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学习论语心得的心得

时间:2022-04-21 11:14:15 热传 我要投稿

学习论语心得的心得

开篇:关于孔子和《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492章。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当然,《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格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即使今天处在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但曾几何时,《论语》中的许多广为流传的至理名言却被当成批判对象,使得不少人对于孔子的教诲不敢领教,更有甚者是不知所谓,全盘否定。

在强调道德建设,推广儒教文化的今天,重温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教诲极有必要。在《论语》的开篇《学而第一》中,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寥寥数语,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处世的道理。今天就照这个话题展开讲心得。

一、关于学习

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我们先看孔子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不要为世俗所累。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浅尝辄止。

就学习的内容而言,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提出要“为多学而识之者予一以贯之”。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啊。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

孔子对于学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过去我们对它讨论、“批判”也比较多,人们多提到前一句,而“理解”亦多有偏差,国学大师傅佩荣将孔子的观点解读为:“学习好了,有能力就去做官,做好了官,有余力就学习;纠正了过去一般人以为的“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去做官”、因而演变出“读书做官论”的错误。孔子儒学的“学”,不是现代汉语“学习”这个词的泛指含义,而是有着特定的内涵;那就是,学习做“人”、做“君子”,孔门儒学的“学”,从熟悉掌握做“君子”的日常礼仪行为规范开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要“觉悟”到自己的人生责任,并且逐步学习掌握那一整套作为君子的“为人之道”。

先说说“学而优则仕”。 我们先看《论语·先进》的一个例子:孔子大弟子之一的子路,掌权后安排同学子羔去做“费宰”也就是“费”那个地方的主管官员;孔子却批评子路:“害了那人的孩子”。子路有了权,“照顾”自己同学去做官,这既是“举其所知”,又是顾念学友情分;这是“好事”呀,老师孔子为什么却要批评学生子路呢?因为孔子主张:应该“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要学习修养有一定成果了,才能去“出仕”、管理和教育人民;孔子认为,自己的学生子羔,学习修养还不到家,还不够条件去从政。子路安排他,勉强地去从政治民,就可能:一、由于学问未成,公事办理不好,害了费地的老百姓;二、学问未成,处理公务难免捉襟见肘,忙得焦头烂额,无暇继续学习、“觉悟”;这样将会耽误子羔“为人之道”的学习修养,使他不能有所成就。

由上可见,“学而优则仕”,从必须“优”即能够胜任,才能够“仕”。 孔子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出仕”担任公职,必须仁爱人民,热诚公务,尽忠职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甚至可以“杀身成仁”。

中国历史上,可能是由误解“学而优则仕”开始的吧,很早就引申出现了“读书做官论”;意思说:下功夫努力读书,取得优秀成绩,就能去做官,管理和教育老百姓,成为“人上人”。从人性的角度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宣传“读书做官论”,本身也并非不好,我认为追求优越,追求上进,这是人性完善的需要。“做官”,正确地说应该是参与管理社会,教育人民;若从正当途径获得“公职”,就是本身具有较高素质的表现;因此,认真“读书”取得好成绩,通过选拔考试而成为社会上的“佼佼者”,这怎么能说不好呢?难道,不学无术者,能够当好“领导干部”吗?关键问题是,看你抱着什么目的去追求做官,是只想大捞个人私“利”,还是心存国家和人民的公“义”;做官以后,再看你是否能够秉公办事、为国为民。

再说说“仕而优则学”,以孔门儒学的观点看,具体的业务知识,那不是“学”,而仅只是“术”;“术”即方法、技能,也就是业务知识,那是“出仕者”必须要花费时间认真钻研,才能办好公事的; “出仕”担任了一定的公职,那只是社会地位的提高,并非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觉悟”也达到了相应的高度;因此,立志上进的“仕而优”者,就应该也必须继续“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觉悟”。这样的“仕而优则学”,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精粹。可惜的是,仕而优则学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同事,别说工作余暇很少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素质和修养;就是丢开负责的工作,也要“挤时间”去玩耍娱乐、追求个人享受,这和孔子倡导的观点是大相庭径的。

二、关于修身

研究儒家的人喜欢强调人生的光明面,最具体的表现就是《三字经》开头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本善的人性会做出坏事?这些问题不易得到大家认可的答案。我们来看看孔子对人性的看法是如何的。

孔子根本不曾说过人性本善。他只说:“性相近,习相远也。”后天的行为是“习”,由习而各行其道,久之难免相离、相背、相反。先天的本性是“性”,如果性本善,则应该说“性相同”。既然说“性相近”,则表示并非相同;

明白上述说法,就没有必要忽略人性弱点。儒家正是因为正视人性弱点,才会强调教育与修身,才要鼓励人人由不完美走向完美。

孔子对人的观察也是十分深刻的。他从经验界看出人有各种弱点。他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卫灵公》);他声称不曾见过任何人爱好美德像爱好美色的。爱好美色是生物性的本能,爱好美德呢?如果后者也是天性,那么它的力量显然不是绝对的或全面的,因此不宜说“人性本善”。

顺着此一思路,孔子提醒人在每个阶段都要警惕,这即是著名的“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血气若指有形的身体及生物本能,那么人当然还有主观的一面,亦即称做心灵、思想、意志的部分。即使让人自由选择,人的表现也未必理想。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里仁》)大家都喜欢富贵,讨厌贫贱,这是什么道理?与人性有无关系?若无关系,何以能用这种普遍的语气说话?若有关系,这种人性可以说是本善的吗?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所谓“为己”,并非自私自利,而是为了改造自己、变化气质、坚持信念、求得心安,绝不为了任何外在的目的而放弃自己的原则。至于“为人”,则是一心想要表现,看社会需要什么,就努力去迎合。有些人做官,为了保住饭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所以孔子一再强调“修身以俟命”,强调人生的正途源于道德修行,要求以道德修行来兼善天下。儒家宣扬的积德从善,宣扬“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旨在教导人们培育正直向善、摒弃恶念的人性。教导人们一方面“修身以俟命”,一方面学会随遇而安,由天时、地利、人和去品味生命中的美感。孔子尤其强调做人要正直磊落。他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孔子关于个人修行的另一个核心思想是“仁”。《论语》四百九十九段话中,有五十八段讨论“仁”;“仁”字共出现了一百零四次。学者往往以“仁”字作为孔子的一贯之道,甚至称儒家学说为“仁学”。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在《论语》中,“仁”指称人之性,孔子的意思是:人性具有动态开展的潜力,只须自觉心中的真诚感受,再以自由意志去抉择,则必可走上善途。孔子好学深思,察觉时代不同了;若要世界大同,不能光靠天子的仁政,而须人人自觉有行善的潜在能力。为了说明人的真相,亦即人性原本向善,因此行善最乐,人皆可以成就完美人格等等道理,孔子拈出“仁”这个字。换言之,“仁”是指人的真相;但是这种真相是动态的、开放的,等待主体去自觉实践的。

首先,人之性只是处在潜能状态,如果主体缺乏自觉与觉悟,就无法实现人性的内在要求。

其次是“仁”所表现的“真诚”。这是就质朴的本性而言,不虚伪,不掩饰,有如赤子之心。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乐是教化的主要内容,使人进入社会立身处世;但是,如果只重外在的表现而忽略内心真实的情感,难免流于形式主义,装模作样,正好丧失了礼乐的真正目的——让人有适当的途径去自我实现。

然后是“仁”的实现方式。人一旦自觉内心真实的情感,无不想要表达出来,结果则是促成人我关系日趋和谐,亦即大家同归于善。但是,由于社会积习已深,人常有无力之感,好像坚持行善是极其困难的事。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如果有人想要努力实现内心对人的真实情感,由此行善避恶,那么孔子没有见过能力不足的人。问题只在愿不愿意,而不在能不能够。

孔子关于修身的另一个观点是人要学会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孔子自我要求是“吾日三省吾身”,要经常检讨自己的德行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有所节制,有所约束。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里面谁的修养最好呢?孔子说有一个叫颜渊的非常好学,修养很好,孔子将颜渊的修养归纳为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张三跟我吵架,吵完架之后我心里面满腔怒火,碰到李四的时候我不会发脾气。 “不贰过”:不再重犯同样的过失。要做到“不贰过”不容易,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一类性格的人其过失都有其相似的类别,某种性格的人往往就会屡犯某种过失。而做到“不迁怒”更是难能可贵。很多人平常都喜欢迁怒,被上级骂一顿,回去就骂部下,随便迁怒于别人,迁怒于无辜,今天这个时代讲究EQ(情感智商),迁怒与贰过,就是EQ太低,但这又正是人性的通病。人有自由,难免犯错,犯错之后必须找个借口,否则心中不安。找不到借口,就转移目标,把怒气发泄在别的对象身上。迁怒的用意,是让别人—起承担自己的过错,好像在说:我不痛快,大家也别想痛快。这种情形并不少见。听以孔子强调“洁矩之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意思是说,你讨厌你的上司如此的态度对待你,你就不要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你的属下。这是恕道的引申。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而分辨人我关系。我们平时在工作中最难得的是,受到上司苛责,却还能宽待部属的人。所有怨怒到他为止。我们说“谣言止于智者”,由此可以加上一句,“怒气止于仁者”。不迁怒的人,自然养成反省的习惯,经常考察自己的毛病与过错,做到“躬身自厚而薄责于人”。

三、关于交友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朋友是“相为谋者”,所谋的是“仁”。“仁”是指人生正途,也就是“道”。总之,不论能否以仁会友,我们都要努力以友辅仁,朋友之间互相勉励成为“益友”,在人生正途上互相扶持,以实现大家向善的心志。

孔子认为:“益友”的条件是:“友直、友谅、友多闻。”所谓“直”,表示正直、真诚、坦荡,朋友之间可以各抒所见,否则一呼百应,还需要什么直呢?所谓“谅”,表示大家要互相包容,互谅互让,由此“调和与和谐”。至于“多闻”,就是见多识广,给朋友启迪和智慧,可以交流和分享人生经验的友谊。孔子也说到有三种人不可交朋友,一是“友便辟”,就是喜欢苛荑奉承,拍马溜须的人;二是“友善柔”,就是两面三刀,虚假伪善之人;三是“友便佞”,就是言过其实,喜欢吹嘘的人。可见孔子对于选择什么样的朋友甚为看重。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朋友之间要保持足够的尊重。特别是劝导朋友时,孔子提出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意思是说我们未必要做苦口的良药,要善作表达,如果对朋友劝诫太过频系,交情就会疏远了,如果朋友不理解的话就自取其辱了。况且,由于人生际遇有别,朋友之间的劝诫未必都能生效,分道扬镳的憾事也难免出现。这时只有随缘了。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心性和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试观孔子对朋友的看法,其中不仅有“益友、损友”之分,有“匿怨而友其人”的批评,同时还劝我们与朋友交往时,多言无效之后,就不必再说,以免自取其辱。这是合乎经验与常理的教训,亦即朋友与自己同样都是人,都有优缺点,不宜太过勉强,或者期许过高,导致不欢而散。

孔子还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先谈负面的小人,所谓“同而不和”,是指意见必需与其一致,不能容忍不同的声音。那么,对于一个有绝对权力的领导人物,他便可以以名利权位为其后盾,他所需要的是大家异口同声的全力拥护,但实则这种所谓同声呼应其实必定有所求、有所待、有所畏;若是这种领导人物天纵英明、智虑超人,则大家不妨一心顺服,也不必在乎君子小人了。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见到的更多是滥用权位,自认高明,结党营私,打压异己之辈,更多的是“同而不和”。

若以君子自许,如何才是“和而不同”,又何以必须“和而不同”呢?孔子谈“交友”,兼顾两面:一是志同道合,二是互相责善。就志与道而言,是指尚未实现的理想或正在努力的方向,因此同归而不排斥殊途。既是殊途,又要相和,目的就是为了“责善”,要以“善”来互相期许、要求。孔子说:“朋友切切偲偲。”(《子路》)十分生动地描绘为了求善求真而互相批评的神情。平日各自埋首于工作,以思考及读书增益心得,聚会时各占一方,轮番上阵畅谈己见,争辩越激烈,真理也越清晰。这是人生一大乐事。

因此,“和而不同”成为交友原则。做到这一点的,是君子;也只有君子,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无论如何,选择什么样的朋友,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能够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就看你的价值取向和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而孔子提倡的是要结交那些可以完善你的品格、提高你的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

四、关于处事

孔子处事的做法是:首先是特别注意“名分”。“必也正名乎!”(《子路》)这是孔子为政之道的第一项考虑。如果政治能够做到“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那么人类社会自然稳定和谐,大家各安其位,各尽其责,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对于名分,我们暂且抛开抽象的讨论,回归到一个名称所对应的本分。譬如:“君”是名称,他的本分则是“君之道”。“父”是名称,本分则是“父之道”。任何现存的名称,都有“应该”的行为规范,这在人类社会是普遍的现象。譬如,古人谈起“君”,往往以尧、舜、禹、汤的具体表现作为典型的判准,然后期许及要求后代的“君”,也要“像个君”。

孔子强调,凡事都要有“法源”,依法办事,才可维护公共秩序。因此,“正名”可以兼指名实与名分,让自然界与人世间都有清楚的称谓及规范。对于政冶家而言,则“名分”较为重要,因为人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同时也有为非作歹的可能,如何善加约束,则需由“名分”来界定。《左传·成公二年》曾录孔子的话:“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如果名分随意加给不适当的人,他就会误用、滥用,造成天下大乱。孔子在强调“正名”之后,接着教训子路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

其次的善处“异端”。异端是指与自己立场相异的一端。相异未必相反,但无疑包含相反。于是,有正论,就有反论,至于能否进到合论,则有赖于智慧与胸襟。通常我们容易自视为正统,而把相反的说法定为异端,然后正邪不两立,争执不休。应该如何对待异端呢?孔子的看法如下: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为政》)意思是说,批判异端,那简直就是祸害啊!

历史上不断有人批判异端,但祸害似乎不曾消灭,反而愈演愈烈,各种宗教战争、主义冲突,造成人类无数灾难。为什么批判异端,却不能消灭祸害呢?因为人人都自视为正统,并视别人为异端。光是分辨立场,就足以使世间不得安宁。

不要党同伐异,顺我者生,逆我者亡——你可以禁止别人说话,却不能禁止别人思考。因此,积极方面,要努力宣扬自己的想法,以求共鸣,经由理性的沟通及公开的讨论,试图产生共识。何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光说不做或做了无效,就算自称正统又有何益?

结论是:不必批判异端。越批判,祸害越大。做人不但要有宽厚的心胸,更要有高明的智慧,令你可以善处异端。

第三,孔子一生的行事风格,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宪问》)。孔子是个“一旦打定主意,就不轻言放弃”的人,即使外在形势毫无希望,他也要坚持到底。

首先,一个人有了理想,当然希望予以实现。在实现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阻碍与挑战。因此,“知其不可而为之”并非孔子的专利。天下许多人也有类似的人生态度,最后的结果有二:一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居然反败为胜,得享成功的果实。二是“含恨以终”,一生辛劳付诸流水,实在有些寃枉。

因此,孔子异于一般人的地方,显然在于:他所坚持的不是个人成就,而是对所有的人都十分重要的“人生正途”;其次,即使孔子本人无法见到开花结果,他也可以经由教育,代代相传,维系此一文化理想。说得清楚一些,在天下无道的时候,孔子想要阐扬“人生正途”,期许每一个人从道德自觉开始,肯定自己可以力行仁义,安顿身心,得享幸福。

个人的理想需要外在条件的配合。所谓外在条件,其实也是人群所构成的,如果善于把握教育的功能,培养人才,移风易俗,一代一代的努力下去,外在条件总会逐渐改善的。这是孔子的心愿,在当时几乎是毫无希望可以实现的;但是,谁能保证后代不会出现转机?若不坚持,万事皆休;若是坚持,本身即展示一种精神的力量与理想的号召。

人是自由的,原本不须坚持任何东西,但是又深切体认某些属于人性的特质是不能放弃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于是成为勇者的表现,肯定人性有超过利害考虑的尊严。

五、关于处世

关于处世,孔子有几个非常鲜明并可以让我们受用一生的观点和方法。

先说处世的原则。人际相处是最复杂,也是最简单的问题。由于观念不同、动机各异、手段有别,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做到人人满意,恩怨也就因此而生。若以自我为考虑焦点,则天下人大都是与我无关的,那些与我相开的人,若非对我有恩,即是于我有怨,不然就是恩怨混杂,使我爱恨交加,不知如何因应。

就面对“怨”来说,老子主张“报怨以德”,也正是我们常说的“以德报怨”。有人加害于我,我却依然善待之。何以如此?他的行为或出于误会,或出于自私。若是出于误会,我的德可以使他明白“日久见人心”,重归于和谐。若是出于自私,我的德可以证明我是无害的,不会对他构成威胁。最后真相大白,苦恼化解,一切回复到自然安详的状态。

老子的想法对不对呢?这不是对错问题,而是如何实践的问题。请问:为何总是要求我来“以德报怨”,而不是别人对我如此?即使我因为智慧高超、深有远见,又因为品性优良,宅心仁厚,在努力以德报怨之后,是否可以保证对方不会得寸进尺,变本加厉,最后穷凶极恶到忘恩负义的程度?

因此,“以德报怨”有其限制,譬如在“小国寡民”的情况下,我与某些人的关系可以长久维持到“见人心”的地步。至于在今日社会,人际关系变化快速,以德报怨只会使人迷惑及失望。

其实,在孔子的时代,以德报怨已经不切实际了。孔子的理由比较周延。他说:如果以德报怨,那么何以报德?别人对我好,我对他好;别人对我不好,我也对他好。那么,对我好的人岂不觉得有些委屈。当然,为善是不求回报的,但是人心要求“正义”,要求每个人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否则无以维系整体的秩序,也无以鼓励大家行善避恶。

因此,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这绝不等于“以怨报怨”,像犹太人所说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所谓“直”是指公平正直,不涉及个人的怨恨,却由社会的法律去规范,让一个人为自己的作为付出相应的代价。“直”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改过迁善,不是为了报复。儒家讲“仁”时,总是不忘“义”。一是仁爱,一是正义,两者相辅相成,不宜偏废。我们在考虑如何“报怨”时,不妨反省自己是否也做了别人视为“怨”的事。

其次是处世的方法。作为儒家思想杰出代表,孔子提出的处世方法就是中庸。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说:中庸是至高的品德,但是老百姓长久以来都缺少它了。对于中庸的一般接受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既无过与不及,又合乎平常的道理;既能折中调和,又能常存不改。但是,何以说它是至高品德,又是难得做到的呢? 第一,“择善固执”是向善人性之唯一选择,但对于一个凡人来说,“择善”已经极为不易,更难的却是“固执”一生,至死方休。第二,这种“人之道”需要三达德的配合,就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者,就是内心淡定,洞察秋毫;仁者就是豁达温厚,关爱宽容;勇者,就是义字当先,安详舒泰,处变不惊;一般人难有如此境界,始终难以企及。

要做到“中庸”,需要有判断及选择的智慧,又要有内心真挚的情感,同时面临困难时可以坚持下去。人之“中”即是向善的本性,人要“用”中,则需择善的知与行配合。具体说来,中庸就是“择善固执”。何止一般百姓长久以来不易做到,连许多知识分子也会发现这是极为艰巨的挑战。

“中庸”的“中”就是不偏不倚,把握天下正道;“庸”就是永远不变更,坚持信守的定律。必定中肯。”多言无益,这是老生常谈,但也不能光是保持沉默。如何“言必有中”,就需要内省的修养工夫。

三是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也给了一个很好的答案:就是要以坦荡、从容的心态对待人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是孔子关于君子形象的一个著名的描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胸怀坦荡、心底宽广,而小人却经常忧心忡忡。即“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这里作为君子对比的是“小人”,并不是指坏人,而是有些缺陷的普通人。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司马牛请教如何去做一个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不大明白,接着又问:“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称作君子了吗?”孔子的回答是:“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也就是说,如果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当然,君子坦荡荡,不仅是一个行为端正的问题,同时也来自于人的内在品德。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仁爱、智慧和勇敢。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就是说人如果有着一颗博爱之心,有着高远的人生智慧,有着勇敢坚强的意志,那么他就必然会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从而心底宽广、胸怀坦荡。其次,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不要把权力和利益看得太重。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告诫人们要知足常乐,注意戒

除个人不当欲念。孔子还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

义,追求道义,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体现道德的力量。

以上是我学习论语的一点感受,我不在乎要宣扬孔孟之道,而在于通过跟大家重温论语,加深认识,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如此足矣!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