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传

新一轮行政区划改革,苏州有机会突破地级市束缚吗

时间:2022-08-07 22:36:01 热传 我要投稿

文章来源丨大数据透析站

作者丨站长大人

6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了第26次会议,会上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的意见》等多份文件。

根据新华社通稿,在谈到行政区划改革时,会议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行政区划设置和调整工作总体稳慎有序推进。要加强党中央对行政区划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行政区划的重大改革、重要政策、重大调整由党中央研究决策。要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组织研究拟定行政区划总体规划思路,提升行政区划设置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确保行政区划设置和调整同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需要相适应。

要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放在更重要位置,深入研究我国行政区划设置历史经验,稳慎对待行政区划更名,不随意更改老地名。

要坚持行政区划保持总体稳定,做到非必要的不调、拿不准的不动、时机条件不成熟的不改。要完善行政区划调整标准体系,加强行政区划同相关政策、规划、标准的协调衔接,依法加强行政区划管理。

虽然对于行政区划改革,中央深改委会议特别强调,要坚持行政区划保持总体稳定,做到 非必要的不调、拿不准的不动、时机条件不成熟的不改。

但文件的出台,本身就意味着,新一轮行政区划改革可能要开始了。

一直以来,网上都有各种关于行政区划调整的讨论,这一次,可能真的快来了。

第一,从目前经济状况来说,也需要来一次行政区划调整,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放缓,如果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比如增加新的直辖市、新的省城等,对区域经济将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第二,过去40年,中国的区划调整很少,可过去40年中国的经济和人口分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一次新的区划调整,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这些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因为行政区划不同带来的问题,比如深圳地域狭小产业发展受限问题等等。

行政区划调整,是解决这些看似无解问题的有效手段。

所以从各方面来说,来一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也是有必要的。

再说苏州。

“地级市”的行政等级限制城市权限,一直是苏州最大的痛点。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促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更大力度促进开放,搞活城市经济,中央对少数经济地位特别重要的大城市实行在国家计划中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的制度。

不少城市搭上了计划单列市的顺风车,获得了更高的政策支持和权限,并在政治地位上获得了提高。

但不论从最初的十四个计划单列市,还是到现在的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五个计划单列市,苏州虽然积极争取过,但从来没有占得一席之地。

不说上海,在省内,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作为当仁不让的副省级城市,是江苏政治、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社会发展要素的中心, 其可以调动的资源远非苏州可以相比的。

比如自贸区,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

但这更像是一次普惠型红利。因为在此之前,全国已有18个自贸区,覆盖18个省市,轮到苏州已经是第五波了。

比如生物医药,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排行榜中,苏州工业园区排名全国第一,而南京生物医药最强的南京生物医药谷在10名开外。

但国家生物技术药物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地南京而非苏州,很难说没有行政因素的考量。

再比如金融支持,2019,国家发改财金规【2019】1638号发布,对创业投资基金和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两类基金)放宽。

放宽之后两类基金的募资渠道将拓宽,金融机构可以可以投到产业基金、政府引导基金中去,然后进入到高新技术产业中。这对产业创业、城市转型至关重要。

但是,1638号文件的第一段就规定了适用范围, 即计划单列市及以上政府。这样一来,需要大量资金用于产业转型和城市建设的苏州就被排除在外。

如今的苏州是 “三非”城市,即:非省会城市、非副省级城市、非计划单列市,仅作为江苏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级市。

全国目前直辖市有4个,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有15个,不含副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的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有18个,也就是说, 在中国大陆至少有37个城市的地位要远远高于苏州。

但今天的苏州,以一座 “什么都不是”的城市的身份,成为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创造了疫情时代下的经济奇迹。

苏州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地级市的行政等级,无论在省内竞争还是省外竞争中, 都有着隐形天花板或显性天花板的限制,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里,这一状况很难系统解决。

但是,既然 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已经启动,以苏州的经济体量和贡献度,谋求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政治地位,确实是一件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