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例肝癌说民间中医辨阴阳证的重要性(2009-02-04 12:52:44)
分类:
1990年我西医知识不多,可以说只知阴阳、脏腑经络、本草经,连大专的教材都没看过,因为我是师承家父的民间中医学,也就是沾了这点光我才敢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和肝癌这种西医绝症较量一番,下面就说一说我治肝癌的经过:此例肝癌病人第二次患肝癌,第一次被我父亲治愈三年后复发,第一次患肝癌病人不知道,延我父亲治疗,只记得我父亲说这例肝癌属顽痰瘀血,只记得父亲说应当用生水蛭研末服,不长时间就痊愈了。第二次复发是因为病人听说我父亲去世,心想这世间再也没有人能给他看病了,因为第一次大医院已经给他们判了死刑,估计是精神崩溃后复发。当时我骑自行车40里路给患者看病,首先是望诊:患者大腹翩翩如孕8--9月样,面色晦暗,坐卧不安,舌质青紫,舌底脉络紫暗。然后号脉∶牢。询问患者饮食难进多日,二便自利。遂断:这是沉寒痼冷着于肝脾,元阳不足。告知患者,小病一桩,不必担心。时隔十几年没有留下完整处方,只记得大体主药:生川乌、生草乌、川附子各20g(私话:一定要辨证施治,以上草药均有大热和一定毒性)
神曲20g麦芽20g山楂20g香附20乌药20g甘草50g干姜20g生姜30g(幸好甘草量大,平和药性)
五付急煎一小时服,患者仅付了一顿药,一连睡了17个小时,一觉醒来精神大爽,其病如失,肚子小了许多,守方三十五付痊愈,时隔12年2001年回访痊愈后到此时一直健康,就连感冒也很少有。从这例肝癌病人可以看出我当时只抓住了主证:患者大腹翩翩如孕8--9月样,面色晦暗,舌质青紫,舌底脉络紫暗。然后号脉∶牢。二便自利。这些症状就是阴证。阴证当用大热药。因此,现在的很多病人如果在过去本不该死,偏偏生在了这样一个愚人多的年代,作为一个中国人并不知道中医是什么,一旦患病就往大医院跑,很多癌症病人并不是直接死于癌症,而是死于精神崩溃。
两目干涩,回阳化气
一老年女性两目干涩,胃脘每逢秋天即疼痛,今年秋天又发作胃脘痛,不敢吃凉食,喝冷水。我根据口不渴、小便清、不敢吃凉食胃脘遇冷痛增,断为阴寒证。
处方
面姜(干姜富有淀粉的那种)15克甘草15克淡附子(用清水泡制的川附子)10k克共研成粉末开水送服,每服4克,每天一次,服药后喝蜂蜜一匙,半个小时全身有麻酥酥的感觉,随后全身温热,胃痛消失,两目干涩的症状减轻,上药服完后目涩消失。扔掉了几十块钱一瓶的眼药水。这真是釜底加薪,锅盖润。回阳化气,双眸滑。
说姜的作用
姜作为中药因炮制不同作用悬殊,同时又是一种食品,调料。生姜中的嫩姜发汗解表,生津止渴,祛湿开胃。老姜发汗解表,温胃散寒。干姜温中散寒,温中通脉。老姜切片炮制后就是炮姜,只能温中散寒。姜制成炭后,具有温中止血的作用,用于胃脘冷痛的胃溃疡出血效果显著。跌打损伤,多伤在肌肉筋腱,伤处充血水肿,西医就知道消炎,输液输进去的还是水,结果一个跌打损行需要很多钱治疗还要留下后遗症,多数不能完全治愈。而中医药治疗有很大的优势,有科学的理论根据,能够瞻前顾后,在近处看瘀血水肿是新生的就不需要很厉害的活血化瘀药,生姜一味就可治疗,生姜辛辣多津,活血化瘀而不伤津液,又能利小便,一般三两生姜浓煎一付就可治愈,如果疼痛剧烈可加芍药甘草汤、再加点荆芥。
烧烫伤简易实效方
1.儿茶 、川军、 冰片 、生石膏、各等份研末香油调涂,愈后不留疤痕。
2.烧烫伤处刺破直接外涂蜂王浆,痊愈后不留疤痕。
3.凡是没有破皮的烧烫伤立即用酒精化冰片外涂,立竿见影。
跌打损伤我的经验方:
生姜150克生白芍30甘草30克荆芥20克浓煎分两次服用
小便黄并非都是热
刘** 女 37岁 招远公路局 2005年10月16日
脾肾阳虚
脉沉细极弱,舌质淡,舌体瘦少,大便多日有一次,饮水少,小便黄。每天早晨左胁疼痛。
处方
桂枝20炮川附子10干姜20甘草20丹参20党参30生白术50麦门冬50当归10黄芪50五味子10山茱萸30茯苓20山药20六付
2005年10月23日脉沉细缓,舌质淡,大便一天一次,小便转清。左胁疼痛消失,上方加细辛3肉桂10砂仁10生姜100六付
由以上病例可以看出,小便黄并非都是热,阴结大便不通浊走小肠,小便照样黄。
论伤寒
伤寒非伤寒,六经非六经,识得此中妙,哪有疑难病?《伤寒论杂病论》通书所讲并非只是伤寒,也包括了温病与杂病。六经辨证,也并非只是讲六经病证,十二经络脏腑气血津液辩证都在其中。阴阳辩证为伤寒论的总纲。阳热阴寒概括了疾病的全过程,留得一份阳气,就留得一份生气。太阳病伤风桂枝汤调和营卫,实际上也就是补足了心肺之气。太阳伤寒,麻黄汤散寒宣肺,宣通了心肾之气;少阳证,往来寒热,小柴胡汤透表(太阳经)清里(胆经郁热),大柴胡汤透表通腑(肠、胃、胆);阳明病胃家实用的三承气汤,可谓存津液;太阴病证,食不下,一则脾阳虚,运化不力,二则肺气郁闭大肠失其传导,导致喘满;少阴经病,脉微细,但欲寐,心肾阳虚,卫气不足,卫气行于阴,畏寒蜷卧。厥阴证,阴精不足阳气亏虚,寒热错杂,病入心包,肝经。温病篇,通篇都是如何存津液,护阳气。因此六经辩证,涵盖十二经络,五脏六腑,气血津液辩证都在其中。一部《伤寒杂病论》学好并能参悟《郑钦安医书阐释》了还会怕疑难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