡队伍排列就是这样,不然,别人会说乱了规矩,既显得不尊重逝者,也显得没有长幼之分。当然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国地域辽阔,也许还有着不同的习俗和讲究。如有不同之处,欢迎留言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