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全国带陂自的地名不下百个。尤其是南方居多,如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和陂县,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的西陂镇,还有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黄陂桥乡,江西省宁都县、抚州市宜黄县与广东省梅梅州市以及兴宁市、清远市、英德市等4个地方,均有叫黄陂镇或黄陂乡的,广东惠州市博罗县和福建长汀县有个黄陂村,安徽庐江县的黄陂湖等,其读音五花八门。特别是各种工具书也说法不一。
一、陂字读音。
陂有5个读音,稍有不慎就会读错用错。
①pō。(1)陂陀.清代人叶燮《原诗》:故即跌下陂陀,沙砾石确,使人褰裳委步,无可盘桓。(2)倾斜,不平坦。(3)台阶。(4)在古汉语里有时作波。《前漢書·景十三王傳》有:游雷陂。《集韻》《韻會》音滂禾切,音坡,不平也。《集韻》逋禾切,音波。《博雅》:陂陁,衰也。《史記·五宗世家》:邯鄲中諸使過客,以彭祖險陂,故莫留邯鄲。(5)在闽粤赣的一些客家地区也有读pō的。
②bēi 。(1)用于名词,倾斜、土地隆起处,形似山坡。如:陂坡。(2)池塘。《礼记·月令》。注:畜水曰陂。《国语·周语》:夫寻常之污,不能溉陂泽。(3)水利工程。如:公元前七世纪末楚庄王时河南人孙叔敖所主持兴建之灌溉工程雩娄之野。。在今河南商城及其附近一带。央视《中国影像方志·河南卷·叶县篇》,将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所筑叶县龙泉乡寨底村叶陂河,读作叶bēi河。再如《淮南子・人间训》和杜佑《通典》所载的安徽寿县南的古芍陂(4)湖泊。《淮南子·说林》:后又穿长安城,引内沣水注第中大陂以行船。(5)边际;旁边;彼泽(水聚集的地方)之陂。《诗·陈风·泽陂》:故滨于东海之陂。《国语·越语》。注:崖也。腾雨师注《汉书·礼乐志》:洒路陂(旁)。(6)旧地名.如:蔡陂县,隋开皇十六(596)年分长葛、许昌、鄢陵3县置,属洧州。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富陂县,即富波县。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王化镇附近。
③pi(第四音),地名。如:(1)湖北陂县、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江西礼陂县.(3)福建省莆田、木兰陂、泗华陂;莆田引水工程南安陂;太平陂,又名太和陂。
④pí(第三音):地名。如:河南省潢川县辖伞陂镇。
⑤bi。(1)在闽粤赣的客家地区一般读bi,比如:高陂、低陂、矮陂、新陂、黄陂、水陂、麻陂、牛陂、陂塘坝、官陂陂等。(2)北方地名。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有西陂;西安市鄠邑区涝河西畔(秦汉上林苑、唐代游览胜地)渼陂湖;河南南阳社旗县陌陂乡(在河南,靠近湖北的豫鄂相临地区陂读pí;其他地方读bi)。
二、工具书对陂之误释、误注。
截至目前,《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注有4音,即:bēi、pi 、pō、bi,《现代汉语词典》仅注有3音,比上述少了bi音。《新华字典》已经出了第12版了,也是不尽如人意。值得注意的是,举例都很简单。在汉语实践中,遇到一些地名总是让人无所适从。
遗憾的是,有的地方的地名类专业书籍,不但没有给相关地名正音,而且出现了误导。福建龙岩有众多带陂的地名,如:龙岩市新罗区的西陂镇(龙岩市政府行政中心所在地,堪称闽西第一镇,当地俗话说无陂不成镇),实际是读bi(逼)音,却注成了bēi(悲)音。《闽西地名》(鹭江出版社1992年版),《广东省大埔县地名志》(广东地图出版社1987年12月版),在介绍高陂镇时,也都无一例外的注为bēi(悲)音。永定区南部50公里的也有个高陂镇,隶属广东省大埔县管辖,当地的地名志《广东省大埔县地名志》注音也是bēi(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