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问我:你研究了那么多的企业,也接触了很多商业巨子和学术界领袖,能否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些相似的过人之处?他们是否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可以让我们学习之后也获得类似的成就?
特别灵验、一学就会的成功秘诀肯定不可能有,因为如果真的有,大家都照着做,那这些秘诀就不起作用了。
这就如同在森林里,即使有一条捷径,如果大家都去走,也会变得拥挤不堪,捷径反而成了阻塞不通的道路。
但我回想那些人,他们的确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格局都超乎寻常地大。
任何人,不论起点高低,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准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提高进步的速度,同时把握好节奏,几年后就会看到一个格局比今天大很多的自己。
作者:吴军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把握好生活的节奏,
跳出越忙越穷的怪圈
很多人说:“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是不行?”实际上,上天不会亏待一个真正努力的人,但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
1.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一个“好人”
这里我要专门把“亲朋好友托付的事情”单拎出来说一说。我对亲朋好友提出的请求,通常用两个尺度判断帮还是不帮。
第一,不帮违反原则的忙,以及自己帮不上的忙。
第二,分清哪些问题应该由他们自己解决,哪些需要我帮忙解决。
比如,我过去经常往返于中美之间,朋友又多,总有人托我带东西。我会严格区分哪些东西可以带,哪些东西直接拒绝带。
iPhone刚上市,中国买不到,有人托我带一个,我会答应。一来iPhone体积小,携带方便;二来它的价格较高,带一次值得;三来手机两三年才换一部,不会需要我经常带。
但是有些人托我给国内的亲朋好友带尿不湿或者奶粉,我就拒绝了。我希望我给对方带去的是更大的价值,而不是成为搬运工。
分不清哪些事情该做好,哪些事情不能做,难免会陷入“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一个“好好先生”。
2.认清你自己,专心做好一件事
在我从研究人员转变为投资人,还出版了一些书之后,很多人问我是如何做到多任务并行的,又是如何实现跨界的。
说实话,我的工作状态是单任务的,不是多任务的。
我在年轻的时候曾想通过多任务的方式多做几件事,结果是一件事都做不好,时间一长,我总是在低水平上兜圈子。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做过一项研究,表明人脑同步思考的能力其实非常有限。2009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TechnologyReview)中有一篇文章写道,人脑的带宽只有区区60比特/秒,是(那个年代)上网带宽的十万分之一。
我看到的对于人脑带宽最高的估计,不过每秒上千比特。照这个速度传一幅手机图片,大约需要一小时。
由于生理上的局限,人在某一时刻只能接收、保留和处理少量的信息。
如果一心多用,不仅不能多做事情,反而会因为来回切换任务而降低工作效率,还容易导致错误不断。
人的潜意识总认为自己能行,还能挤压时间同时处理很多任务,但这只是一厢情愿。
当脑子里的任务积压过度,一开始可能只是出现一些小错误,当有限的脑力跟不上一心多用的野心,任务积压得越来越多时,大问题就会集中爆发。
3.确定一个学习目标,长期坚持
我有一个同学极具语言天赋,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样样精通。我问她学语言有什么秘诀,她说其实就是有耐心。
我的另一个朋友想练习英语口语,却又不愿意吃苦。刚开始采用的方法是看美剧,之后又去听美国之音和BBC。最后时间花了不少,说出来的英语别人却听不懂。因为美国之音和BBC的口音存在巨大差异。
她挑的学习方式都是相对轻松的,在她看来是捷径。
其实,只要确定一个学习目标,长期坚持,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很多人喜欢用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审视自己所做事情的价值,总想着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
其实,世界是非常公平的。
极端不公平的交易即便没有消失,现在也非常少了,而且存在的时间很短。
因为一旦存在,很快就会被人找到,参与的人多了,回报就会马上下降。
很多人崇拜速成,他们相信自己能找到别人找不到的捷径,而不是沉住气慢慢提升自己。事实上,功夫没下够,用什么方法都是在浪费时间。
4.要思考,就要慢下来
现代人都觉得自己特别忙,忙碌之后是否有结果,没有人知道。
虽然从总体来看,“忙碌族”似乎比“清闲族”混得好一些,但是大多数人的付出和所得绝不成正比。
其实,方法和效率远比忙碌重要,有时候慢下来、静下心来,反而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我经常提醒自己,凡事要慢三拍。有时候周围的人让我做决定,我会说:“我现在脑子不工作,让我明天再回答你。”因为我不想太匆忙做决定。
人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而在于完美地结束了多少件事。
很多人做的一大半事情是有头无尾或匆匆结尾的。喜欢多做事,多少和人贪心的本性有关。一个人想做到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是很难的,得有些不寻常的本事才行。
用正确的方法做事,
提高成就的量级
1.成就=成功率×影响力×速度
很多人问我,怎么能做那么多事情?其实我做的事情并不多,只不过成功率稍微高一点儿,每件事情多少有点儿影响力,别人就看见了。
成就的多少至少取决于三个因素:做事情的速度或做事情的数量,每一件事的影响力,以及做事的成功率。
它们之间是相乘而不是相加的关系。也就是说,事情做得再多,如果成功率不高、影响力不大,最后的成就就会很有限。
对一个人来讲,如果一辈子非常努力地做了很多没有影响力的事情,还不如认认真真做好一件有一定影响力的事情。
成就=成功率×影响力×速度
同时改变公式中的三个变量是很难的,更好的做法是一次提高一个,滚动前进。
2.如何脱离低水平勤奋
把小量级和大量级的东西放在一起,前者必然被忽略掉。
对大部分人而言,10001>10000。一个人有了1万元,再给他1元,他也会拿着,因为蚊子虽小也是肉。
但是对合格的专业人士来讲,10001和10000是一回事,他们不会做画蛇添足的事情。
几个小量级的东西放在一起,远比不上一个大量级的东西。
一个无籽西瓜重8公斤左右,抵得上200万粒芝麻的重量,这就是十几把芝麻的重量都比不过一个西瓜的原因。
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士在做事之前,会梳理出一个做事清单,按照重要性和影响力的量级排序,然后集中资源把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事情先做完。
至于无关紧要的事情,可能直接从清单上删掉。
没有经验的人则是什么事情先来就先做什么,以至做了很多费力而没有影响力的事情。
做事的多少最多不过是几倍的差异,但做事的质量以及随后带来的影响力可以达到量级之差。
想明白这一点,就不妨换一种做事方式,多做一些有影响力的事情。
3.把事情做好的三条边
偶尔做成一件事并不难,有些时候仅仅是运气使然,难的是找到一些系统的方法,获得可复制的成功。
所谓最具普遍意义的通向成功的方法论,从根本上说,就是搞清楚做事的边界或者极限,搞清楚做事的起点以及从起点通向边界的道路。
我把它们称为做事情的“三条边”,把它们放在一起,会呈现出字母“Z”的样子。
图中上下各有两条线,中间有一条斜线将它们相连,斜线下面粗上面细。下面一条线是基础,我把它称作基线。
它可以被理解成直到今天为止,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工程和其他知识,或者理解成人做事情时要掌握的知识。
对不同人来讲,这条线的高度是不同的。
对一个专家来说,这条基线很高;对一个刚入门的从业者来讲,这条基线就很低。
我们做所有工作,都应该建立在这条线的基础上,而不是从它的下面做起,这一点很重要。
图中最上面的那条线,是理论极限,也是无法突破的。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造物主创造宇宙时留下来的,比如,光速、绝对零度、能量守恒定律,以及数学上的很多极限,等等。
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一个差别在于,是否了解极限的存在。
为什么火电厂或者轮船上使用的涡轮蒸汽机的效率,达到60%左右后就无法再提高了?
因为不论工艺如何改进,蒸汽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是有限的,热力学中的卡诺定理限定了蒸汽发动机效率的上限。
当然,有了基线,也知道极限在哪里还不够,还要有一个能够扶着向上攀登的绳索或者阶梯。中间那条线就是这个阶梯。
为什么这条斜线下面粗、上面细呢?
因为靠近基础的部分,做的人很多,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很多。而越往上,目标的难度越大,常常就没有太多的道路可供选择,甚至很多道路要靠自己探索,因此越来越细。
这三条线构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通向成功的方法,找不到上下两条线,是蛮干、傻干;找不到第三条线,永远只能纸上谈兵。
任何时候,都要主动行动
1.人生的际遇,总是福祸相依
对于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疫情打乱了大家的求职。这件事值得焦虑吗?
我觉得真的不用焦虑,如果为这事儿焦虑,那说明过去走得太顺了。
我讲讲我自己的例子吧。
2000年,我快毕业了。那时,我所在的专业根本不需要找工作,大公司都在抢人。
有些公司把一个班的人拉到一个游艇上,围着海湾转一圈,下船就签约。
我原定2001年毕业,真到2001年的时候,互联网泡沫破了,再加上突发事件,所有公司都停招。
我本来想在IBM和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这两家里挑一家。但这两家都停止招聘,我就没事干了。
这时我在网上逛,看到有一家小公司叫Google。我想反正现在没事做,就去面试一下吧。
他们的offer给得很快,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offer晚了一周,我就这样去了Google。
现在回头看,人生际遇总是福祸相依。遇点意外,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所以不要焦虑,在任何时候,都要积极主动地行动。
那半年我要是在宿舍里打游戏,等offer,就没Google什么事了。
2.创业者,要将自己逼到极限
今年对于创业者们也是一个挑战,经常有人问我,什么样的团队会走得比较稳?我觉得,我看好的创业者一般具有这样3个特征。
第一,诚信。
我过去一直强调一点,创始人要诚信。我基本上认为创始人代表着团队,创始人的信用就是团队的信用。
第二,创始人要把自己逼到极限。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个小企业,刚开始的状况都是人少、钱少、事多。创始人就得什么事都能干。
走了任何一个人,创始人都得自己顶上去。财务走了,明天开始自己管财务。不能走一个人,公司就瘫掉。
所以创始人只有把自己逼到极限程度,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多面手,才是一个有能力的创始人。
第三,创始人要有责任感,把下面团队给养活。
很多创业者一开始就指着靠招一群人来干活,靠下面的团队养活自己,肯定不行。
早期的很多创始人,都是销售出身的。为什么?因为那时没有风险投资,创始人要自己有本事拿一个大单子,把整个团队都养活。
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创业者都是有产品头脑的工程师,马化腾、黄峥、宿华这些人,都是工程出身,自己做点东西放到网上去,有了流量。再融些投资人的钱,就能把大家养活。
什么是格局?
所谓格局大,就是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有非常明确的方向,然后用正确的方法沿着这个方向坚定的走下去。
他们并不贪图步伐有多大,但是因为从来不去做(或者很少做)南辕北辙的事情,反而总是先人一步到达终点。
相反,一事无成的人常常跑得很快,却在锲而不舍地兜圈子,或者受到环境的诱惑而不断改变方向,甚至干脆背道而驰,几年、十几年后回头看,又回到了起点。
即使搭上时代持续发展的快车,人的格局也会决定他们最终能站多高、走多远。
比如,在同一个时代做风险投资,J·P·摩根和马克·吐温由于格局不同,投资的结果就有了天壤之别。
金融巨子J·P·摩根应该算美国最好的天使投资人,他在爱迪生还没有发明电灯之前就投资了这位天才发明家。
不过,如果他仅仅投资了爱迪生,只能算是运气好。事实上,他还投资了爱迪生的竞争对手特斯拉,以及特斯拉的竞争对手、无线电通信的发明人马可尼。
对于J·P·摩根来讲,他投资的其实不是某个具体的发明家或某一项技术,而是“电”这个未来的产业。这就是格局大。
相比J·P·摩根,马克·吐温的格局就差多了。
他是位了不起的作家,却不是一个好的投资人,他的投资全都打了水漂。
马克·吐温的问题在于,他只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希望通过投资控制一些出版公司。他只看到一家家企业,而非一个行业。
如何做好生意?
1.所有人都认可的时候,已经晚了
如果一个行业所有人都认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大家都说要买这只股票的时候,他价格已经上去了。
对于2017年人工智能要爆发这样的话,我都不敢说。
我是在全世界各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人。我自己是交大这个商学院的教授。然后我是麻省理工学院,机器智能这个组的顾问。我都不敢说这话,我不知道这些底气从哪来。
中国所有投资圈,不光人工智能概念,任何一个都很浮躁。
不知道投了多少,今天剩下来就3家。投了200个,公布出来一个优秀。美国有一个groupon,有无数的团购,最后就剩3家。
这些情况都是这样。社交网络也是这样。
犹太人做生意就很会做。
一个十字路口,第一个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第二个人开商店,第三个人开饭馆,第四个开别的。
中国人在一个路口开了一家饭店,别人看赚了钱,其他人一下子就在这里开4家饭店。这个创造力非常差。
2.“第三眼美女”论
当然,人工智能我还是非常看好的。机器人才刚开始,在未来十年肯定是方向。但是第一波肯定就死掉了。
一定所有东西都要死两波,必须死两波。这就是我所说的“第三眼美女”。
第一眼,美女可漂亮了。但她跟你没关系啊。大多数老百姓是接近不了她的。你也没机会。她是科技圈子里自己人的事儿。
第二眼,很重视打扮,比较精致。苹果就做了,最早失败过。
第三眼,windows出来了,全能用了。看了3眼,你还喜欢,一定有满足你需求的内在价值。价格也低。大众才开始接受。这才是第三波。
人工智能也死过两波,今天用的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70年代就已经有雏形了。90年代,觉得有希望的,也死了。
今天大数据出来,云计算出来,这才可能做得规模比较大,迭代深度比较深,才有可能做。
第三波了,才显示出一个生命力了。
任何一个平台公司,都是从一个小点做起来。不要想一开始就做平台,这取决于你们的能力和抱负。
一定要非常脚踏实地去解决实际问题,不要说你们这些大公司挡了路。机会有的是。
现有行业是我们人类的需求。如果忽视人类的需求,自己(就会)去创造一些“病”。有很多人,听了几个概念,他其实没做过这些概念,觉得你们这些老土企业家,现在去忽悠人的钱。
但是现有行业的问题,需要解决。
真正成功的人,都是深入行业。我们遇到的创业者,为了了解这个行业,要花去一年的时间。看有什么问题可以解决。要踏实,得做功课。
结语
每天的事情太多,总是做不完,是现代人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尤其是发展特别快的行业里(比如IT领域)的人或者创业者。
唯一的解决方法恐怕就是一些事情不要做了,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凑合做完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人所追求的不应该是完成了百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十的工作,而是做完了哪几件重要的事情。
在Google和Facebook,对于员工的评价不在于他有多忙,写了多少代码,甚至不是完成了多少产品的改进,而在于产生了多大的效果。
也就是说,那些伪工作者即便平时再忙,也要被淘汰的。
公司里不免有员工对自己对处境、周围人的态度、所给予的机会等等,他们会选择最容易的开始做起,不自觉地成为一个不动脑筋的伪工作者。
这些人实际上在坑自己,因为那些伪工作做得越多,个人进步就越慢,甚至能力还会倒退。
再宽泛地讲,其实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是不断地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其实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
所以,每当你因总也干不完的工作而焦虑时,不妨试试先停下来,重新梳理一遍手边的工作: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当处于工作永远做不完的处境时,把那些最重要的完成了。
试试看,这样你的工作状态会不会发生改变?
参考资料:
1.《吴军:越是高级人才,越看底层思维》,笔记侠;
2.《前腾讯副总裁吴军:为什么你努力工作,收入还是上不去?》,创业邦;
3.《吴军:优秀的人,都有一些相似之处》,笔记侠;
4.《吴军:成大事的人,擅长做减法》,正和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