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在租来的8平方米内,创造出鹅毛诗、诗意流、半途主义奇迹的著名作家唐国明

在租来的8平方米内,创造出鹅毛诗、诗意流、半途主义奇迹的著名作家唐国明

(提醒:在本篇正文的后面,可以了解我出版与自制的书与我的思想,及我开创的鹅毛诗、再现曹雪芹文笔、半途主义、诗意流。)

————————————————————————————————

半途主义就如主张“愿是高山,愿是流水,愿是清风明月的模样,不愿贫穷,不愿奢华,只愿思危奋发图强”的唐国明在《零乡的模样》一诗中表达的那样——

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

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

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

半途哲人、鹅毛诗人、再现曹雪芹文笔学者、诗意流作家唐国明作品

————————————————————————————————

奇迹是这样创造的

————————————————————————————————

(1)、写于2017年10月9日:做着贵族事业的我写给父亲的信

敬爱的父亲,为了不放弃成为您希望的人类榜样,成为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世界典范,儿至今,家也未成,虽有名而无实利。年岁渐大,人家儿女成群,而我仍身居岳麓山,与清风明月相随。每春节回家,您一与我谈话,提及的话题莫过于劝我放弃追求、早日成家。

我又何尝不想早日成家,眼看房价飞涨,而我稿费收入甚微,仅能维持自身温饱。依傍名山,寄居他乡,无着无落,家实难成。虽您以为当今之世,应有以情不计较钱财之女子。而时下世俗,看物质条件已成风尚。

交易社会,似乎一切成为买卖。尤其婚姻,若如我听闻,要婚姻又有何益。曾有一同校校友,与我谈及他与女友同居后,想娶其女友为妻,其女友家提出要彩礼30万,给其女友娘家修建房屋;另又要其出资5万,给其女友家门前的路铺沙冻泥。他见其如买东西一般,便放弃娶其为妻,宣布分手。后又在其故乡县城相看了一个,其女30多岁,长相普通,月薪8千。他已在其县城置房,其女要求他在长沙再置买一房,方可嫁他。

我虽未遇上这样怪事,我一是自尊心强,深信凡事须靠自己力所能及,方能长久;依附于人,一时虽好,久之难持。一旦于人前灵魂都没站直,又何能安心写出好作品。我曾想,若是有哪位经济条件极好的女子,赏识我才华,我倒愿意与她生一子女,她暂负责养大,假以时日,到我名利双收之期,将老之时,来继承我所创造的文化财产。这一想法,确似荒唐,却是能确保我继续创作,又能了却传宗接代之虑。

我常相信,才气与名气,早晚会兑现成财富,供我能娶妻生子。然而年岁渐大,按时下35岁至55岁为男子黄金年龄。若不早些获得成家生子的财富,恐怕未生的儿女也等不得另投生去了,已老的您与母亲也等不得我了。

回想人生来路,靠着自己做出的文学成就,暂只能解决温饱。虽然当下用数字来计算,我并不富有,如果从长远来看,我富可敌国,富有得无穷无尽,富有得无价,会给人类及世界留下一批无价的文化与精神财富。但人目光所及世界时空最多百年。常说四十不豪五十不富,人上六十寻死路。甚好我是作家,法律有规定,我若死后五十年作品所产生的效益能归儿女继承。所以您与家人,都希望我能娶妻生下子女。

我虽出自寒门,系清风明月之后,却拥有一个苍松翠竹气的灵魂,做着“再现《红楼梦》曹雪芹文笔,考古神通天下事”的贵族事业。也就是说该衣食不愁的家庭才能完成的事,而我却忍难受苦地完成了。到写这篇文章的2017年10月9日,我仍陋居在岳麓山脚下8平米房内,坚持自己的文化理想。常写文自嘲云:“唐国明者,山身岩骨,有名无钱,说他自来人世,只为复原一本书,考古天下事;力求神通乾坤,德配天下。”也常写文戏称自己为“红楼先生、鹅毛诗人、自由古体诗人、半途哲人、诗意流公子、麓山名士、天鹅歌手、写鹅毛帖的清风明月中人”以自娱。

我能成名,干出自己的文学成就,成就了自己与别人认为不可能成就的作家梦想,犹如宇宙中离太阳不近不远、能诞生生命与水的地球。可以说我如地球一般幸运。一是您与母亲对我物质上没过多的要求,又兼有淳朴传统思想、望我成为世界榜样的“人文”情怀,总是活在让人看上去有点浮夸不切实际的想法里。而您的儿子我也是如此的心怀幻想地不断地以命冒险,终于取得了成就。到今日为止,其追梦精神与执着得让人难以置信的事迹与取得的文学功业,有目共睹。按时下的话说,也曾走红过,也曾出过名,虽暂未获实利,也算是有名在外,实名在身。二是您与母亲虽留守日渐清冷的山村高坡之上,但常有在县城扎下根的小妹去探看招呼,去了我这一心病,而使我安下心来写下追求自己梦想完成的作品。否则如常人所云:“我还能完成什么写作,非被日常俗事拖得心力憔悴不可。”到2017年10月9日这一天,还过几日又是母亲生日,不觉突有所感,遂以信为文一记,以当我传记之用。因您耳有时听不见,打电话您不能完全听明白,您眼睛看字也吃力了;即使您能看信,闭塞之山乡,邮路不便,恐信难至,只有如此写下,以表吾心,让天下人所见了。

(2)、写于2017年10月17日:黄鹤楼

1997年,我去北京参加完一个笔会,从北京乘至长沙的列车,途经武汉时,列车的广播上朗读的是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与我同座的三个人在列车快开进武汉时突然提议去看看黄鹤楼。我当时出于经济上的顾虑,不想下车,但经不住他们伶牙俐齿地劝,于是随他们下了车,办了车票中转,先跟他们去了武汉大学,然后就去了黄鹤楼。看到的就是一个高耸的楼阁面对着武汉长江大桥下的长江。我由于要忙着赶回长沙的车,随他们在黄鹤楼下站了站,眼看就快黄昏,于是我就搭车去了武汉火车站,就那样与黄鹤楼匆匆一见,然后就途经长沙回了在山坡上的故乡。

其后,几经周折,1998年又来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念书。念完4年后,便呆在湖南师范大学岳麓山下的向阳坡上以隐居的方式停留下来,完成自己成为作家的梦想。即使经历每天3.5元吃饭费的痛苦,但仍是坚持了下来。有时为了改稿为了省钱,常去网吧上通宵。上通宵虽然便宜,但确实很苦。一天偶然发现湖南师范大学校内有一个只要1元钱1小时上网的地方,虽然上网时人多得需要排队,为了省钱,我便忍着排队之苦,在这网吧上了几年网,直到关闭为止。

有一天,我正在电脑上修改自己的小说《零乡》,忽听到一个人在叽叽咕咕对着电脑骂粗话,我开始以为他是与网友争吵,也就不以为然。半年下来,仍见他如此,于是我对他好了奇。终于有一天,他坐到我旁边,仍见他大浪滔天的野骂,我便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地看着他。他像是突然从另一个世界里回到这个世界里来了似地,也好奇地看了我一阵,忽然醒悟了似的说他不是跟谁骂架,他老是控制不住自己。我说他是不是有什么痛苦,如果有什么痛苦,就尽量在内心里想想,有什么看不惯想骂的,尽量在心里骂;如果老是用嘴表达心里的东西,就会被人认为不正常。他点了点头,几天后,见他坐在电脑前总算安静了,我们从此也算是结识了。

我从此知道他叫黄鹤楼,来自武汉。开始在大学里念的专业是新闻与传播,念了一年觉得没意思,又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认识时,他还没毕业。再见到他时,我已从作家成为了红学家又成为了鹅毛诗人。他说他从网上读到我的鹅毛诗,觉得那才像诗,像他想要读到的诗。我问他毕业多久了,他说他已毕业好几年了,去了很多地方,换了很多工作,都因为他一时忘记有的话只能放在心里说,却抑制不住忍不住用嘴巴说了出来,因而接连不断地丢失了工作。为此在一些亲朋的建议下,去看了医生。医生说他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不但需要药物治疗,也需要自我治疗。而他在我眼里却不是一个病人,不过是有时爱把本应该只能在心里对自己说的话,本应该在心里骂的话,用嘴说了出来用嘴骂了出来,形成了让别人听到的声音,而让人引以为怪。

与他偶遇过几次,都是在一个我常去的书店偶遇,在其他地方我们根本没有机会见面。有时没遇到他,书店老板跟我说起他,我才知道他家是武汉农村的,家里不是很宽裕,本以为他考上了重点大学,为家里创造点财富,反而得了一个这样莫名其妙的、人认为的怪病,倒成了家人的负担。在书店老板的评价中,认为用另一种眼光看,他是一个病人,若换一种眼光看,他是一个天才,一个被毁灭了的天才。对于书店老板的说法,我总是保留意见。我认为如果人把他当成一个病人,他就会成为一个病人,如果人把他当成一个天才他就是一个天才。

在后来,好久没看见他了,听书店老板说他回家真的养病去了。半年后,他又出现在了我呆的大学校园内的书店里。他跟我聊小说、聊诗歌、聊书法,他跟我说他真羡慕我,他也想成为作家。说着从他的包里拿出了他写的长篇小说初稿与他的书法作品给我看。面对着他,我不敢说好,也不敢说坏,我也不敢鼓励他坚持。在一个以挣钱多少评判一个人价值的时代,我不敢鼓励他走上这条与清风明月相伴的路。我害苦我自己没事,我不能鼓励人家走此路,他如果心甘情愿地走上了这条路,一切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我算是幸运者,终于做出了点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从此他在我的视线里神出鬼没一般,好久不见的他又会突然出现在我常去的书店里。问他怎么又来了,他说他从老家来这里找工作的,租住的地方是离湖南师范大学有点远的王家湾。他告诉我他的病全好了。我跟他说:“你本没有病,不要把自己当病人看,好好找工作。”

几天后,我去书店,书店老板告诉我,他在长沙郊外一个地方教书去了。几个月后,十月一日,我接到书店老板的电话,说黄鹤楼发工资了,想请我们吃一顿。在一个小饭馆里见到他时,他已是另一个模样,拿着个智能手机不断在翻看信息,并说我该把智能手机随身带上玩玩。我说我不喜欢玩智能手机,只喜欢与人聊聊,不喜欢老跟手机聊。

马上快到年底,长沙冷得让我不想走出向阳坡上的房子。但又想起去书店找一本书,书没有找到,书店里没什么人,又与书店老板闲聊到他,书店老板说他已辞职回老家了,因为他所在的学校是一个私立学校,由于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他只有走了。我与书店老板又为他叹息了一阵。

春节一过完,我从故乡告别父母,又来到长沙隐居自己的地方。春天一过去又到了夏天,我去书店找书时,书店老板说黄鹤楼又来了。我问书店老板,他又来干嘛?书店老板说他又来找事做,并说他的毛笔字写得越来越好了。几天后,我在书店遇到他时,他的神态大不如以前,面黄得如秋天的枯稻草,似乎经不起岁月的风吹浪打,老了许多。与人说话时,眼睛不敢直视。我居住在岳麓山下不走,是因为其时我也算是一个能以卖文解决温饱问题的作家了,而他每次从家里带点钱来这里找一阵工作,折腾得呆不下去了又回家里。他每次来,能让他呆的地方,除了他租住的地方外,就是这家大学校园内的书店。书店老板在他不在书店时,跟我说,他常在书店里呆着,不好好去找工作,不好好把一份工作做下去,做什么事情都得坚持,不坚持即使是重点大学出来的,也只能混成这样了。

有几次,也许他确实是找不到自己认为自己想干该干的事情,便给书店旁一家饭店做小时工,饭店提供他吃住,他干一阵,又觉得这样看不到前途,于是余足了路费又回老家去了。总是在我快要忘记他的时候他又出现了。有时他说他在家跟他姐夫干了一阵装修,他姐夫认为他干不了,在家呆着,一个这么大的大学毕业出来的人,父母看着也忧愁,于是又来到了这个大学城里。

我难以弄明白他,也不想去弄明白,也许人也就是这样打发完岁月的。书店老板由开始认为他有才,到认为他确实无用;由开始喜悦他到书店里去小坐,到见到他有点厌烦的意思。终究是多年的熟人,他来了还是不得不以礼待之。

我有一阵子为了写作为了看书,也为了生计;加之自认为学富五车了,也很少去书店找书了。有一天从书店路过,见书店老板在书店门前晒太阳,一见我,跟我说了一阵互联网时代书店的前途,说到临别时,又跟我说黄鹤楼要来了。我似乎习惯了,不以为奇了,只是礼貌性地“哦”了一声,便钻进人来人往的学生堆里去了。

我也不知什么时候有了不想常呆在房里看书写作的习惯,一到黄昏便喜欢去桃子湖公园湘江江堤上走走。在无数次行走的一个黄昏,突然我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叫我的名字,我回头一看,心里一惊,这不是黄鹤楼吗?虽然穿了一套天蓝色西装,但看上去他的神情有点恍惚,我更奇怪他的声音怎么变了,发出的声音不仔细听却不知所云了。他问我吃饭了没有,我回答他说吃过了。除了这几句话,我不敢问他其他什么。因为问与不问,也就是那么回事,他反正来找一阵工作,呆上一阵又会回老家去的。

有心烦的几日,静不下心,又去书店逛,遇上书店老板,书店老板又说到他,说黄鹤楼这次真的病了,他的舌头快说不出话了,如果不赶快就医的话,他的头上又长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红粒。我说他应该还是回故乡去。可一说到“故乡”两个字,我觉得我说错话了,如今人的故乡已不在故土上了,只是在奔波的路上了,就如我故土的那个山坡上大多数人已搬到县城或镇上或在离故土很远的地方建家立户了,回家看到的已不是自己心目中那个充满乡情的地方了,虽是故乡却如同异乡了。

待一个冬日,我路过书店时,书店老板告诉我,黄鹤楼已不想说话了。我与书店老板叹息了一阵,书店老板打开了智能手机让我看了看与黄鹤楼手机上的对话,我才想起黄鹤楼也曾以这网名加过我,但我很少玩智能手机,也就拒加了。以前总想把心里话用嘴不停说出来的黄鹤楼,人家认为他是病人,从此他所有的话只能在心里说了,人家更会把他看做病人了。

那个月的月底,我应邀去武汉湖北卫视做一个综艺节目,由于录制节目的地方离黄鹤楼不远,我陪我与我同去的小妹与妹夫先去看了武汉大学,再去看了黄鹤楼。玩的时候,我总是有种梦里来过似曾相识的感觉,才想起我1997年一个人来游过一次的事。在我印象里,武汉大学与以前也没有多大变化,黄鹤楼也是如此。

节目录制完后,在列车开动离开武汉时,广播里广播的仍是我多年前听到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其他的我没听清楚,只听清楚了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使我又想起黄鹤楼这个人来,不知他的病好了没有,是不是能像以前一样又能用嘴说出只能在心里说的话了。

(3)、写于2017年10月28日:奇迹是这样创造的

我家世代寒门,家在一个海拔1000米交通闭塞的山坡上。家有6亩簿田,山林官定面积为100多亩。簿田只能产一季,每亩产湿谷子约900斤,一年产湿谷子5400斤,晒干后约合干谷3000斤左右,这还是1985年杂交水稻慢慢普及到山村的收成,刚够家里吃。山林基本是竹子,竹子两年出产嫩竹料一次,砍下晒干后,有10000来斤。得全家4口出动砍、破、晒,用肩挑至离家有20多里山路与公路的镇里去出售,收料站每百斤最高只给30元,全靠自家肩挑背扛,收入两年内仅3000元,这是20世纪90年代未的价格,在1997年以前价格更低。如果卖给收竹料的商贩,只合得20元一百斤,两年内仅2000元,可以说一家四口人,一年指望的就是这1000元的花销。当有人在网上写文造谣我“啃老”时,不想想,这样收入的家庭,拿什么“啃老”,有什么“老”给我“啃”。到杂交水稻没普及到我山村之前,我都是处于半饥荒状长大的。到1987年时我家才解决温饱。

我从12岁始,就想尽办法去摘野果充饥,挖春笋或挖药材换钱给自己置衣服,或预备零用钱,大部分得交给父亲。记得一到星期六从镇里学校回家后,星期日大清早去山里挖了春笋,吃完中饭,就送到镇里罐头厂换些钱,再赶黑回家,来回四、五十里,山路的坡度如同直上云天。第二天星期日一大早,天还没亮,又得去镇里上学,这就是我12岁到20岁的处境。

至25岁,1998年来读大学,也是一到寒暑假,在有竹料砍的年份就回家砍竹料。没有竹料砍的年份就帮学校招生或看守宿舍,挣点学费。

到我读完大学,家里虽然慢慢殷实,母亲得的十二指肠胃溃疡,几乎每年春夏总发作,一发作吃饭进去就吐出来,就得住院疗养,每一个住院周期就是6至7天,有时住院住6至7天后,刚回家又发作,又得重回医院住院。有时是妹妹照看,她一焦虑得顶不住精神上的压力,我就得匆匆回去。为了母亲这个医生嘴里说断不了根的富贵病,我四处查资料,在医院跟医生聊天。2010年母亲痊愈后,她跟我说,是我给她买的疗伤的中成药发挥了效力。

从2002年到2010年这八、九年间几乎每年得为母亲的胃病来回于故乡与长沙。记得有一次母亲住院,父亲白天把母亲送到医院走后,母亲连药都“受”不了,点滴打进去就回流了出来。待晚上我从长沙赶到故乡医院,再给母亲打点滴时,母亲的身体才接纳了这些药液,医生也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我是神。我觉得我不是神,而是我来到母亲身边,给了她一种安全感。

湖南雪灾那一年,我坐车回家过年时,由于大雪,高速公路封路,我坐的大巴车从早上9点半从长沙出发,在雪路上开到晚上10点才到邻县武冈市。夜晚,柏油路上是硬硬的一层发白光的冰。

那晚在武冈城里睡一晚,第二天坐上车,车开出城,一看被冰冻得几寸厚的路,司机不敢开了,我只有一个人穿着打滑的皮鞋,从武冈步行几十里到城步西岩镇,再从西岩镇坐上城步县来接人的车,一路撒盐一路打滑的到了茅坪镇。我又从茅坪镇走十多里公路,又从被雪堆得不见、被雪压下来的竹木挡着的山路爬回山坡上的家里。

父亲的脸也在那年冬天得了什么皮肤病,脸的皮肤开了什么裂痕,又痒又痛。我不断提醒父亲不要用手去碰,即使再痒也不能去碰,自然就会好。待到过年前,父亲脸上的一切奇迹地消除,又恢复了原有的面貌。

到过除夕时,大雪才开始解冻。那场大冰冻,几乎弄得我那山村无电,水也冻断了,唯有泉水还往外冒。村里人几乎不敢外出。年货是我与父亲一肩一肩小心翼翼踏着冰冻挑回山里的。东西的价格比平时贵了几倍。到除夕解冻那天,价格才回落到正常。

到我的文章不断问世,被媒体关注后,父母从以前对我追梦的怨言慢慢消除。他们担忧的事是我还没娶妻生子。在他们眼里,世上只要有爱情,娶个老婆成个家很容易,他们不知道已被各种因素折腾成了一个大工程。

我越来越敬佩能留下流传经典作品的作家。从我自身创作的体验我尝到了,如果真正负责任完成一篇作品,付出的代价是十年甚至几十年或一生。不要嘲笑作家,也不要以为作家悠闲好玩,其实他们的痛苦与折磨是很多人不可想象的。说得不好听点,几乎是在死的边缘徘徊。尤其是写不出自己理想作品时那种空无与无意义感,可以让一个人去自杀几千次。但作家要坚强自信,要耐心等待,刻苦学习与积累才能抵达自己梦寐以求的作品境界,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作家说白了也是一个在纸上这块田里耕耘的人,并不是你们认为好吃懒做逃避劳动与生活的人,如果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是万万不能成为作家的。他得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世人的白眼与亲人的抱怨,有抵制周围铺天盖地打击自己的抗压能力,才会在写作的生涯上走下去。

我三岁就跟父母姐妹劳动了,打猪草,割牛草,拾稻穗,打谷,砍柴,破竹料,挖冬笋、春笋,捕鸟,捉泥鳅,捉山溪里的石蛙,采野果,插秧,耕田……一直不停地做,并不是别人认为的什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隐士”。

我大学毕业后,也去上过班,做过事,抱着一边工作一边追求写作的想法,可试了一段时间,那些普遍盛行的管理体制,根本不容许你有机会有闲情去干你工作外的事。所以我心甘情愿生活苦点、自由点,零零散散挣点小钱,需求低点去成就自己的梦想。也许在人家的眼里,我过得水深火热,惨不忍睹,但是他们不能体会到我那种自由追求看书写作、追求成就梦想的幸福。因为我从小就这样一直苦着长大的,何况在远离故乡的都市边缘,岳麓山中一角,靠自己为自己的梦想走下去。我一生的要求从来没什么野心,只要能维持衣食,能写出自己梦想的作品,获得发表面世,得到世人的认同,对于我来说就是好事了。

幸运的是如今遇上了可以随意流动的年代,可以自由追梦的时代,我在处理好家庭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后,使自己赢得了可以说让人嫉妒,也让人不可理喻的一盏青灯一张桌子一叠纸一壶墨水,于陋林山脚下租得8平米房子,使自己能安宁的思考,写下自己随意写下的文字,梦游出自己的鹅毛诗、诗意流小说、半途主义。

————————————————————————————————

————————————————————————————————

国明说:文学是人类共同猜想的方式。唐国明说:尤其为利禄等死,不如为千古留名而生。

国明写《读项羽》诗说: 宁学项羽做自我,不学古人成皇奴;了却天下纷争事,只给虞姬当丈夫。

国明说:我有长风情怀与鹅毛风范;我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

国明说:我说的“长风情怀”就是流传千古的抱负”;我说的“鹅毛风范”就是不记功利得失对一件造福万世之事的坚持。

国明半途哲学名言: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刻。此刻是我们唯一的财富。除了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

国明2019年6月出版开创半途主义的《 鹅毛诗 》集。

半途主义就如主张“愿是高山,愿是流水,愿是清风明月的模样,不愿贫穷,不愿奢华,只愿思危奋发图强”的唐国明在《零乡的模样》一诗中表达的那样——

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

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

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国明开创独特的“诗意流”创作方式,写出长篇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把士兵,作为一个传声筒,将所有的声音发了出来。写出了一个士兵面对以诗的形式涌出的思潮激流冲击中,他仍没有放弃自己的坚守与责任。以士兵这个故事道出了皇权文化这棵树是怎么从根长向当今的。作为一个士兵,他一直在坚守要塞、坚守在此刻、坚守着自己的使命。确不断面对一些无知的事情,让他置于那种似永在途上无归的不安。作品让人认识到我是什么,我就是坚守在此刻的过客。 更让人思考——此刻,一切顺道路而去,顺河流而来。我们是不是还如那个士兵一样老停留在那个此刻,那个要塞里,那个使命里,那个等待里。

2022年出版,奠定唐国明半途主义哲人的地位、具有飞诗流意、鹅毛飞扬结构、读后能烧得你飞起来的“诗意流”长篇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是一部与长城相关、弘扬人类优秀品质,集22年心血企图以文学方式阐释半途主义哲学、开创“诗意流”文学的跨文体式长篇小说,是一部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式史诗与交响曲;是与唐国明的《鹅毛诗》、《零乡》构成半途主义系统的三部曲之一。

《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既是诗歌史中海子想耗尽心血没有实现完成的,而唐国明自然完成的大诗,又是小说中的史诗。

……………………………………………………………………

国明介绍他的书《零乡》时,如此说——

《零乡》就是一个展示在无归的现实路上,表现不停进取乘风破浪精神的文本。

《零乡》更像是与你面对面亲切交谈一样的以非虚构、跨文体、自传、百科全书的多种方式;以“为让你认识我自己,我在如此反复地言说给你听”的架势,写出了一个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之人,在时世推移中,在各种交响与交织土壤下,时有无乡之感、时有“无用之王”之叹的历程——通过这种状态的描写,反映出那种远离故乡没有归宿感,折回故乡却发现故乡已不是故里的场景,在似梦似游,无所追寻,无处追寻的漂泊中,一边是对我在时代进程中失去了消失了的乡村故土用记忆性的文字修复还原、一边在现有文字古迹中对自己精神故土的追根溯源、一边是在精神游走中去寻找自己心灵归属故土的心路历程,及我在这种历程中的徘徊、游走、寻根、回忆里,道出了作为进入以网络式漂泊生存的人类一种无根无确定性无依靠感、与对这个世界迅变的陌生感的‘零乡’现实,向世界追问我们到底是为梦想而在?还是因迷惘成病而空?在这个无答案的难题面前,我们只有在无归似归中继续流浪,不得不又继续漂泊的“零乡”现实。使每个有同样经历的自我永远成了一部被“零乡”化了的“零乡”史,成就了“半途哲人”的名言——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我们只是在此刻,我们成了途中的我们,我们成了被“零乡”的我们。——同时此书也揭秘了我是如何以考古方式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文字,写出鹅毛诗,论证哥德巴赫猜想与3x+1猜想,又是如何成为半途哲人的。更重要的是写出了我如何从一个看牛山山顶上如何到了岳麓山山脚下,与几百个女孩如何交往,又如何成就了人家认为不可能成就的梦想的。这其中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在支撑着我?若想详知,请读我《零乡》一书。

若说21世纪是流行我唐国明提出的半途主义哲学的世纪,那么《零乡》注定是一本以小说、百科全书、自传,传达唐国明提出领悟的半途主义哲学最易懂的好书与扛鼎之作。

《零乡》虽然有些重复但表达形式不同的内容,但恰恰是这些“来回拉抽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样重复的内容,以我成才、求索的波折思路历程将此书更好地结成了一个叫“零乡”的体系;突出了人类重复此刻、此刻重复的重大哲学主题。同时《零乡》文本中用一种年月日期时间的方式,表达了速变时代,我们被置于一种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的“零乡”状态。

————————————————————————————————

————————————————————————————

什么是半途主义——半途主义开创者,著名作家唐国明如此作出回答

————————————————————————————

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去成就自己,成就天下的人。

半途主义,既是哲学思想,又是文学观念。就如半途主义开创者唐国明,用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诗意流方式,在他的半途主义三部曲《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零乡》中表述的那样——

远方没有远方,你到达的远方,不过又是一个远方的半途之上。在途上的我们,除了只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

人只有把自己放置在半途上,才有成就自己的多种可能。我们都是半途上的产物。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去成就自己,成就天下的人。

此刻一切都在途上,面临着此刻命运;我们此刻的命运,即使千难万险,也要把握住一个又一个此刻,以“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修德安和天下”的精神,去成就自己与天下,去成就自己与天下那个渴望的归。让自己归于天下,归于奋发图强的途上。在无数不确定中,归于能看到摸到的天下此刻。

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刻。此刻是我们唯一的财富,万物永在途上。

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 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在途上的我们,除了只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已经没有别处,没有远方,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只有一条我们无路可逃之路,只有零乡,只是在此刻。

我们的生活不是在别处,我们只是生活在途上;学生问死,道听途说,闲言碎语;为菜米油盐酱醋茶或钱权名利诗酒花,奔波不停,劳作不息。

在n是整数前提下,要么永远在1除以“2的n次方”的、至小无内的流动时空途中,永存而在地转圈,将自己消解耗尽;要不就是处于“2的n次方”那个至大无外、能自由而行的时空途中,将自己无限永恒。

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当你抵达“1+n”时,你就处在“2+2n”的半途中。即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处在4的半途中。或当你到达1时,你想抵达2;当你到达2时,你想抵达4。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半途,被置于一种飘着永远抵达不了尽头的无归的零乡状态。

在瞬息万变,难以确定的世界,无归的我们,只有将天下、路途、此刻当作有归的故乡、有归的家。只有归于天下、归于路途、归于此刻,一个又一个此刻地乘风破浪;一个又一个此刻地归于途上与天下——抵达1时,再去抵达2;抵达2时再奋进地抵达4。如永在半途之上,披荆斩棘,一个又一个此刻地愿是高山、愿是流水、愿是清风明月的模样,不愿贫穷、不愿奢华,只愿永在途上地将天下万古流传的事业开创。

————————————————————————————

国明定理:

1、“任一偶数除以2”加减同一个正整数,能得出等于这个偶数的两个素数;且两不对等素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

2、万有在增减变化,而不在生灭。宇宙始于似递增递减的奇偶造化中,太阳永不会熄灭。

3、1是2的半途,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半途就是一种飘着永远抵达不了尽头的无归的零乡状态。

————————————————————————————————

国明将世人诟病不休的龙头蛇尾丑八怪样的120回《红楼梦》,再现出了曹雪芹原来全部完成的100回《红楼梦》原本西施的样貌。

《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的“考古复原”根据与资料来源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

再现曹雪芹文笔就是将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续写的部分剔除,留下曹雪芹的原文部分20回。

国明说: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

作者简介:

——————————————————————————————————————

……………………………………………………………………………………………………

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

………………………………………………………………………………………………………………………………………………………………

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

国明从《红楼梦》程高本后40回中将发现的曹雪芹文笔,如同寻找一个被人分尸后的尸骨,将找到的点点滴滴曹文骨肉组织起来,然后以考古复原的方式再现出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曹雪芹文笔二十回,

自然地契合了脂批中多次提到的百回《红楼梦》,名为《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

在仍以考古复原方式再现《红楼梦》第67回曹文的基础上,与对前79回的再次校对上……

另,前八十回其他回,是以俞平伯先生校对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的《红楼梦》前八十回、

河南郑州2004年9月海燕出版社第1版周汝昌先生用所有脂批本汇校的八十回《红楼梦》

与2003年4月作家出版社第1版郑庆山先生校订的《脂本汇校石头记》八十回为主校本,

以考古复原的方式相互汇校而成,再与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版《红楼梦》互校一次成文后,再参照程乙本、程甲本纠正语句错误之处。

加上我在程高本后四十回基础上去伪存真考古复原的八十回后的二十回《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

而合成了这个前后语言风格统一、脉络贯通,回归于曹雪芹原意原笔的百回版本——

《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

————————————————————————————————————————————————————————————————

国明是谁——

一个雷打不动、火烧不倒、风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明月清风中人;

一个流血不失长风情怀,火烧无损鹅毛风范、究天地之得失,强天下之心力、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文人;

一个胸怀惠泽天下、造福万代;与时俱进思危奋发、实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怀的人类知识分子;

一个提出半途哲论的命运跋涉者、文学执着者、思想开拓者、灵魂共鸣者的半途主义哲人、诗意流公子;

一个识你之理与力,看他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的红楼梦中人、再现曹雪芹文笔学者;

一个喊出力定乾坤、理安天下, “不失长风情怀,已具鹅毛风范”、“以汹涌之势圣洁诗歌神坛的脏泥污水,以大风吹送鹅毛扬空之力让诗歌重回不胜寒的高处”的鹅毛诗人

一个主张去除框架束缚,把古诗写得天然上口、自然成声、水到成流、清水出尘的自由古体诗人。

一个“愿是高山,愿是流水,愿是清风明月的模样;不愿贫穷,不愿奢华,只愿思危奋发图强”的半途先生。

………………………………………………………………………………

体现在唐国明身上的半途主义人文精神,如唐国明诗作名篇《读书人》中所说的——

雷劈不倒,火烧不移,风雨不垮,似朗月清风/ 日食随时,起住随所,执笔随心,如闲云流水

对汹涌潮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流血不失长风情怀/ 居安宁山脚,贫则无忧富则无过,火烧无损鹅毛风范

与时俱进认知世界真理,思危奋发图强/ 实事求是改造现实命运,修德安和天下

读万卷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富天下之力/ 行万里路,穷天地之理,成一家之言,安天下之心

————————————————————————————

——————————————————————

………………………………………………………………………………………………………………………………………………………………

国明,男,汉族,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一个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 融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体,集鹅毛诗、再现曹雪芹文笔、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

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钟山》《诗刊》《鸭绿江》《延河》《星火》及其他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章数篇。

自2013年始其墨迹“鹅毛帖”一幅字能换3000元。

2016年出版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

2018年自传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2019年出版网红至今的半途主义诗集《鹅毛诗》。

自2013年起,因再现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追梦事迹,陆续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安徽卫视、南方卫视等电视台通过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奇妙的汉字》《最爱是中华》《有话就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报道,被美国及其海内外无数报刊网络媒体报道至今。

2017年,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哲论: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2018年4月完成《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2019年4月江苏无锡市《太湖》杂志双月刊发表唐国明半途主义文学探索“诗意流小说”原创开山之作《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20年6月完成半途主义探索小说扛鼎之作“鹅毛小说”《零乡》。

什么是唐国明“鹅毛小说”,就如作家唐国明本人所说的——

鹅毛小说,就是吸收了诗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手法,就像鹅毛脱离了天鹅,迎风四处飞舞,鹅毛仍然是这只天鹅身上的鹅毛。

2020年10月29日与10月30日,唐国明因微博新闻话题#男子蜗居20年想复原红楼梦#连续两天上热搜,成为网络 “亿万流量”的热门人物。

2021年10月9日至10月15日,唐国明因新闻话题#男子蜗居出租屋21年复原红楼梦#上全网热搜。

2022年4月唐国明出版集22年心血企图以文学方式阐释半途主义哲学的跨文体式长篇小说,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开创“诗意流”的百科全书式史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22年4月8日正观新闻全网发布关于唐国明的新闻《湖南一男子蜗居22年复原红楼梦》,报道唐国明开创半途主义和鹅毛诗。

2022年4月9日至11日澎湃新闻发布关于唐国明的#男子蜗居22年再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新闻上长沙同城热搜。

…………………………………………………………………………………………………………………………………………………

国明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数学与“半途哲论”成就摘要:

=============================================================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任一偶数除以2”加减同一个正整数,能得出等于这个偶数的两个素数;且两不对等素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这个理论我们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无穷无尽的未知数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1+1”通用公式为:

t﹦[(t÷2)﹣q]+[(t÷2)+q]

(除素数2与5外,其素数个位数取数范围只能在1、3、7、9中循环取。)

2、“3x+1”与万有通变规律、万有总在途中:

用个位数是1、3、5、7、9的奇数,乘以3加1,则会递增为个位数是0、2、4、6、8的偶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奇数递增为偶数的运算规则叫“奇变”,再用2连续整除至此偶数为奇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偶数递减为奇数的运算规则叫“偶变”……任一大于零的正整数,通过连续的这样的“奇变偶变”运算,如无穷无尽数字的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米内  米内词条  国明  国明词条  鹅毛  鹅毛词条  半途  半途词条  诗意  诗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