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好文:白鳍豚是怎么呼吸的(白鳍豚用什么呼吸)

白鱀豚(学名:Baiji,Lipotes vexillifer)亦称:白鳍鲸、白鳍、白旗、白夹、青鳍、江马、中华江豚、扬子江豚及长江河豚等,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鱀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鱀豚自成一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告,正式公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

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简称IUCN红色名录)更新发布,白鱀豚未被宣布野外灭绝。

中文学名白鱀豚拉丁学名Lipotes vexillifer别称白鱀、白旗、白鳍、中华江豚、扬子江豚及长江河豚等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

外形特征

白鳍豚淇淇

白鱀豚是中国特产的一种小型鲸,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有恒定体温,总是在36℃左右[2]。

身长1.5—2.5米,成熟个体最大体长,雌性2.5米,雄性2.3米;体重100—150千克,最多230千克。吻部狭长,约30厘米,前端略上翘。喷气孔纵长,位于头顶左侧。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

白鱀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成年白鱀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

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这使得白鳍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

因外形相近,中华白海豚常被误认为是白鱀豚。白鱀豚是淡水鲸类,且生性害羞,很少跃出水面,凡是在海面上翻腾跳跃,动感十足的照片,基本上都是中华白海豚。

分布范围

从三峡地区的宜昌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一直到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包括洞庭湖和鄱阳湖在内,全长约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白鱀豚的分布。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逐渐缩小。后来仅局限于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尤以湖北省沙市以下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长江段为多。

到了1990年代,白鱀豚在洞庭湖与鄱阳湖湖区已经绝迹。在长江江水中分布范围的上限也已移至葛洲坝下游170千米处的荆州附近。其下限缩减更为严重,到南京附近就已踪迹罕至。在1997年至1999年的观测中,在南京下游临近的江阴以下就从未再有发现。

2000年至2004年的几次观测中,其分布主要限于长江流域洞庭湖至铜陵段。其中主要聚集在铜陵段、鄱阳湖段和洪湖段3个区域。最后一次得到证实在野外发现白鱀豚,是2004年8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的一头搁浅死去的尸体。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到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千米江段进行地毯式搜索,未发现一头白鳍豚,因此不少科学家怀疑白鳍豚已经灭绝。但可以推断,长江里还有少量残存,然而仅凭这最后几只个体,已经无法延续种群,预计白鳍豚会在十年内彻底灭绝。日臻完善的克隆和转基因技术,或许是拯救白鱀豚的最后一丝希望。

生活习性

白鱀豚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1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温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温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3]

白鱀豚喜欢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区,很少靠近岸边和船只,但它时常游弋至浅水区,追逐鱼虾充饥。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它的吻宽细长,上下颌长有130多枚圆锥形的同型齿,可它却懒得咀嚼,只管张口吞下鱼食,消化能力很强。

白鱀豚喜在远离岸边的江心主流区活动,为疏人性豚类。在行动中有集群习性,常三五成群活动,偶尔也进入湖泊、支流与长江干流汇合处活动。

白鱀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动物,每次呼吸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鳍,出水呼吸时间约1—2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20秒。长潜时可达200秒。每隔一两分钟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有时会喷出水花,出水呼吸时会发出声响。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它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众称为白鱀拜江。白鱀豚是肉食性动物,其视觉很差,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讯号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

白鱀豚食性以鱼为主,常在浅滩、岔流以及支流汇合处觅食。其食量甚大,一般摄食量可占体重的10%—12%。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

生长繁殖

白鱀豚雌性6龄、雄性4龄可达性成熟。成年白鱀豚每年有两次发情期,分别在3—5月和8—10月。雌性怀孕期10~11个月,翌年一二月份在江中分娩。母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偶有双胞胎,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刚出生的幼豚哺母豚乳汁长大,并随群活动。

白鳍豚最后的生态图

白鱀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野生状态下,成年白鱀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CR(极危,可能已灭绝)

白鳍豚

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简称IUCN红色名录)更新发布,白鱀豚未被宣布野外灭绝。

白鱀豚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少的一种,为中国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现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缩写IUCN)列为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同时还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以及《美国国家濒危物种法》。

濒危原因

内在因素

数量稀少,难以大量繁殖繁殖率低,生长较慢

人为因素

人类对其食物鱼虾进行过度捕捞,致使白鱀豚得不到充足的食物供给人类对长江的过度开发,使白鱀豚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在长江附近化工厂和医药工厂的开发,使得长江受到严重污染长江成为了非常繁忙的运输水道,很多白鱀豚被船只的螺旋桨打死打伤

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鳍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据统计,1973—1985年间,共意外死亡59头,其中被鱼用滚钩或其它渔具致死29头,占48.8%;被江中爆破作业致死11头,占18.6%;被轮船螺旋桨击毙12头,占20%;搁浅死亡6头,占10%;误进水闸1头,占1.6%。另据统计,长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鱀豚,有三分之一是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

人工饲养

1981年12月7日,中国江苏省镇江市渔民于长江谏壁流域用滚钩捕捉到了一头雄性白鱀豚,用干运方式运到了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南京总所的养殖试验场内未经过滤的露天水池中进行人工饲养,称作江江。1982年4月16日因重伤不治死去了,在人工饲养状态下生存了129日。淇淇是人工饲养下生存最长的一头白鱀豚,1980年1月11日湖北省嘉鱼县,之后一直被饲养在武汉的中科院水生动物所,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在武汉去世。25岁的淇淇体长2.07米,体重98.5千克,在淡水鲸类动物中已属老龄。他为白鱀豚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数据。英国皇家学会的《生物学快报》发表了中、美、英等六国科学家的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英国《独立报》在援引该报道时称,专家们认为白鱀豚已经灭绝。

白鳍豚淇淇

物种现状

濒危状况

二十世纪50年代时,长江中尚可见到较大群体,但此后白鱀豚的数量却急剧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长江中的个体己不足100只,仅残存在长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据报道,1980年代初有400多头,1986年减至300多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多头,至1993年为130多头,到1995年不足100头。

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鱀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2002年7月14日,这头白鱀豚死去。

1986年,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两年半后,这头雌豚死于肺炎。

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头性成熟的雌性白鱀豚,将它放养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鱀豚自然保护区内。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白鱀豚因触网而死。

2006年,在白鱀豚的栖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最终无功而返。

2006年,在中国进行的彻底调查未发现一条白鱀豚的踪影,科学家怀疑这一珍稀的物种是否已经在地球上消失。

2007年8月8日,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鱀豚被贴上了功能性灭绝标签。

2007年8月19号,安徽铜陵的一位市民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段偶然发现了一头疑似白鱀豚的动物,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

2010年,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报告说,根据当地渔民的回忆,即便这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致命性下降之后,他们依然能够在中国长江的中下游流域发现白鱀豚的踪迹。

2011年7月6日,在长江中打鱼的渔民发现了3只疑似白鱀豚,出现在长江江面。

2011年8月21日,在长江洪湖段发现一疑似白鱀豚的动物。中科院水生所调查由于缺少图片证据,监测也没有进展,同样没办法确认。 得到消息后,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技术人员前往现场查看,但没有结果。

保护措施

197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白鳍豚研究组。正式开始白鱀豚的科学研究。

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水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通令》,都把白鱀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1979年,中国宣布白鱀豚为濒危物种。

1980年,湖北省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珍贵动物白鱀豚的布告》。

1983年,中国立法规定狩猎白鱀豚为违法。

1986年,在武汉召开了淡水豚生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白鱀豚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主题。同年,中国银行行长陈慕华为白鱀豚捐款50万美元。

1992年,农业部批准建立湖北石首天鹅洲和湖北洪湖江段两个国家级白鱀豚自然保护区,并批准建立湖北监利、湖南城陵矶、江西湖口、安徽安庆、江苏镇江5个保护站。

1993年,在南京召开了保护白鱀豚国际会议。

1996年2月,农业部召开关于保护白鱀豚紧急会议,商讨保护对策。12月25日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

200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陶醒世等在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加紧保护白鱀豚的提案。

物种命名

中文名

白鱀、白暨、白鳍,究竟哪种写法规范,曾是人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据鲸类研究权威专家周开亚的论述,鱀,可考,《尔雅》:鱀,是鱁。晋朝学者郭璞为《尔雅》做注,对鱀,是鱁;注为:鱀,䱜属也,体似鱏,尾如䱜鱼,大腹,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中,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丈余,江中多有之[8]。因此,白鱀豚是该物种真正的学名,白鳍豚、白暨豚都属误称。但在2006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结束后,媒体上称呼仍然各异。国人常用智能ABC拼音输入法中,只有误称白鳍豚是成词,所以最多,其次是白暨豚,鱀则根本打不出来,以白鱀豚命名的,寥若晨星。

英文名

19世纪末,一个美国生物学者到中国长江流域进行地理生物考查,在渔民合作捕鱼时观察到这一物种,后来在渔民处搜集到一成体标本,他带回华盛顿研究,在美国将其命名为:Chinese River Dolphin,该命名随文化出版物流行了近一个世纪,尤其在《Nature》杂志上的定名影响更广,也被中国文化工作者所采纳。但近些年,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影响日益广泛,学术界开始重视中国的文献研究成果,命名依据最早发现的研究报告文献为优先定名原则,或者依据生物科学归类原则进行定名。因此白鱀豚的科学外文名称,英文定名为Baiji, 或者Chinese White-fin plataniste。

白鱀豚是世界上现存的4种淡水豚之一。在20世纪初至70年代,白鱀豚曾被归属于亚河豚科或恒河豚科,新建的白鱀豚科在1978年发表以后,各国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白鱀豚的系统发生位置进行了研究,近年的形态学、古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都表明淡水豚类不是一个单系群,恒河豚类比其他3类更接近系统树的基部,白鱀豚类、亚河豚类和弗西豚类代表了从进化为海豚总科的主干分出的3个早期支系,支持它们都是独立的科。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之后,淡水豚类是并系的,淡水豚类的4个现生属分别属于4个独立的科,白鱀豚类至少是一个科级的阶元,这3点已经成为鲸类学家的共同认识。

相关事件

2017年11月,一条关于白鱀豚物种灭绝的网上文章,引起了舆论对白鱀豚的热议和关注。记者专访了中国淡水鱼类研究专家、长期关注长江生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

曹文宣表示,在我国长江流域,不排除还有个体存活,尤其是在长江口宽阔的江域里,是有可能有白鱀豚的。因此,白鱀豚仍然是2007年中外科学家宣布的功能性灭绝。

2017年11月10日,第三次长江江豚科考队再度出发。他们将用40天3400公里的考察告诉世人,长江里到底还有多少江豚,是否还有白鱀豚,以及他们生活的状况。

搜索建议:好文:白鳍豚是怎么呼吸的  
热传

 你认为“心灵鸡汤”有没有营养?

我的心灵鸡汤我就很喜欢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因为金庸先生小说中文字极美,故事情节也是一波三折,塑造的人物都让人难以忘怀,他能够很好地拿捏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中...(展开)

热传

 今夜我又想你了

今夜我又想你了文 星辉斑斓今夜我又想你了今夜,月亮像羞涩的新娘,藏在天幕这方黑色神秘的盖头里,天空中弥漫着薄纱一样的云层,星星满天,或明或暗,眨着晶亮的眼睛。夜...(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