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美国债务上限僵局持续 两党相互指责

当地时间10日,美国总统拜登就共和党的债务上限法案发表讲话,表示共和党应当无条件避免债务违约;而共和党方面则指责总统拜登没有诚意进行谈判。围绕“债务上限”问题,两党仍互不相让。

谈判仍无实质进展两党继续相互指责

拜登表示,共和党在国会通过的“债务上限法案”“实际上是在挟持经济”。上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共和党提出的一项法案,要求政府将今后10年的联邦财政开支削减4.5万亿美元,并取消部分清洁能源减税政策等。在此前提下,国会将批准把债务上限额度调高1.5万亿美元。

美国总统拜登:他们(共和党人)处心积虑,历史上没有任何其他政党会这么干。实际上,我不是打比方,他们挟持了美国经济,威胁让美国陷入债务违约。

拜登还指责前总统特朗普的减税政策,称“特朗普的减税政策偏向于富人和大公司”,在短短四年内就使国家债务总额增加了40%。

此前,拜登与国会两党领袖就债务上限问题举行会谈,但未能打破僵局。他说,债务上限问题是他当前唯一重要的议程。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不排除取消本月晚些时候赴日本出席七国集团峰会的行程。

不过,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人史蒂夫·斯卡利斯10日指责拜登政府胡乱扩大开支,没有诚意谈判。

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人史蒂夫·斯卡利斯:债务上限危机是因为拜登总统在过去两年内胡乱开支,把国家的信用卡刷爆了。我希望总统不要只是坐下来骂人,并散布有关已通过法案的谣言。

民主党和共和党拿着“美债炸弹”互不相让,正如这张漫画展示的,代表民主党的“驴”卖力地用千斤顶把“债务上限”往上撑,奈何代表共和党的“大象”死死压在上面。

另一张漫画更是形象地表现出“债务上限”危机的后果:美国“经济”正在“走钢丝”,“债务上限”的剪刀正威胁剪断钢索。

11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发出警告。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美国债务违约将重创美国和世界经济,每个人都应该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

美国屡陷债务上限困局

设置债务上限的初衷原本是利用行政和立法部门的权力制衡避免“开支无度”,但在美国政治极化氛围浓厚的背景下,这个问题已日益沦为“党争”工具。历史上,美国就多次出现因两党债务上限争执而导致政府停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每当白宫“钱不够花”时,美国国会经常直接授权发行更多债券来解决问题。但随着财政支出不断扩大,美国国会于1939年设置了450亿美元的政府债务上限额度。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频繁“入不敷出”,国会因而屡屡提高债务上限以解“违约”危机。

官方数据显示,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国会已经修改了一百多次债务上限。1981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就任时,国会首次将债务上限提高到1万亿美元。

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在过去十年里,所谓的临时提高债务上限的做法已经出现了21次。现在我不得不要求再次提高债务上限,否则过了2月中旬政府将无法运作,而我上任只有16天。

1995年和1996年,国会共和党人和民主党总统克林顿就债务上限发生争执,政府短暂停摆。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我请求国会维护大家对美国的充分信任,维护美国的信用,超越党派之争,直接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的提案,告诉大家美国会信守承诺。

近些年来,国会和白宫之间的争斗愈加频繁。2011年,美国两党在债务上限和削减预算赤字问题上迟迟未能达成一致,导致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美股被大量抛售。2013年,美国两党因削减社会福利和医改问题再次陷入债务上限谈判僵局,并导致政府关门半个月。

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没有人愿意看到大家对美国政府的信任受损,没有人愿意看到美国信用崩溃。

近两届美国政府的花费尤为庞大:共和党人特朗普大推“减税”,民主党人拜登大推“基建”,军费支出只增不减,新冠疫情更是带来高昂的额外支出。这使“债务上限”问题愈加紧迫。(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僵局  僵局词条  美国  美国词条  上限  上限词条  债务  债务词条  指责  指责词条  
热传

 游长江三峡

游长江三峡暑假里,我怀着喜悦的心情随全家乘“渝江15号”轮船游览了长江三峡。“渝江15号”轮船顺流而下,于当晚在万县停泊,次日凌晨就直奔奉节,很快就进入长江三峡...(展开)

热传

 矫正牙齿的危害 32岁矫正牙齿后...

曾经的军艺校草、娱乐圈的开心果沈腾上热搜了!与以往的热搜不同,这次围绕在沈腾身上的话题并不友好。媒体曝出沈腾深夜与一女子在某娱乐会所密会,疑似出轨。不过鉴于沈腾...(展开)

热传

 初中日记

精选初中日记汇总七篇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篇日记了。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日记7篇,...(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