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相比同价位的合资车,在舒适性和智能化方面,已经是碾压级别了。
作 者:卢克文
01
国产车印象
我入手第一部车的那年,一汽大众的销量是86万辆、上汽大众是80万辆、广汽丰田是27万辆、一汽丰田是51万辆、广汽本田是38.6万辆、奇瑞是68万辆、比亚迪是52万辆、长城是40万辆、吉利是40.5万辆。
那年中国一共卖出1806万辆车,国产汽车虽然占比45%,但很难卖出10万元以上的车,那年比亚迪还在主打F3、奇瑞主打瑞虎、长城还在卖H5、吉利还在专注帝豪EC7。
国产车当年留给世人的印象,基本是:山寨、长得丑、不好开、动力差。
国产车能卖出10万以上,长期能走量,并稳住这个价格线的,还得是2011年长城推出的H6。
我至今记得那年推出H6时市场的反应,许多车评人说是改变国产车格局的一辆车。
尝到SUV甜头的国产车,陆续推出各种SUV产品,在2017年12月达到市场价额最高峰,占据48.8%,但合资车很快反击,推出中低价位的SUV,2019年4月时,国产车走到了最低谷,仅占市场37%,跌破了40%的红线。
当时市场一片悲观情绪,有些人认为,国产车已经走到了发展的尽头,面对合资车三大件的优秀,国产车不可能再有所突破。
此时离国产车命运改变的2021年,其实只有两年。
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02
国家押注电动车
也就在2010年,工信部决定押注电动车。而那一年,多数电动车生产企业,其续航里程刚刚超过160公里。
很难想像站在12年前,如何展望未来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的发展路径,没有人知道中国会站出来一个宁德时代,承接全球32%的电池生产,也没有人敢想像电动车续航里程能跑到700公里。
汽车产业是当代工业里头,能带动上下游就业、提供大量高薪岗位最多的产业,如果汽车产业没有突破,中国就不可能形成大量中产阶级。
全球手机的市场规模是5000亿美元,电脑的市场规模是4000亿美元,通信设备是1000亿美元,汽车则约有1万亿美元,是手机+电脑+通信设备的总和。
德国和日本能成为强国,最重要的支柱是汽车,日本汽车产业占到GDP的10%,直接提供了542万个就业岗位。只有汽车产业真的吃下来了,我们才能迈进发达国家的门槛。
要完成汽车产业的赶超,在原有的赛道里琢磨三大件,是行不通的,只有在电动车赛道发力,才有机会从日德美三国的地盘里,切下一大块资源给国民发展。
所以在2010年,工信部就押注了电动车。尽管那一年,我还只能开着一辆让自己屡次难堪的奇瑞A3。但有人已经把目光,望向了远方。
03
电动车产业追上来了
中国在电脑、手机、通讯三大产业的发展,一旦触及到高端,就会受到发达国家的打压。
电脑里卖得最好的联想,一直更像个组装营销公司,因为其没有努力在技术上爬坡,处于社会道德的下风处,才招致内部的种种非议。
手机里头最优秀的华为,一露头就被美国欺负,至今无法发布5G手机,市场份额从全球第二跌到全球第六,其他国产手机品牌瑟瑟发抖,暂时只能低调发育,不敢碰被美国划出来的禁入区。
你做点低端的外壳、电池、PCB板可以,你要搞芯片、软件、存储器,那不可以。
中国过去唯一走通的是通讯信息产业,华为占全球28.7%,领先爱立信和诺基亚,排名世界第一,在宽带接入、微波和光传输、移动核心网、无线接入网、SP路由器、交换机都处于先进行列。
其实手机差一点点也是世界第一了,就差一点点。但通讯产业的全球产值实在不高,能创造的高收入人群有限。
谢天谢地,12年前押注的电动车产业,追上来了。
这里有一万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可能能给中国带来500-1000万人的直接就业,上下游将给襄阳、宜昌、长沙、西安、合肥、常州、抚州、济南、保定、日照、荆门、上饶、重庆、泰州、宜宾等城市创造大量就业,保证了这些城市的活力。
比如,大家知道意大利有个汽车品牌叫菲亚特,他们2009年在长沙建工厂,现在倒闭了,但工程师们并没有失业,拿到赔偿后,被长沙比亚迪打包请走了。
这些工程师们的房贷车贷也就此保住了,这就是国内工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只有高质量的就业才能给人民幸福。
中国汽车产业能完成大翻身,是因为我们电动车跑在了世界前头,不再像电脑、手机那样被卡脖子,我们掌握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能获得大部分产业收益。
而这个市场,又恰好是未来全球最大的单一产业。
04
日本恼了
日本人现在每一次说到氢能源汽车,依然会十分激动。
他们之所以选择发展氢能源汽车,是因为锂电池上游材料,日本几乎没有,日本国土狭长,又没有大江大河,不能像中国这样搞水电,搞核电又因为福岛事件受阻,提供不了这么大的供电。
出于自身资源原因,日本专注氢能源技术,从而垄断了氢能源的大部分专利。但是资源相对广阔的中美,只是换了个赛道,就让日本辛苦搞出来的专利变成了鸡肋。
电动车的突然大爆发,直接斩断了日本原来升级为氢能源车的科技路线。
日本错过了互联网,只是少做增量,日子依然过得好,但要是汽车产业也走错了,那就是动他们的国本,500多万中高产的就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就要松动。
气得丰田章男在2020年大骂电动车是过度炒作。谁手里的饭碗受到威胁,谁都难免心里头有气。
当然日系也不是一根筋走到底,现在整个日系都放弃了氢能源,加速向电动车转型,丰田预计到2025年,要卖出550万台电动车。
丰田这边加急推出来的bZ4X和日产的Ariya,都来源自油车平台,智能化也不如国产,比亚迪都已经推出完全电动化的海洋系列,大步领先于日德企业的电动汽车。
5月30日,马斯克发推,说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无论你怎么看中国,这都是事实。
这话其实没毛病,2021年新能源汽车3万项专利里,中国占了70%。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一共卖了352万辆,占全球的50%。
去年全年,特斯拉占全球电动车销量14%、大众占12%、上汽占11%、比亚迪占9%,暂时只是全球第四。
但在2022年,比亚迪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比亚迪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丰田,在明年国内达到300万辆的销量,此后开始在国际市场抢占丰田和大众的市场。
我们的电动汽车,也从2021年开始进入30-50万领域,这是国产车在过去不可想象的进步。
05
中国电动车在爆发
中国在先进大规模制造业,只有华为一家独大的局面,终于要被打破了。
电脑、手机、通讯、汽车四大领域,我们其实已经攻克了两个,还有两大领域,处在被扼制阶段,但也不可能一直被卡脖子。
常有网友说,中国汽车正在复制中国手机走过的路,其实可以更乐观一点,中国电动车掌握的核心技术,是超过手机行业的,这几年正处在一个爆发阶段,未来十年,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坦克、领克、极氪都将从德国日本手里头抢食。
德国官方认为,受电动车发展影响,德国将在2030年一共损失41万个汽车岗位,比如他们现在造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工人有27万,到2030年,将减少8.8万人。
而日本这边,尽管汽车产业只占全部就业人口的8.3%,但日本工业企业的利润前五名,都来自汽车产业,只要汽车产业衰败,就没有足够的财源供养公务员、教师这些高薪岗位。
不过我们也要保持冷静,竞争对手暂时还十分强大,现在还作不得。
比亚迪的工作人员说,他们把部分下线仪式放在了年底,内部要求继续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短暂的胜利冲昏了头。
只要再过五年,中国电动车彻底稳住 局面,我们就可以看到通讯与汽车双龙齐飞的局面。
手机与电脑暂时没有处在顶尖水平,但也只是多拖几年的问题。
06
华为不再一家独大
2010年,我买了一辆红色的奇瑞A3手动两厢版,2012年带着深深的失望,转手卖出。
一直到2020年11月,我又买了一辆红色的比亚迪汉。十年一个轮回,我又买回了国产车。
其实我还想下单坦克300和极氪001,但是现在不同了,中国网红车居然抢不到,极氪在等了八个月后没到货转给了别人。
其实这些车我试驾完,感觉也并不完美,说真的,他们还有一些小缺点。但比起2010年我买国产车的感受,进步天差地别。
国产车相比同价位的合资车,在舒适性和智能化方面,已经是碾压级别了。 十几年的时间,中国汽车人受尽了嘲弄,终于造出了跟发达国家一样优秀的产品。
华为从此不再孤单,他的小伙伴,将越来越多。